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Planning》2015,(32)
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等用人单位更多关注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使得大学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人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需要全国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学员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的增多也导致了毕业快就业难的问题,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则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中更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要如何有效的引导解决,能够帮助到农村籍大学生顺利就业甚至高质量就业,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了几条可以改善其现状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项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包括高等教育培养机制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大学生浮躁心理等问题。因此,要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不仅要在我们高校培养结构方面下功夫,(同时,)而且要重视对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4)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毕业统包分配和供需双向选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代大学生需要应对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更严峻的就业挑战。本文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国家、高校、家庭以及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与个人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媒体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趋势、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炬磊 《建造师》2010,(7):203-204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学校关心和大学生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社会、高校、学生三方面入手分析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原因,并就如何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优势进行探讨,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7)
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合理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民族高校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专科高职土木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帮助专科高职土木类女生顺利实现就业,本文通过对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高职毕业女生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用人单位、女生自身角度分析造成专科高职土木类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及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理念。以此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专科高职土木类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央视《绝对挑战》栏目举办了一场“大学生就业研讨会”,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及解决办法。其中,三一重工“提前进入招聘程序”的人才招聘模式受到专家的推崇。每年暑期,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入社会,而“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况且,和他们一起求职的还有70万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专家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有学生自身、大学教育、宏观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但是面对现实,企业面对富余的大学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毕业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主观来看,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情绪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则需要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知自己,认识当下的就业形势,树立良好的就业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欧文军  郝婷  程晓盈 《建造师》2010,(6):262-26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除了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大学生就业道德素质不高,而导致就业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重视不够、家庭影响不可忽视以及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原因,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5)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多,如何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困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业能力研究包括个人素质、基础就业能力和扩展就业能力3个维度模型。本研究根据模型分析导致应届毕业生陷入就业困境的原因和探讨走出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3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研究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提高途径对提高农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入手,对如何提高农业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筑类高职生违约现象日益严重,已经给个人、学校和建筑企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待大学生违约,社会舆论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大学生缺乏诚信,没有契约精神,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但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客观因素。就业和违约是一对孪生体,当社会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大学生就业上的时候,就业背后的违约也潜流暗涌,其实就业难本身就是大学生违约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3)
一直以来,就业难,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金融危机情况下,学生就业难度加大,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受到的应试教育,整体精神面貌、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等方面,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求毕业生们能够从自身角度找出就业难的原因,尽早尽快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4)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就业机会可能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刨根究底还是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锻造,如何有效的从学生角色到社会职场角色的转变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何去提升自己在应聘过程中的竞争力,其实可以从其他社会哲学学科上获得启发,本文简单阐述了市场营销学理论中部分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3)
当今社会,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决定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摒弃落后的就业指导观念,创造性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就业指导创新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创造性地指导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3)
<正>新时期,随着大学生就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不同,大学生就业形成了新的特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也呈多元化发展,高校扩招并不是唯一原因,主要全球经济的萧条,工厂机器的更新,顶替了大量劳动力,现有学校专业设置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学校教学与社会工作需要严重脱节,众多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它有大学生本身和家庭的原因,有高校和社会的原因,更有政府方面的原因。分析研究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的,对就业原因的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高校对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随着大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种种因素促使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科学的推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整体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误区、高校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社会、政府、高校及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