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海洋深水区域内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海上石油开采在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作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并且其深度已经逐渐朝500米以上的海域前进。因此,要想加强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挖掘与开采,就必须加强深水钻井装备的发展,改进深水钻井液体系,以便有效克服深水钻井中的各大难题。文章将对深水钻井技术的现状加以说明,并提出深水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苏6—15—7H井是苏里格气田一口需要改造的水平井。从水平井的设计,井身结构、钻具组合、PDC钻头、钻井液技术、摩阻扭矩控制技术、油气层保护技术和打捞技术等进行研究,完善了水平井钻井,钻井完井液、钻井完井管柱下入、打捞和完井技术。为实现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提高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储层增产改造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海洋抽气资源开发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在技术和需求的双向推动下,海洋资源(海洋石油等)的开发拓展到深水区领域。但在深水区领域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深水钻井相关联的一系列技术,固然应用此项技术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内外部因素(深水区钻井温度极低、压强大、海底井壁稳定性较差、浅层天然气水混合物、钻井所需要的钻井液量大等)成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对于现阶段海洋深水领域的资源开采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出海洋深水钻井完井液关键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得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采纳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常规钻完井液性能测试,一般温度(180℃),压力(30MPa)。面对高温深井(温度200℃,压力40MPa)时就捉襟见肘了。为了掌握200℃以上超高温高压勘探钻井技术,为开发超高温超高压钻完井液体系综合评价技术,精准模拟工作液在井下流动状态,重点按照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在管内及环空中流动形态,实现钻井液在环空中轴向流动和径向转动的动态条件下的钻井液滤失实验、高温高压老化实验、岩屑分散实验、各种堵漏实验;也为了整合钻完井液性能测试需要设备繁多的问题;整合资源联合研制并优化了本高温高压钻完井液智能工作平台。既解决了高温深井温度、压力高的难题,也做到了一机多能,完成了钻完井液高温性能五种测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能源缺口的日益增大,低渗透油气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接地资源,受到了日益的重视。但由于低渗透油气储层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导致该类油气藏在钻开储层时,储层极易受到污染,影响该类资源的有效开发。笔者对低渗透油气储层钻完井过程中的伤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钻完井储层保护技术,主要包括欠平衡钻完井、保护储层钻井液、屏蔽暂堵技术等,对于该类储层的钻完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石油开发重点领域。深水钻井技术作为目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关系着钻井作业的成败。分析了海洋深水钻井技术难题:井壁稳定性、低温下的钻井液流变性调节、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地层分解、井眼清洁等,综述了海洋深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进展,包括水基钻井液体系、油基钻井液体系、合成基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各大石油公司均加大了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力度。与此同时,钻完井作业涉及的环保政策要求日益提升,钻井液是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为了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力度,需要对钻井液环保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提升环保钻井液技术的应用水平,对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重点对环保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固相钻井完井液的发展问题,结合目前国内外无固相钻井完井液的研究以及应用现状,分别对无固相钻井完井液用处理剂、甲酸盐无固相钻井完井液、无固相弱凝胶钻井完井液、强抑制聚胺无固相钻井液以及烷基糖苷无固相钻井完井液等五种类型的无固相钻井完井液进行综述,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适用于我国油田单位的无固相钻井完井液,并指明无固相钻井完井液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无固相钻井完井液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现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得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作已经向500 m以上的深水区域进行过渡,这是因为海洋深水区域内具有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油气资源的开采工作而言,钻井技术是其实现工作目标的主要依托手段,也是有效克服深水作业中各项困难的有力武器,因此本文对深水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油钻井技术应用现状做了简单论述,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当前石油钻井工作中,可采用的钻井技术种类较多,应用于实践作业,已获得不错的效果。未来,石油钻井技术将会向大型化、自动化、钻井液固井液系列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钻井技术正在不断的升级换代,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石油井,需要对钻井施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提升钻井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升级钻井液的性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石油井工程的施工要求。主要对钻井施工过程中对钻井液的性能影响进行分析,望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地层复杂性增加,在使用常规钻井月钻井时会出现井眼液注压力较地层孔隙压力高的情况,造成地钻井液对地层的侵入,降低了油气层的渗透率。研究超低渗透钻井液的相关特点、机理以及关键技术会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钻井工艺是提高油气勘探开发单井产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产量是直井的3至5倍,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已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点。洛带气田自九十年代开发以来,普遍单井产量低,衰减快,长期困扰着气田的增储上产建设,那么采取水平井钻井工艺就非常有必要。我们从水平井钻井完井液的角度通过钻井完井液润滑性研究、井眼净化研究研究等方面对洛带构造中浅层水平井钻井完井液技术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一套洛带气田中浅层水平井钻井完井液配方。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于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度发展。本文对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概况和技术现状进行梳理,集成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形成了以解决复杂地区优化钻井为导向的钻头优选技术、钻井液技术、固井技术、精细控压钻井技术为主体的深井超深井钻井配套技术。力求解决乌兹别克斯坦费尔甘纳盆地油层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压力高、可钻性差等一系列钻井难题,为海外复杂地区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钻探过程中发现,钻井液、完井液、压井液不相配伍导致沉淀从而伤害储层,严重影响油气产量。通过技术研究,形成了甲酸盐无固相钻完井液一体化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可以避免了因钻完井液不相配伍而导致的沉淀,消除固相颗粒对储层的伤害,同时使钻井液与完井液具有更大程度的相溶性。甲酸盐无固相钻完井液一体化技术在L3井成功应用,取得了完井测试日产天然气5万方,轻质油3吨的良好效果。而且由于该技术对储层保护效果良好,也为地质提供了有效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部发展,钻遇地层温度越来越高,钻遇复杂情况越来越多,钻井完井所面临的困难也就越大.因此对钻井液在超高温条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根据抗高温水基钻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温钻井液来说,其核心是抗高温钻井液处理剂井液的需要,在抗高温钻井液处理剂研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研制了以COP-1、COP-2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抗高温处理剂产品,并形成了专用超高温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随着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内石油钻井数量大幅增多,诸多石油钻探相关技术在石油钻井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此产业大幅提高原油产量与钻井效率同时,关于井漏的相关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也限制了石油钻探相关行业发展步伐。通常井漏指的是在油气钻井施工时,钻井液进到地层复杂状况。而且井漏会导致大量钻井液损失,致使钻井工作没有办法继续,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拖延钻井时间,给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造成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石油钻井防漏堵漏相关工艺技术,同时寻找我国相关工程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钻井事故的发生,采取井控管理措施,保证安全钻进。实施石油和天然气钻井的井控技术措施,保证人身健康,同时保护环境,避免油气资源的浪费。强化石油与天然气钻井过程中的井控管理,实时治理安全隐患,达到预期的石油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我国石油战略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深水钻井完井主要技术难点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甲酸盐钻井液完井液是重要的钻井液,作为一种具有抗高温、地腐蚀性、密度高、低摩阻等特点的钻井完井液体系,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一种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这种完井液体系的的性质出发来探讨其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得人们对此有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