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某经常出现明显水平振动的13层住宅楼进行测试. 由楼层加速度时程计算得到1/3倍频程谱和振动计权加速度级,评价各楼层的人体舒适度,利用频域分解法识别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 通过振源排查,鉴定该楼周边采石场锯石机的工作频率1.5 Hz与结构基本自振频率相同而发生共振. 测试机器工作台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发现距结构约200 m的采石场4台机器同时工作会导致结构振动超限. 距该采石场约500 m的另一住宅楼的实测共振响应减小. 对锯石机安装变频器作为减振措施,测试机器以1.33和1.2 Hz工作时结构的响应,减振效果明显. 结果表明,振源强度、振源与结构间距、振源与结构频率接近程度是影响外部单一频率激励引起的结构共振响应是否超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隔离自由阻尼是在传统的自由阻尼结构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减振处理方法。本文以隔离自由阻尼理论为基础,提出以硬质聚氨酯泡沫作为隔离层、橡胶为阻尼层制备成用于抑制结构振动的聚氨酯-橡胶隔离复合阻尼材料。利用模态叠加原理和Lagrange方程,在考虑阻尼层剪切变形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隔离自由阻尼悬臂梁的控制方程。在钢板悬臂梁上敷设隔离层与阻尼层厚度比值为1~3以及具有分段式隔离层的聚氨酯-橡胶复合阻尼材料,并通过单点锤击实验从幅频曲线、复合损耗因子、模态频率等方面对悬臂梁模型的减振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离层与阻尼层的厚度比值由1增加至3时,模型的振动响应峰值降低了13%~62%,同时损耗因子明显升高;当厚度比超过1.5时,材料对模型低阶模态的减振效果持续提高,而高阶模态的减振效果趋于稳定;分段式隔离层的设计降低了隔离层的抗弯刚度,扩大了阻尼的层的处理面积,模型振动响应峰值降低了27%以上,且并未显著增加阻尼处理的附加质量。研究结果揭示出:在聚氨酯-橡胶隔离复合阻尼材料的阻尼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隔离层与阻尼层的厚度比有助于提高复合阻尼材料的减振性能;分段式隔离层的设计在此之上能够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某工程大跨度混凝土连廊为例,对大跨度混凝土楼盖舒适度的校核与改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连廊中采用多点调频质量阻尼器(TMD)消能减振系统,对连廊在减振前后各不利工况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多点调频质量阻尼器消能减振系统对于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的改善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在类似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WIB用于地铁引发低频振动的减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引发的场地振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活动和实验室精密仪器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开展交通荷载引起振动的减振措施研究。已有研究表明,WIB(即Wave Impeding Block-波阻块)对于地表荷载引起的振动有较好的隔振效果。本文探讨WIB对地铁荷载引起振动的减振效果,建立了列车-隧道-地基的计算模型,其中,将地铁移动荷载简化为沿隧道向前移动的移动荷载列,计算了埋设WIB前后场地土的振动,对比分析了WIB的埋深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WIB对于地铁运行产生的低频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铁人三项赛场为检测对象,通过对原设计整体结构加固及局部减振后以及原结构进行对比实验,得出了整体刚度有较大提高,局部减振措施效果良好的结果.根据Z振级测试分析,加固后竖向Z振级明显减小,说明采取加固减振措施后,振动对运动员比赛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粘滞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分析方法,对有设备振动的多层框架结构工业厂房模型通过安装粘滞阻尼器来消能减振,根据结构中设备振动位置和最大位移位置设计出3组阻尼器布置方案,利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14.0对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对得到的不同布置方案的减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阻尼器布置在闪蒸罐周围与最大变形处时消能减振效果相当,都能很好地控制振动,并验证了对于这种全钢结构工业厂房,附加粘滞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消能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机械导纳理论,推导了布设方钢的无限板在点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的方钢布设方式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方钢或多级平行方钢平板结构目标区的振动级落差随距振源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远离振源靠近对称轴附近的目标区的振动有所放大;不平行方钢改变了平板振动对称分布的特性,改变方钢的不平行度可提高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轨道交通高架桥系统引起的地基振动响应及有效的减振措施.首先通过高架桥Timoshenko梁模型的离散算法.计算多个移动荷载作用下柱支座处的反力.然后把这个力作为柱和下部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输入力,从而得到地基的振动响应,同时对比分析明沟隔振、减振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地铁运行所致临近建筑物振动的危害,提出了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方法,研究了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建立“隧道-土体-建筑物”三维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和经验公式对所建模型及振源荷载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普通道床、弹性长枕道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条件下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并分析了建筑物中心距离地铁隧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对加厚底板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可有效消耗地铁所致振动能量,从而降低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当地铁线路采用减振道床时,其减振作用会有一定减弱;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与建筑物距隧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减振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能快速计算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减振效果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为地铁临近建筑物加厚底板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许多设备的元器件可以简化为梁的形式。近卅余年来,阻尼减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减小梁等结构的振动。本文分析了支承点受运动随机激励的自由阻尼梁的挠度、应力的响应问题,讨论了阻尼层对于梁挠度和应力的减振效果,提出了减小挠度均方值和应力均方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S1100型单缸柴油机上,通过在柴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甲缩醛(DMM)、碳酸二甲脂(DMC)3种含氧添加剂,分别研究了在常用工况下含氧添加剂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牺牲少量动力性能的情况下,含氧混合燃料可以有效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在大负荷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PTT纤维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试制了5种不同含量PTT与粘胶纤维的PTT/粘胶/Cooldry/导电丝交织织物,并比较了它们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弹性伸长率、透湿性等,探索织物各元素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PTT纤维含量在20%左右,粘胶纤维含量在35%左右时织物最具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对齿轮点蚀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和受力特点引入赫兹(Hertz)公式,定性分析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分布状态。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分析了相啮合齿轮齿面切向摩擦力的方向,从而推导出齿面疲劳裂纹的方向。通过对渗入疲劳裂纹内润滑油量的多少和润滑油能否被顺利排压出裂纹的分析,得出了齿根侧齿面将产生点蚀和润滑油的粘度对齿面疲劳裂纹的扩展和点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结论,提出了选择润滑油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纤维对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s)材料组成特性使得其在贮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沥青析漏现象,掺加纤维能减少沥青析漏。依托厦门市仙岳路改造工程的OGFC应用技术,利用谢伦堡析漏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对沥青析漏的改善效果,同时结合混合料的性能试验(车辙试验、水稳试验、低温试验等),综合优选出了纤维种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木质素纤维能较好改善沥青析漏现象,同时也能提高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某工程实例,对在役大六角高强螺栓连接副现场扭矩复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高强螺栓预拉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现场扭矩检测时间过早,导致预拉力损失不稳定,前期损失较多;二是使用中维护不够.为减少高强螺栓预拉应变松弛和预拉应力损失对结构的不利影响,给出了延迟现场扭矩检测的时间区间和正确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使现行法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分析了网络不安全因素在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种种表现,探讨了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在分析世界各国和我国现已采取的相关指施基础上,提出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利用 N, N, N ' , N ' - 四甲基乙二胺、 双( 1, 5 - 环辛二烯) 镍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双氮配体丙酸镍内酯环, 然后采用配体交换法制备了1, 2 - 双( 二苯基膦) 乙烷镍内酯环, 考察了不同配体对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磷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膦配体中碳链的长度( n碳链) 对产物的结构有影响, 当n碳链=2时, 合成的是1, 2 - 双( 二苯基膦) 乙烷镍内酯环; 当n碳链=3或4时, 合成的是具有双配体的有机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温条件下温度对UASB运行的影响规律,为北方寒冷地区运用常温UASB处理污水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用常温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维持进水COD浓度、HRT和pH值一定,考察不同温度段对UASB运行的影响.结果通过对8~10℃、11~14℃、15~17℃、18~23℃4组温度区间去除效果的对比,验证了随温度上升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强的理论.温度升到14℃以上去除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温度短期的突变,日平均去除率变化不大,表明UASB厌氧反应器对温度的突变有一定的调节适应能力.结论不同的微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根据温度对厌氧微生物代谢速率的影响,理论上不宜选用低温厌氧,但是只要对反应器酸化进行严格的控制,微生物仍然具有较高的代谢速率,对于一些温度较低的废水,当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使水温升高时,低温厌氧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19.
REVA模型作为一种顺应经济发展的新方法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拉开了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新篇 章。REVA模型将权益成本纳入资本成本中,提出了真正的企业价值来源于超额利润的观点,从而使对企业价值进 行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REVA 模型对浪潮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价值进行 了评估,评估结果与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差不大,说明REVA模型可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上对爱因斯坦的粘度方程进行了修正,使之适用于“水-水泥”系统,修正以后的粘度方程为η_r=1 [kk_1C_v]~(K_2) ,将该方程进行数学处理并结合实验曲线求出方程中的常数 k、k_1和 k_2。根据常数的物理意义首次推算出水泥表面吸附水层近似厚度。进而讨论了吸附水和自由水对“水-水泥”体系中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Polanyi 势能理论研究了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指出减水作用的原因之一是水泥表面吸附水量的减少,从而增加了体系的自由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