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沥青胶浆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为提高沥青胶浆的性能,在沥青胶浆中加入硅藻土或玄武岩纤维作为改性剂,可改善沥青胶浆的一些性能,但在沥青胶浆中同时加入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两种改性材料的研究较少.本文选用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对沥青胶浆进行改性性能研究,通过在沥青胶浆中同时掺入不同比例的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进行高温... 相似文献
2.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36(1)
为改进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把玄武岩和水镁石纤维以不同配合比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按照玄武岩:水镁石纤维质量比1∶4,2∶3,3∶2,4∶1设计试验,另外再设计只掺加玄武岩纤维、只掺加水镁石纤维和不掺加纤维三组试验作为对比。然后将这七组不同配合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确定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通过对这七组试验研究得出:玄武岩与水镁石纤维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对其性能有很大改善,当掺量60%玄武岩和40%水镁石纤维时沥青混合料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动态剪切试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混杂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件性能、路用性能,并将其与掺加单一纤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混杂纤维体系中聚酯纤维比例的增加,纤维沥青胶浆的复合剪切模量增大。同时随着混杂纤维体系中木质素纤维比例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增加,密度下降,空隙率和马歇尔稳定度呈减小趋势。混杂纤维的掺加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混杂纤维的增强效果比单一木质素纤维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应用DSR评价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试验条件与手段的限制,我国对沥青胶浆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研究沥青胶浆性能以及胶浆中矿粉和纤维对它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粉与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但是,不适当的增加矿粉与纤维用量将损伤沥青胶浆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添加聚合物纤维后的沥青胶浆进行试验分析的过程和成果,这些成果证实了聚合物纤维对沥青胶浆的影响作用.在实验室获得不同的纤维用量对沥青胶浆软化点影响结果的基础上,应用传统经验公式法对添加纤维后的沥青的其他几大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定量地分析了添加聚合物纤维对沥青胶浆的性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胶浆高温特性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密切相关。为了评价橡胶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了3种橡胶粉掺量、3种橡胶粉细度以及8种粉胶质量比(0.8,0.9,1.0,1.1,1.2,1.3,1.4)对橡胶沥青胶浆高温车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大而增大,粉胶比越低改善效果越明显;40目橡胶粉吸附和溶胀效果最好,制成的橡胶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最大,60目次之,20目最小;当粉胶比为1.0~1.2时,变化粉胶比对车辙因子改善最明显;推荐采用22%橡胶粉掺量、40目胶粉和粉胶比1.0~1.2。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矿粉在高粘改性沥青中的作用机理,对不同粉胶比下的高粘改性沥青胶浆进行布氏粘度试验和重复蠕变试验。从粘弹性角度分析了粉胶比和试验温度对胶浆粘度和粘温指数|VTS|的影响,以及粉胶比对胶浆蠕变劲度的粘性部分GV、累积变形量和变形恢复能力γL/γP等粘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胶比的增大,粘度和GV值急剧增大,累计变形量和γL/γP逐渐减小,而|VTS|随粉胶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粉胶比小于1.2时,增大粉胶比能显著改善沥青胶浆的感温性及高温抗变形能力,当粉胶比大于1.4时继续增加矿粉的用量会显著影响沥青胶浆的变形恢复能力。综合考虑,粉胶比的合适范围在1.0~1.4之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SEM,XRD和电阻率测定仪研究了纤维水镁石对硅酸盐水泥硬化浆体的力学增强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添加具有高拉伸强度和高杨氏模量的纤维水镁石,在水泥硬化浆体原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结构,改进了基体材料的界面结构,同时,纤维水镁石和水泥基体材料同属极性物质,在水化开始后水镁石纤维表面被水化产物C-S-H凝胶所覆盖,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相溶性,这种双重作用提高了水泥硬化浆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布氏旋转粘度计,对不同粉胶比下的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和试验温度对相位角、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疲劳因子以及布氏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粉胶比下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和疲劳因子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一定时,随粉胶比的增大,车辙因子显著增大,疲劳因子逐渐减小,当粉胶比大于1.4时,车辙因子的增长幅度明显减小;当粉胶比小于1.2时,粘度随温度的增长速率较小,粉胶比大于1.2时粘度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大,沥青胶浆的感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综合各指标来看,粉胶比在1.2~1.4之间时,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解决废旧橡胶轮胎作为筑路材料的改性剂,合理地应用于公路建设中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问题.方法采用美国SHRP计划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的基本原理.评价了3种不同剂量的废旧橡胶轮胎粉(CR5、CR10、CR15)作为改性剂对基质沥青shell100基本物理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改性沥青作为常规沥青混合料AC16的结合料对其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CR10改性沥青比shell100、CR5和CR15表现了更优的温度敏感性、抗变形能力和弹性恢复能力;CR10改性沥青混合料比shell100、CR5和CR15沥青混合料表现了更好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结论废旧橡胶粉改性荆的使用剂量对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以流变学推导的橡胶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与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为废旧橡胶轮胎用于公路建设的再生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自燃煤矸石粉砂砌筑砂浆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试验发现,使用煤矸石粉砂砌筑砂浆的基本性能满足工程上的一般要求.由于煤矸石粉砂本身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该砌筑砂浆比同体积配比的黄砂砌筑砂浆性能好,不必掺用石灰或多掺水泥同样可以满足沉入度、强度和保水性等要求,起到了节约水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纤维改性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试验研究及系统分析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基础上 ,选用玄武岩与国创 PG76 - 2 2改性沥青作为原材料 ,设计并制备 Super12 .5型高性能沥青混凝土 ,并通过在混合料中添加聚合物纤维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在使用纤维作为改性剂后 ,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劈裂强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脱硫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脱硫废轮胎胶粉的掺入对沥青低温抗裂及抗老化等性能的影响.提高脱硫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方法对掺入不同粒度、掺量的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通过使用选定脱硫剂在一定条件下使胶粉表面活化以提高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进而提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粘附性和抗老化性.结果废轮胎胶粉的粒度越大,掺量越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越好;胶粉的粒度越大,掺量越小,和沥青的相容性就越好,所以,选用合适掺量的脱硫剂(1.2%)既可以增加胶粉的掺量又可以促进胶粉与沥青有效地相容,经过废轮胎胶粉改性过的沥青抗老化性能明显比基质沥青优越.结论随着废轮胎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的高低温性及粘附性能明显增强,抗老化性能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和聚乙烯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聚乙烯(polyethylene,PE)、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韧性、相容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方法通过高速剪切法使PE分散于沥青中,在混溶的过程中加入相容剂,使其和PE发生接枝反应不至于发生团聚行为,通过拉伸试验和薄膜烘箱试验比较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韧性和抗老化性能.结果经过物理化学方法改性过的PE改性沥青韧性得到改善,相容剂在沥青和PE互容的过程中起着显著的作用;经过改性的沥青抗老化性明显提高.结论酸酐类相容剂通过与PE进行接枝反应可明显改变其与沥青的相容性,相对于基质沥青,经过PE改性的沥青韧性及抗老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干燥环境下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干燥环境下乳化沥青对水泥砂浆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能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降低脆性。并简迷了乳化沥青对水泥砂浆的改性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煤矸石集料配制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从宏观和微观上对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研究表明,测试的各种煤矸石集料都为非碱活性集料;煤矸石掺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随着煤矸石集料掺量的增加,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没有降低,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明显降低;气泡间距系数不能确切地评定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集料吸水率也是影响煤矸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煤矸石混凝土的水泥石-集料界面结构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对于煤矸石集料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本研究提出了煤矸石掺量、吸水率、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带有切口的砂浆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得到了掺量为0-18%的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简称SBR)乳液改性水泥砂浆荷载-变形曲线及相应裂缝嘴张开位移(CMOD),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掺量下改性水泥砂浆的有效裂纹长度(αeff)、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SIC)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等断裂特征参数.结果表明:SBR乳液改性水泥砂浆的临界荷载、相应变形及裂缝嘴张开位移随着乳液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临界荷载随乳液掺量的增加仅增加13.4%,而变形及裂缝嘴张开位移则分虽增加了68.4%和64.5%;裂缝嘴张开位移、有效裂纹扩展长度、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等则随着乳液掺量的增加呈指数增加;采用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较裂缝嘴张开位移更能体现出SBR乳液对砂浆作用效果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