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就越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中留有不同时代的痕迹,这是文明程度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裁体,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所以规划建设应当强调构建鲜明的个性,突出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博物馆建筑,在当代建筑领域,扮演了城市历史文化展示窗口的角色。承载了几千年古都文化的首都博物馆新馆,作为北京对外展示其悠久历史与开放文明的窗口,不仅把厚重的历史文化注入建筑本身,而且将其所在的特殊地域的场所精神与时代认知感融汇于建筑中,诠释了一个当代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公共客厅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王天水 《城建档案》2013,(10):19-23
档案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历史的真实记录与见证,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和社会资源,传承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和灵魂。保持城市一定限度的原有风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体现其历史文化与价值,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记录城市的历史文化,挖掘、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的社会职能。文章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为例。就城市规划视角下,如何对西溪湿地文化遗存进行挖掘、保护与利用,再现历史文明,作一些档案文化展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孕育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城市文明.新中国成立5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21世纪,城市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王炜 《城建档案》2014,(4):11-14
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作为记录城市发展轨迹,保存城市特色风貌,体现城市人文精神、历史文化脉络和发展状态,利用摄影、摄像等手段形成的城建声像档案,是人类社会在城市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反映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文化信息载体,它自然成为维系和促进人类社会城市文明延续和发展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从而成为文化的源泉、文化的精髓,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宝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7.
大连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海波  张孟哲 《规划师》2000,16(1):36-39
自古以来,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历史发展的几大文明均是依水而生;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边的古希腊文明等等。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也与水有着不解之缘。随着二十世纪人类经济技术手段的发展,与以往几个世纪的城市发展相比,现代城市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这种快速发展使人们忽视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在二十世纪后期人类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的重要性,随着世界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建设发展,近年来,城市的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在当前的城市开发潮流…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现代人居住、工作的乐园。是记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网络文明人类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历史画卷。是我们物质与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从古文化自然观、古建筑美学、城镇选址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园林文化等五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扬弃西方现代主义的不良影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始生态文明理念,重建"人类——城市——自然"的共生关系,重建"人类——城市——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历史名园对伦敦、巴黎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历史园林不仅与城市营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作为城市文化的历史积淀,体现着城市的文化魅力和个性特色.北京21座历史名园,有别于巴黎和伦敦的历史园林,其与占都的设计建设理念密不可分,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丰厚的资本,更是城市特色的标志.北京历史名园作为城市文化和生态文明的结晶,在传承不同民族的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生态文明、推动城市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国际交往平台、提供民生保障服务、促进城市旅游事业发展等方面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兆英 《中华民居》2012,(3):279+276
“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是人了文明的结晶,因为有了人类,才有了不同于大自然的文明,美国现代主义哲学家路易斯有句这样的话:“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古有威阳大市,今有巴黎夜城.城市文明的多样灿烂,兼收并蓄,不断更新以及包罗万象,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创造了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李洪震 《建筑结构》2021,51(9):后插27-后插28
现代社会的匆忙节奏和现代城市的钢铁结构正在覆盖和侵蚀着过往的一切,当然这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经阶段.然而每一个时代都从前一个历史走来并终将成为历史,成为下一个新的时代的奠基.比方说古代的城市文明其实一直是依附于自然经济下的农耕文明而存在的,这样的城市文明其实应该是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整体文明程度的高点和精粹,就像古希腊的雅典和汉唐代的长安,其文明之高度文化之昌隆,皆令人悠然神往叹为观止.或者说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下留存下来的关于城市的记忆所串联起来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承递,正是当下时代所缺失的.而现代城市的文明已经越来越碾压式地扑面而来,甚至总让人们感到无所适从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资源的重要构成,也是文明价值继承与传递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城市外貌"千城一面",个性缺失;城市内部特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承载历史文脉的空间载体逐渐消亡.为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价值的传承和发掘是各城市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强调了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明文化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主体,而城市建筑文化又是城市文化最具活力及表象特征的物质载体.城市建筑不仅仅只是一般概念上的土木工程,它是城市文化的开启和创造,是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一种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5.
培育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端  胡长春 《城乡建设》2007,(11):69-70
一、城市化催生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城市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城市不仅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而且还是文化学意义上的一个单位.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即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缩影,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荟萃地,是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历史积淀的物化地,城市是人类文化成果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样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之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刘倬函 《门窗》2013,(4):331-332
生态城市的这个概念是随着人类文化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提高而提出来的。城市是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最为真实的体现。生态城市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同时,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更丰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21世纪以来,各国对历史文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在以前的城市建设与保护过程中,国内的相关政策还不是特别全面。最近几十年来国内的拆迁翻修等现象也越来越多,然而这样的现象造成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感觉,城市文化也在随之缺失,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我们人类的文明值得我们深思。所以历史文明的建设与保护迫在眉睫。本文就以苏州为例,分析社会现象探讨了保护历史街区以及更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族习俗而各具特色.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场所、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又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物质基础,和历史的见证,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是极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两个文明建设均有重大意义.一旦破坏无法弥补,愧对子孙,名城不“名”.因此必须重视名城特色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外城市都拥有自身的文化历史及发展的不同路径.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表达的大凡是历史传统与艺术成就,更是城市的象征与发展的缩影.当代社会文明进程证明:没有博物馆,城市将变得贫穷;而没有专属的城市博物馆,城市无法对其历史文化展开收藏、研究、教育和传播,也更难从传承的文博视角编织城市文化振兴的创意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