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4)
大学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潜在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大学期间法律素养的培育,直接关系着其未来参与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就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公民人格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核心观念包括主体性意识和守法精神,前者旨在强调大学生作为法治建设主力军应具有的主人翁精神和权利意识,后者旨在强调其责任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
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在校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其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法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人的一生,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直都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然而当前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比较成熟,对在校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本文从行为习惯的养成着手,分析行为习惯养成规律特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大学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关系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解法治意识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了当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明确了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学校为研究阵地,提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几点合理建议,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5)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的调查,从家庭忽视法治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对法治缺少正确认知、高校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及社会法治环境存在不良现象方面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4)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对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根据依法治国视野下的青年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现状展开探讨,并就其中潜在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7):62-64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公民权责、公民道德、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自身发展和学校德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着主体意识淡薄、国家意识模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有着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增强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3)
自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道路逐渐展开,根据我国国情,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应当进行全面的普法教育,把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建设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应当对二者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使其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
建设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我国法治建设的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使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局面。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事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施相应的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的认识,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法治宣传教育要以宣传宪法为核心,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抓手,把坚持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长期基础性工作为战略,加强在公民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增强公民的法治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尊法守法,履行应有的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这是"公民意识"概念首次在我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范性文件中出现。由此可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其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首先,深化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公民意识体现公民的精神风貌,是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举依法治国伟大旗帜,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法治意识,通过良好的法治意识来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最后论述了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对策,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6)
当前国内法治建设力度正在加强,各校的法律教育也在不断强化,但是实际上大学生的权利受侵害的问题依旧是社会关注点之一。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且维权能力也有待提升。在高校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培养大学生维权能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维权能力培养的价值及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亦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阶段,需要文化的支撑和文化带来的精神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而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又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8)
参与体育运动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深远的思想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们将是社会人才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型生活方式的养成,对提高整个社会层面的健康意识,有一个导向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健康型"体育生活,是丰富大学生文化、娱乐消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健康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思想,改善体育环境,开辟第二课堂,重视体育欣赏,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研究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现状,可以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些理论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7)
法理天下唯公信,海纳百川正乾坤。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的主体基础是具有法治品质的公民。教育则是提高公民法治品质的重中之重,因而,法治教育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方面。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创新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4)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有机载体,国家赋予其管理者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在新时期的高校自主办学管理中,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中法治文化与意识的建设,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途径。同时,面对社会环境发展的新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等的健全形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意识,运用法治观念来管理学生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在此,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管理中法治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2)
提高公民宪法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培养中学生的宪法意识是依法治国的首要要求,是规范公权力运行的有利举措,也是政治文明和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论文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中学生自身角度提出了培养中学生宪法意识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
<正>0引言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全世界各国公民廉洁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形成了注重学科支撑、依托项目运行、加强价值渗透与社会衔接等基本模式。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势特点,提出相应对策,对优化我国廉洁教育的主体框架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国内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1.1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廉洁教育作为一种能唤醒人的廉洁意识、培养廉洁情感、增强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9)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八大之后,依法治国更是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党中央更是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欠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群体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9)
随着中国法治现代进程不断推进,培育公民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已成为当前建设法治中国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受到传统元素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整体法治意识不强,因此,为了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我国要充分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从多角度、多途径培育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助力法治中国建设。本文主要论述了媒介融合时代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媒介融合时代公民法治意识培育路径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