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概述了氢回收工艺的特点,对膜分离和变压吸附PSA技术的应用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氢回收工艺,具有工艺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可达到产品H2纯度≥99.9%且H2收率≥92.6%的提氢要求,在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方面有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甲醇生产中系统内的惰性气体会逐步积累导致系统循环量增大,压缩机的动力消耗增加造成蒸汽管网负担加重。惰性气体增加会降低合成反应速率、增大合成塔进口和出口的压差,对催化剂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合成系统中的气体进行持续的排放来保持各项工艺指标的正常。而排放的驰放气中不仅含有惰性气体,还有一部分氢气。本文对目前驰放气中氢气回收的方法进行列举,并主要介绍膜分离法在甲醇合成驰放气中氢回收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膜分离法回收合成氨弛放气中氢气的技术,指出膜分离法较其它方法投资小,操作简单方便,并对其流程、装置及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煤制甲醇生产中存在的弛放气放空问题,为回收弛放气中的氢气,引进了膜法氢气回收技术。介绍了膜法氢回收工艺及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对膜分离氢回收装置采取了增加尾气管线、改造氢压机负荷开关、更换氢压机后水冷器、富氢气同时进入两期合成系统等改进措施。改进后,优化了循环气组成,提高了甲醇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对合成氨装置回收甲醇驰放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提出氨装置回收甲醇驰放气不存在任何危害 ,并指出回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用膜分离法回收合成氨弛放气中氢气的技术,指出膜分离法较其它方法投资小,操作简单方便,并对其流程、装置及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 原该调节系统设计为回收甲醇驰放气,流量调节FIC501,在实际投运中发现难以控制,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现技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80kt/a甲醇装置实际运行15个月,原料气为38000m~3/h,空速为5000h~(-1),满负荷时空速为12000~14000h~(-1),引气量在2800m~3,合成塔压力在4.5MPa,温度在210~250℃,CO为18%时,班产甲醇67t以上,达到年产80kt/a的甲醇生产能力。说明此催化剂空速适用范围较宽,不影响甲醇产量。 相似文献
12.
马晓辉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1,32(2):51-53
介绍了MegaMax 700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新型MegaMethanol大型甲醇反应器中的装填和还原情况,阐述了催化剂的还原过程和还原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14.
甲醇生产工艺普遍存在能耗、水耗过高的问题,对该工艺进行过程集成节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60万t/a煤制甲醇装置为背景,将处于上下游关系的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利用夹点技术对该系统的用能现状和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违背夹点设计原则的不合理换热匹配。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回收系统高温热源尤其是甲醇合成塔出塔合成气的能量,提出了2种现行换热网络的优化方案。方案1:节约低压蒸汽34.8%,节约脱盐水和循环冷却水21.1%,其中节约1.2 MPa低压蒸汽2 277.7 kW,节约0.3 MPa低压蒸汽20 544.4 kW;方案2:节约低压蒸汽30.8%,节约脱盐水和循环冷却水18.7%,其中节约1.2 MPa低压蒸汽6 027.0 kW,节约0.3 MPa低压蒸汽14 157.5 kW。当1.2 MPa与0.3 MPa低压蒸汽价格差距较大时,选择方案2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16.
有机蒸气膜回收系统在PE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蒸气膜回收技术首次在气相法聚乙烯(PE)装置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排放的尾气中1-丁烯体积分数由投用前的5%~6%下降到4%;冷剂的体积分数由1.5%下降到0.7%,而排放量基本保持不变。该回收系统投用后,共聚单体1-丁烯的消耗量可以降低1.0 kg/t。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较快发展。本文介绍了哈尔滨气化厂甲醇装置应用膜技术回收H_2的成果,对取得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比较,可为同类企业参考借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国产B119型高温变换催化剂在齐鲁第二化肥厂甲醇装置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破碎强度和催化活性等均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M. Lipińska-Chwałek G. Pećanac J. Malzbender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13,33(10):1841-1848
Advanced oxygen separation units are based on thin mixed ionic–electronic conducting ceramic layers that are mechanically supported by a porous substrat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for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s the creep behaviour, which was asses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for various potential membrane and substrate materials. Systematic creep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air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700–1200 °C, under compressive loads of 20–120 MPa. The steady-state strain rates were described by a standard creep equation. LSCF38, MgO and all investigated cerium oxides (CeO2?δ and its three Gd-/Pr-doped variations: Ce0.8Gd0.2?xPrxO2?0.5(0.2?x)?δ, with x = 0, 0.1 and 0.2) satisfied at around 800 °C a creep limit criterion, suggested to be necessary to warrant reliable long-term stability for membrane systems, but only ceria materials and MgO fulfilled this requirement also at high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