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欣怡  宋钰红 《中国园林》2023,39(9):126-13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热点分布区域的识别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昆明市中心城区为例,首先对绿色空间进行解译,再运用MaxEnt模型识别关键物种分布区域,同时使用In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评估,最后将绿色空间、关键物种适生区、生境质量分布进行叠加,分析昆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热点分布区占中心城区面积的38%,占中心城区绿色空间面积的89.5%。高生境质量绿色空间及核心绿色空间主要分布在城郊山地区域,整体性较强。关键物种分布绿色空间主要分布在建成区内城市绿地、河流或水面周围,分布较为零散。研究结果为城市绿色空间未来规划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提出以城市绿色空间为载体,选取不同生境类型、对城市化适应能力不同的物种为目标物种,结合物种观测数据和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估模块进行生境源地的识别及成本面信息的提取,应用最小成本路径综合模拟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的方法。以南京为例,选取了9种鸟类作为目标物种,分析了其现状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结果表明,迁移能力和城市化适应能力对物种分布的范围和生境类型的广泛程度影响较大。现状网络对城市化适应能力强或迁移能力强的物种较友好,对城市化适应能力差且迁移能力弱的物种有严重不良影响。对于综合的网络,中部的核心区多但被建设区割裂,北部的核心区少而分散,南部的核心区少但联系紧密,三部分的主要连通性结构为滁河、溧水河、秦淮河、秦淮新河和较连续的山林地或水库坑塘。此外,在半自然生境斑块内也生成了许多分散路径,部分联系紧密的斑块形成了组团结构。最后,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影响了城市绿色空间的生境质量,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构建城市范围内的多物种综合生境网络能够整合现有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育。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绿色空间发展提出了基于In VEST-MCR复合模型的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格局构建方法体系:即以生境类型为导向选取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物种,通过大数据选取焦点物种的栖息源地,基于In VEST模型生境质量模块选取潜在栖息地(汇)并生成生境网络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丰台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研究结果明确了丰台区的生境质量现状与未来生境网络发展脉络,为城市绿色空间生境网络构建提供了新方法,为丰台区绿地空间格局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4.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损益的前沿和热点,森林景观承载了社会文化、生产、生态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北京市森林遥感图像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与景观多样性相关的指标,构建城市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森林综合质量,分析北京森林景观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近年来,森林景观规模增加促进了北京市三生空间的融合,加快了森林生态资产的正向增长。北京市森林景观保护与修复工作已从增加规模阶段转变为提升综合质量阶段,中幼林和成、过熟林是未来改造提升的重点。持续实施碳汇造林、营林工程,提升森林景观多样性,是森林保护、修复与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洪歌  吴雪飞  蔡锐鸿 《中国园林》2023,39(3):138-138
有效规划和管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的组成和结构以维持高水平的UGI碳汇绩效对于节约国家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UGI景观格局对碳汇绩效的影响因素仍不明确,因此,旨在量化UGI景观格局对碳汇绩效的影响,为低碳导向下UGI的管理和优化决策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利用景观指数法对武汉市UGI景观格局进行多尺度量化。然后使用哨兵2号数据改进的CASA模型、生物量-碳转换系数评估了多尺度下武汉市UGI的碳汇绩效。并整合莫兰指数和半变异函数识别了武汉市UGI景观格局和碳汇绩效的本征尺度。最后,以本征尺度为最佳网格分析尺度揭示了UGI景观格局对碳汇绩效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武汉市UGI碳汇绩效不存在城乡梯度差异但依然存在空间分异和空间聚集特征;2)2.5km是最佳网格分析尺度,宜作为低碳导向下武汉市UGI的最佳管理单元;3)UGI碳汇绩效与耕地、湿地占比和聚集度呈负相关,而与林地、草地占比和聚集度成正相关,林地的高连通度也意味着UGI的高碳汇能力。此外,湿地和林地的形状指数对碳汇绩效也有显著影响。建议在2.5km尺度下从增加林地占比、构建绿廊、减少冬闲田、碳汇树种选址种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范围内濒危物种灭绝速率的日益增长,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生态系统服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地区、区域还是全球尺度范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保持生态系统活力的关键。景观连通性包含两层含义,既是对景观自然结构的描述,也包含特定物种对该结构的响应,它为景观连通性原理应用于景观规划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对那些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整合来改善环境影响的项目,这种理论基础的作用更为突出。基于美国东南部生态城镇开发项目的案例分析,本文试图探索出能够促进景观连通性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思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数据分析(FRAGSTATS),本研究旨在量化美国东南部以林地和林带为特色的景观连通性。在美国东南部,由于房地产业持续扩张、新增住宅不断开发,大量拥有自然景观的区域正经历着城镇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栖息地斑块面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通性,在基地内已建绿色基础设施中增植新的林带可显著增加景观连通性,从而有效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结论部分,本研究聚焦在如何通过更高的景观连通性来实现新城发展需求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两者间的平衡,也因此提出了设计干预需将宜居性与可持续性并重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在国际可持续性政策和规划中扮演着基础的角色.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越来越关注城市,特别是如何在众多城市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前提下,使城市变得更加可持续.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公益和绿色基础设施息息相关.这种局势给风景园林师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因为他们具备了有关环...  相似文献   

8.
景观格局演变必然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探讨二者关系,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6、2001、2016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景观类型数据,分析漓江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30年来林地一直是漓江流域的优势景观,面积增加,农田和水体减少,建设用地和裸地增加,草地先减后增;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加,净增7.50亿元,林地对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是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来源,生态系统的调节、支持等服务性功能远大于生产和文化性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中间河谷地带低、四周山林地区高;优势斑块面积扩大、斑块间保持良好自然连通性,景观类型的均匀性、异质性降低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研究揭示了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变化的关系,可为漓江流域景观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尝试对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中植被垂直层次展开水平制图,分步骤对北京西海岸边和庆丰公园东区的绿色空间进行了场地尺度的植被用地和垂直层次调研、分类、制图和量化分析,共划分出5类用地植被类型和19种植被层次类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显示,2个样本场地以中等垂直层次丰富度的植被结构类型占优。其中庆丰公园场地的高、中层次丰富度植被综合占比有优势,西海场地高层次丰富度植被比例较高。植被垂直层次制图是一种服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兼具科学性、直观性、便捷性的空间量化研究方法,既是城市绿色空间场地尺度可行的前期调研手段,也可以为城市中稀缺的绿色空间的评估、保护、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可控廊道的城市绿地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美学等多种功能,对于城市至关重要。大多数绿地系统采取网络格局以获得在城市中的均衡分布,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其中,廊道是最值得关注的。廊道的概念来自于景观生态学,规划师用所谓的生态廊道连接绿地,形成非常视觉化的网络。虽然规划师以生态的名义使用廊道,但是他们更关注廊道的美学作用。廊道的功能被过高估计是由于相信它可以保护多样化。然而,廊道不仅仅是野生动物通往新栖息地的道路,也是生物入侵的途径,后者将造成物种单一化。水廊道被频繁使用以模仿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而这可能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介绍绿地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趋势,以及在绿色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分析当前模式所存在问题,提出可控廊道的绿地系统概念,以求为绿地系统实践探寻一种可持续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绿色城市”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绿色城市"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绿色城市"的实现离不开多种策略的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是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中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和城市及社区建设方面的一个新理论,相关的实践越来越普及.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和策略,对指导"绿色城市"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时代,维持绿色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已愈见困难,尤其是公共公园与绿色空间。随着人们对计算自然或“自然资产”的经济价值重新燃起兴趣,并明白到绿色空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为我们的城市带来广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陈述了英国及其他地方的一些取得相当经济效益的项目例子与证明,其后研究了如何通过三个不同估值手段,对绿色基础设施的价值进行评估与量化。在目前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让客户与投资方确信投资公园与绿色空间的价值,使他们清楚有效地了解绿色空间所能带来的效益,确保其重视对土地使用与管理进行决策是至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13.
刘俊男  陈航  高凯 《中国园林》2022,38(10):32-3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鸟类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和伞护物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识别滇池沿岸鸟类适宜生境,完成生境制图,并利用最小成本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构建及优化鸟类生境网络。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识别环滇池湖滨水陆相交区域为鸟类高适宜区生境,距滇池一级保护区距离与植被覆盖度是影响鸟类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2)生境制图结果显示,高适宜区生境以湿地与林地为主,两者占比分别为39.34%和28.67%;3)基于最小成本距离模型构建了滇池沿岸及昆明城市范围内的鸟类生境网络;4)基于电路理论识别了生境网络的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改进网络的连通性。研究成果形成鸟类生境识别和网络构建的系统方法,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县域范围内散布的风景名胜区是区域生物多样性支持的主要载体,鉴于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多地依赖于人工保护和修复措施,有必要对其生境状况进行评估与优化.旨在基于高精度数据探究以生境格局优化为媒介的生境质量提升路径.选取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证区域,运用MSPA+MCR格局优化模型结合InVEST模型,评估了生境质量对生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海绵生境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有蓄水功能的塘类海绵生境可作为鸟类觅食及栖息之地。为了探究塘类海绵生境的鸟类特征,以及生境中的设计与环境因子是如何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对重庆悦来会展城的干塘与湿塘进行调查,采集生境中的鸟类、植被、面积特征与环境干扰特征数据。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明确鸟类群落组成特征,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塘类海绵生境特征因子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经过四季监测实地调研,总共观测到64种鸟类,可划分为4种鸟类集团,整体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受到生境面积、蓄水层面积、乔木多样性、灌木多样性、乔木胸径、乔木盖度、噪声、距林地距离和距非绿地建设用地距离的显著影响。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可以提升塘类海绵生境鸟类多样性特征。本研究对于探索城市绿地小微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效益,促进海绵城市精细化营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珂  夏清清 《中国园林》2024,40(2):43-49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配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目标,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遵循其提供的以“服务流”链接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级联框架,运用网络科学的中心度量方法,创新性建立由“挖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潜能的景观美学服务供给制图-评估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社会需求的景观美学服务需求制图-权衡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的景观美学服务流制图”三部分组成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景观美学服务“供需流级联”网络制图方法,促成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不仅将破碎的生态环境恢复为一个连续整体自然生态系统,还具有匹配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推动人居环境绿化“从自然生态内在保护到价值外显利用”的积极生态保护转向。  相似文献   

17.
张梦迪  张芬  李雄 《风景园林》2020,27(6):95-99
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副中心,将有序地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及功能的疏解,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通州区发展的硬性约束,严格控制用地和人口规模,以期兼顾城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对通州区2008—2013年和2013—2018年2个时间段的土地转换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InVEST模型对通州区的生境质量做出评价。研究表明,在2008—2018年间,低度生境质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林地、草地、水域和耕地等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变,从而导致在2013—2018年间以林地、水域用地类型为主的高度生境质量下降以及2008—2018年间以耕地为主的一般生境质量的比例减少。近年来随着"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实施,通州区按照"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结构全面推进了河道绿化和东、西部生态绿带以及东南部森林湿地群的建设,对优化通州区生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生境质量的评价结果为指导通州区蓝绿交织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生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炜   《风景园林》2017,24(2):101-108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着雨洪管理、空气净化、气候调节、能耗节约、提供生态栖息地以及文化功能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近年来,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等相关组织机构的倡导下,生态系统服务监测和评估被结合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之中。本文分析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和评估方法,并归纳了现今美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方式,包括为政策制定提供量化依据、为项目认证提供评价标准、以及为项目建设提供收益分析3种类型。最后,本文探讨了对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启发,包括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和实践的结合,重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及完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绩效监测体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乡村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有助于推 动乡村生态景观高质量发展。村以下尺度乡村植物多样性研究 存在生境类型分析不全面、景观影响因子单一化、定量干扰机 制不深入等问题。在南京江宁西南部乡村地区,采用逐步回归 模型和广义加性模型,探讨了多种景观干扰对6类乡村半自然 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乡村植物多样性维持的 景观响应策略。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格局、景观管理强度 和类型等对不同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其综 合解释度约为10%~50%,小规模林斑、连接度高的半自然生 境、小面积池塘(<0.8hm2 )、茶田景观粗放管理方式、乡土 树种混交林等对植物多样性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2)在所有显 著性指标中,斑块面积、斑块隔离度对各类半自然生境植物多 样性的影响最为突出,是驱动乡村植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景观 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其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加大,人们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UGI)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基于RS、GIS技术并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多源数据及实地调研,以统计分区为单元评估热岛调节、雨洪调节、噪声消减、休闲游憩和景观美学5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程度并分析其关联和差异,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需求视角下的UGI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各类服务的高需求区多分布在澳门半岛地区,离岛较少;2)多种服务需求存在空间上的协同效应,针对各分区特征构建多功能型UGI可有效改善需求;3)澳门有72.5%的人口处于较高的服务需求状态,人们获取各类服务的公平性需要得到改善;4)通过聚类分析得出5种不同需求特征的分区群,并从UGI建设、更新和保护的角度提出涉及空间分布、功能优化和实施途径等方面的针对性管理策略,加强UGI管理在生态内涵上的考量,补充以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