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物联网网关方案。该网关通过蓝牙串口通信实现物联网中WSN(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心节点和Android网关的数据传输,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WSN节点信息管理并通过Android的网络资源实现互联网接入,从而在WSN与互联网之间搭建一条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完成对无线节点的数据进行远程和实时的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物联网网关方案。该网关通过蓝牙串口通信实现物联网中WSN(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心节点和Android网关的数据传输,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WSN节点信息管理并通过Android的网络资源实现互联网接入,从而在WSN与互联网之间搭建一条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完成对无线节点的数据进行远程和实时的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16,(12):132-134
基于Android平台,借助于蓝牙通信技术,为无线智能小车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该设计把蓝牙、无线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和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平台结合在一起,在小车硬件基础上设计蓝牙控制的无线智能小车。通过蓝牙控制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右转弯、左转弯、倒车右转、倒车左转等功能,并在小车行走过程中通过Android手机客户端利用APP界面的"按钮"、重力、语音分别控制改变小车运动状态,这为车载电子的无线通信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同时也为未来的无线小车和现代智能家居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竹林  秦会斌  胡炜薇  吴建锋   《电子器件》2009,32(4):809-811,816
综合RFID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无线传感网的智能家庭安防巡逻定位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以及重要模块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本系统中,组建以家庭智能网关为中心的ZigBee星型网络,巡逻小车充当移动路由节点,用RFID标签实现小车的巡逻定位,实现了对家庭环境的安防监控以及远程无线报警.  相似文献   

5.
感知共存的TD-SCDMA技术与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网络拓扑结构、TD-SCDMA无线移动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感知共存的TD-SCDMA技术与无线传感网数据融合技术方案,方案通过应用层数据融合技术将TD-SCDMA无线通信网与无线传感网进行有效结合.最后文章给出了感知共存的TD-SCDMA技术与无线传感网数据融合技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网数据的优化存储能力,提出基于多维相空间重构的无线传感网数据动态压缩算法.构建无线传感网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结构模型,采用模糊隶属度挖掘的方法进行无线传感网数据的知识图谱特征提取,构建无线传感网数据的动态压缩输出模型,利用知识图谱挖掘和模糊度检测分析的方法进行无线传感网数据分类处理,采用多维相空间重构方法实...  相似文献   

7.
魏永帅  鲍可进 《数据通信》2014,(3):13-17,35
设计了以OMAP3530为核心的嵌入式平台并采用Android系统的家庭网关,搭建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家居有关信息的采集并传输到家庭网关,远程手机终端可通过3G网络与家庭网关建立连接,实现了家居环境的本地、远程移动监控和短信报警功能.开发的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家庭网关和远程手机终端软件UI界面友好,易于移植和使用.此外,对ZigBee网络通信数据进行AES加密,以保障数据的私密性和家庭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系统采集数据精度较高且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扩展性,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陆地静态无线传感网和水下无线传感网因节点能耗分布不均衡而出现的能量空穴问题,和具有单一移动Sink节点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时延过长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Grid-based Lifet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GLOA)。GLOA算法考虑多个Sink节点的移动,将监测区域分成多个大小相同的网格。根据网格潜能值确定Sink节点移动的锚点,将锚点分配给不同的Sink节点,建立路径选择优化模型并获得Sink节点的最短移动路径,采用移动收集方法或静态收集方法循环收集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与Ratio_w或TPGF算法相比,GLOA算法能延长网络生存时间,降低和均衡节点能耗。与LOA_SMSN算法相比,GLOA算法能降低数据收集时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Ratio_w,TPGF和LOA_SMSN算法更优。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2015,(10):9-13
为了扩大气象观测无线传感网覆盖范围,实现气象数据跨地域研究共享,设计Tiny OS、北斗卫星和Wi-Fi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网关。网关系统面向气象观测无线传感网,将气象观测无线传感网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与北斗卫星的定位授时数据通过Wi-Fi传输到近距离观测终端,同时在北斗卫星通信中心站使用北斗卫星共享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多协议网关系统可以稳定传输气象无线传感网观测数据和北斗卫星数据,扩大气象观测无线传感网的覆盖面积,方便全国气象数据的交流和共享。  相似文献   

10.
无线传感网已在军事国防、应急通信和国民经济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处理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无线传感网的服务性能。首先简要介绍无线传感网和大数据的研究背景及特点。然后针对无线传感数据的特征探讨利用大数据方法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的思路,对现有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梳理和分类,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对大数据在无线传感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