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黔产青花椒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化学成分,并以大肠杆菌、耻垢分岐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种评价抑菌活性和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黔产青花椒精油中共鉴定出10个成分,以烯烃类、醇类、酮类为主,占精油总量的99.51%,其中相对含量高于3%的分别为β-芳樟醇(91.10%)、D-柠檬烯(3.12%);精油对耻垢分岐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精油的抗氧化活性随着青花椒精油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浓度在52.1~884.2 mg/mL范围内时,最高清除率为92.747%。水蒸气蒸馏提取的青花椒精油中β-芳樟醇含量最高,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川佛手精油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川佛手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石油醚作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得到川佛手精油,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抑菌活性,川佛手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肠球菌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川佛手精油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EC50分别为3.92,1.88mg/mL。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川佛手精油对肠球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4mg/mL,抑菌强弱顺序为:肠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探讨尤力克柠檬果皮精油(LEO)的3个主要组分dl-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的单体物及其复配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效果;主要测定该3个组分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dl-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对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效果,清除率为48.45%~77.9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均高于同浓度的LEO。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dl-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对3种测试菌都表现出抑菌作用,但抑制效果均低于同浓度的LEO,其中α-松油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MIC分别为3.9,1.0μL/mL;dl-柠檬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1.0μL/mL。dl-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的复配物较单体的抑菌作用更佳。表明作为主要组分的dl-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对LEO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的表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桉叶精油在气相、液相和固相扩散方式下对供试菌的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探讨桉叶精油气相扩散抑菌效果,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GC-MS技术,对比分析气态桉叶精油的抑菌成分。结果表明:桉叶精油通过气相扩散方式抑菌也具有明显抑菌效力,对供试菌的MIC值范围为0.045~0.36mg/mL,显著低于液相MIC值(4.5~18.0 mg/mL)和固相MIC值(4.5~18.0 mg/m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好,对黑曲霉抑制作用稍差;气态桉叶精油与桉叶精油的主要成分无显著差别,均以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升高导致抑菌活性变强;气态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与α-蒎烯、右旋柠檬烯、3-蒈烯、异松油烯和月桂烯等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西藏地区藏药大籽蒿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大籽蒿精油体外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大籽蒿精油中共鉴定48 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5.36%,主要成分为红没药醇、兰香油奥、α-水芹烯、棕榈酸和薰衣草醇等;体外抑菌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新型隐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而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弱抑菌效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强于VC。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以及酸提醇沉法分别提取柚叶、柚皮、柚肉、柚籽中精油、总黄酮和果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Na NO2-Al(NO3)3法和咔唑-硫酸法分别对精油成分和总黄酮、果胶含量进行分析。通过精油、总黄酮和果胶的总还原力及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能力的测定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滤纸片扩散法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柚皮中精油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柚肉中果胶含量最高;柚皮精油共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77.96%),β-月桂烯(12.40%)和β-蒎烯(2.14%);柚三种活性成分(精油,总黄酮和果胶)均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DPPH·的IC50(清除率达到50%时的浓度)分别为1.53%、0.07%和0.2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3种受试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活性,且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对受试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该研究结果为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回收再利用以及生物杀菌剂、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岭南特色辛香蔬菜——红葱头精油的功能活性,采用体外抗氧化性及抑菌效果为功能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葱头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在90%以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7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在50%以上;通过建立各抗氧化条件的回归直线方程,得出红葱头精油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抗脂质过氧化的IC50分别为1.18,0.86,2.19,2.04 mg/mL。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红葱头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青霉菌抑菌效果最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菌被抑制前、后的结构变化可知,红葱头精油破坏了试验菌的细胞结构,影响其正常生长,因而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梯度萃取得到正己烷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5个不同极性部分,以多酚含量、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制微生物生长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能力。结果表明:柳叶腊梅叶多酚量较为丰富,乙酸乙酯萃取物含量最多,为(309.5±4.81)mg/g。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24,1.11,0.61,0.48,0.98,1.36 mg/mL。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二氯甲烷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显著,其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 mg/mL。故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特性,为进一步分离提取活性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8种芳香植物精油对5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滤纸片法、肉汤稀释法测定18种芳香植物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敏感度、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体外抑菌活性试验中月桂、百里香、天竺葵、罗勒、依兰、香茅和马郁兰精油对5种细菌有较强的药敏活性,均为中度和高度敏感。18种芳香植物精油对5种细菌的最低MIC值均为0.49mg/mL。月桂精油、罗勒精油和马郁兰精油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MBC值均为0.49mg/mL。结论:18种芳香植物精油对5种细菌的抑菌效果不同,其中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部分精油表现出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桂花子黄酮和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桂花子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为桂花子提取物的保健功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55.8%、48.5%、77.9%;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2%、40.3%、93.4%,桂花子黄酮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桂花子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 mg/mL,低于苯甲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0.62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L;明显低于苯甲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1.25 mg/mL)。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张瑞萍 《印染》2002,28(8):38-39
用DNS为显色剂,分别以滤纸和CMC为底物,以滤纸糖酶活性(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MCase)表征纤维素酶活力,确定酶活测定用波长为530nm,参比溶液应为失活酶,底物和DNS等共热的反应物;比较了两种底物的酶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CMCase比FPA高,说明酶对水溶性底物有较高的活力,也表现吸附对酶的活性部位与纤维素分子链段的结合及催化均有很大影响,对于不同牌号的纤维素酶,织物的酶减量率与CMC酶活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张镁  涂赞润 《印染》1996,22(9):9-14
本文从探讨酶的活性本质入手,提出酶的增效与保护,实质是如何使酶的活性中心处于酶蛋白质三维立体构象的最佳位置,并使该位置因竞争性抑制剂的加入而保持稳定的问题,通过考察酶的组成,浓度,pH值,温度,无机离子,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因素,筛选出可使纤维素酶增效并保持稳定的助剂。同时还了纤维素酶微囊化的途径,为降低纤维素酶加工成本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卵磷脂影响纤维素酶作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炜  姚松年 《印染》1998,24(5):11-14
本文通过测定卵磷脂一纤维素酶—水(PC—Cel一H_2O)体系中纤维素酶三组分(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p-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相对应的紫外吸收光谱(包括考察谱峰的位移和强度的消长),建立起一个模型,用于描述PC—Cel一H_2O体系中各组分间相互作用。当磷脂浓度(C_(DC))很小时,其极性头部作用于内切葡聚糖酶,使其构象变化,并通过后者抑制了另两种酶的活性;当增大到一定浓度(即C_(cel)为0.13 mg/mL时,此C_(pc)为0.3mg/mL)时,PC的作用使内切葡聚糖酶完全失活,并开始以非极性尾部作用于外切葡聚糖酶;当大于PC的临界胶束浓度时,外切酶随非极性部位进入胶束或脂双层而失活,内切葡聚糖酶却因PC对其作用变小而部分恢复活性,p-葡萄糖苷酶在后两种情况下均有活性。本研究为纺织行业对纤维素酶各组分活性的有效控制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干酪制备中的皱胃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制备干酪过程中皱胃酶的主要性质,主要是CaCl2浓度、温度、pH值对皱胃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干葡萄酒中离子活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干葡萄酒多元体系中的离子活度的计算问题,把现代仪器分析法对葡萄酒成分测定的结果和修正的德拜-休克尔方程扩展式(EDHE)相结合,求取活度系数,并对于干葡萄酒中活度系数的变化规律,某些与去降沉淀的有关的工艺原理及与葡萄酒稳定性预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发酵条件及培养基对双歧杆菌厌氧性菌株进行训化,使之在酸奶生产条件下7h即可凝乳,活菌含量达10~7/ml。测定菌种活力,评价双歧杆菌发酵剂的质量并作为酸奶生产中加入发酵剂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果蔬衰老相关的脂氧合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是果蔬成熟衰老中的关键酶。我们从大豆中提取了脂氧合酶。在植物体外酶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进行了其活性抑制的研究,以便筛选出更多的抑制剂。结果发现:半胱氨酸、维生素C、TBHQ等抗氧化剂以及厚朴和白芍的95%乙醇提取液对脂氧合酶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蜂胶的营养成分、分类、质量标准、提取方式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与VC对猪油乳化体系协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茶多酚与VC在猪油乳化体系中的协同抗氧化性,初步探讨了协同效应的条件和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在猪油乳化体系中,TP与VC具有显著的协同抗氧化作用。高浓度的VC在低浓度TP,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效应,适当的TP浓度与VC组合时,表现出稳定而较强的协同抗氧化效能。当TP浓度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协同抗氧化性消失,TP达到抗氧化-助氧化作用的平衡浓度;此平衡浓度主要受VC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oligoketide pigments of Monascus purpureu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ubropunctatin (1) , monascorubrin (2) , monascin (3) and ankaflavin (4) were purified from the mycelium of Monascus purpureus by flash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or reversed phase. Their embryotoxicity towards chicken embryo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2> 1> 3> 4 . The lower homologues 1 and 3 exhibited teratogenic effects on these organisms. Significant antibiotic activities against Bacillus subtilis and Candida pseudotropicalis were found with compounds 1 and 2 . Immunosuppressive activity on mouse T-splenocytes was most pronounced with compounds 3 and 4 . None of the compounds showed significant cytotoxic activity towards rat hepatocytes in vitro . Incubation of resting cells of M. purpureus with glycine afforded the dark-red compounds 5 and 6 where the pyran moiety of 1 and 2 changed into the N-substituted dihydropyridine moiety by replacement of the O-atom by the amino group of glycine. Compounds 5 and 6 were less biologically active than the major pigments 1 -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