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96储气库是中石化第一座储气库,该工程14口注采井,注采井完井采用了两种方式: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一次投产和射孔管柱、完井管柱两次管柱连续作业投产。文章主要对文96储气库完井工艺管柱的特点是否满足储气库现场实际情况,对一体化管柱完井方式和常规完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提出了设计不合理的两处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及建议,为国内其他储气库完井管柱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然气地位的提升,作为天然气储存与调峰的工具,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的生产、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储气库运行过程中,工作气量是衡量储气库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而储气库注采能力是制约储气库工作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储气库调峰能力,本文以文96储气库为例,探究影响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能力的因素。通过对文96储气库注采气能力评价可知,该储气库注采能力均低于设计值。综合钻井、地质、地面等多项资料分析得出,影响文96储气库注采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压缩机未达到设计要求;(2)井网部署不完善;(3)井筒积液;(4)注采井结盐。针对四种影响因素,提出压缩机升压改造、优化井网部署、泡沫排水采气、软化水洗盐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随着天然气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天然气储气库注采井的油管选择上也有了多种选择,油管的直径和材质的选择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安全正常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油管的选择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论证。笔者在本文中通过计算分析对油管的直径选择做出了判断,通过对注采井的采气期腐蚀情况分析,对油管的材质选择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4.
文96储气库是中石化第一座投运的地下储气库,在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取全取准资料,对重点项目进行实施监测,对气库的注采运行、动态分析、注采调整,为储气库生产调配与分析提供资料。2012年8月,储气库进行注采生产运行以后,由于生产成本紧张,我们所进行的监测项目是:气水界面变化、产出剖面、吸气剖面、多臂井径测试。为了录取更多的地质资料,对文96-储5监测井进行流、静压、测试,采气后进行压降测试、产能试井,以求取更多的地层参数,来指导储气库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榆林南储气库区属于低孔低渗砂岩气藏,有效储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在解决储气库运行时效方面,水平井注采能力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关于其注采能力的试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库区气井实际生产动态,主要围绕注采方式、注采周期、试井等方面开展水平井注采试验研究,并且建立注采试验井区模型,分析压力变化规律,设计产能试井,通过多种方法优化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优化结果,进行库区水平井注采先导试验,落实气井最大注入能力、试验区地层压力水平,为储气库区方案编制及工艺、地面设备和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了文96地下储气库SCADA系统的架构和主要功能介绍,并提出对目前自控工作的难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注采井实际流动走向出发,分析影响单井注采能力的因素,通过软件模拟,定量化分析管径、压力等影响单井注采能力的敏感性因素,综合考虑抗冲蚀、携液要求,针对文23储气库计算了单井的合理注采产量范围,指导注采运行方案的优化调整,提高气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地下储气库(UGS)是将已开采的天然气再次储存在地下,既可起到季节性调峰作用,又可做应急储备气源,提高了供气的可靠性。因而,对地下天然气进行有效的密封和储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文96储气库建设过程中,共有17口利用井需更换新型套管头,以保证井口装置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的密封可靠性。以一口5-1/2″利用井的更换套管头施工为例,分析了三层组合套管更换套管头的施工过程和难点,介绍了卡瓦式三级套管头的结构,浅谈了对同类井施工的认识与建议。该井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储气库的储气容量,也为同类井的顺利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枯竭砂岩气藏地下储气库的运行特点和储层特征,研究建立了注气系统和采气系统节点分析模型,模拟敏感性参数对注采系统流动特征的影响,确定了注采井最大注采能力和完井管柱尺寸,为储气库系统模拟、开关井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储气库系统的优化和运行参数的优选。  相似文献   

10.
数值试井是一种全新的试井解释技术。相对解析试井技术而言,具有假设条件比较少,描述范围大,更加符合油气藏开发实际和渗流特征的特点。在解释多相流、开发井网、复杂边界和非均质油藏等复杂性试井资料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从一数值试井应用实例出发,说明了多相流数值试井方法在确定压力分布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油藏评估关于石油的开拓以及之后的开拓规划拟定都是非常主要的,油藏评估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因此,在油藏评估时,要充足运用试采和试油的动态信息,经过初期对试采和试油动态信息的严格把关,对将要开拓的石油储层压力、石油的出产量、石油本质等数据进行统计和整体信息的解析,对之后油藏评估中是否存在油藏,是否可以进行开拓,也是对挖掘油田,清楚知道油田的开拓状况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为之后的试油开辟应用给予精准的数值,因而从油藏评估的着重性和涵义出发,叙述可试采进和试油在油藏评估中的运用,进而更加可靠地对油藏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曹妃甸油田,并阐述了测试分离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尤其是测试分离器的操作部分,通过现场实地工艺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实际分离器的操作、运行情况,针对该分离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23气田2005年年初突发结盐现象,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气田,经常造成管柱盐堵和遇卡,严重威胁到气井安全生产。通过开展文23气田结盐机理和防治过程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该气田的系列清防盐工艺,可适应不同盐垢类型和部位,各项技术指标安全可靠,对油套管和产层伤害很低。通过应用清水、优化管柱、地层挤注抑盐剂、泡沫酸等配套工艺,提高了清防盐效果,降低了气井结盐速度,保证了结盐气井的正常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南油田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积极引进和自行开发计算机各类软件,结合采油厂科研、生产和管理特点开发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对油藏动态、采油工程、生产调度、注采、集输、作业、测试、化验、土地资源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全厂各类数据信息分散录入、处理,集中存贮、共享,方便了信息管理和应用查询,提高了生产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为油田开发技术决策人员及时掌握各类生产数据信息创造了条件,使油田生产信息单机化管理模式转变为网络化管理,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实现了油田生产管理现代化的二次飞跃,为下一步开发“数字油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江苏地区陶瓷产业的现状,分析了陶瓷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综合阐述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改善、优化软实力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搅拌器性能测试平台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并对相关软件作了说明。以桨式、开启涡轮式、圆盘涡轮式、推进式等传统桨叶进行实验,并使用FLUENT6.3对其中3种常规桨叶搅拌功率进行数值模拟,实验与CFD模拟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化学分析在化工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化工化学产业不断前进的影响下,我国化工材料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前进机遇。目前,很多企业的发展项目都需要使用化工材料。好的化工材料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化工材料的优劣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众多的化工材料的检验测试方法中,有一种最常用和最精确的方法,那就是化工分析法。对化工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精准的检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层剖面的动用程度 ,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往往停留在仅仅依靠取心井分析资料而建立的概念模型上。本文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结果 ,将非均质性概念模型发展到预测模型 ,分区块、分开发层系、分砂层组计算了反映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参数 ,分析了研究区各区块、各开发层系、各砂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长岩心多油层水驱油室内试验、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率和油田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提高油层剖面动用程度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按照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支科学应用发展的程度,可将油藏描述技术在20世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60--70年代为技术积蓄阶段;80年代为确定描述技术及描述流程阶段,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集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将地质、地震、测井、生产测试及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使测井分析由单井扩展至一个区块的全面分析和评价;9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以剩余油分布为研究核心,通过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和运用随机模拟技术,使描述和预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井间地震技术和四维地震技术监测油藏开采动态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72-134块油藏精细描述,应用新技术对油藏储层进行预测,从而实现滚动扩边增储;同时在滚动增储的基础上,整体部署注采井网并实施完善,实现了储量整体动用,并成功注水开发,提高了油藏的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