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萤石浮选中捕收剂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在不同pH下不同盐和捕收剂存在时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零电点为pH3.6。CaCl2降低了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而增大了它们的零电点值。NaCl对萤石和方解石的零电点和Zeta电位影响不大。在碱性介质中,Na2Si03和Na2CO3增大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负电荷。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和油酸钠)以化学吸附方式吸附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上。磺酸盐特效吸附在矿物表面上,阳离子捕收剂以物理吸附方式吸附在矿物表面上。油酸和油酸钠在不同pH值下以不同吸附量吸附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上。  相似文献   

2.
用吸附量测定、动电位测定及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投术(FT-IR)研究了油酸盐与天然萤石和人工合成氟化钙的作用机理。在pH10时,天然萤石表面呈负电性,而人工合成矿物具有正的Z电位。表面电性质的差别使两类矿物在油酸单分子层吸附时,油酸的吸附机理不同。研究表明:矿物表面荷负电时,油酸与钠及钙的抗衡离子形成一元配合物,而在荷正电矿物表面为化学吸附。当油酸浓度高时,在萤石表面生成油酸钙之前,油酸将形成双层吸附。然而在固液比高时,油酸吸附的极限为两层,达到饱和吸附的原因是第二层吸附取决于矿物表面上的钙及钠离子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萤石和石英的纯矿物浮选试验、二者质量比为1∶1的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表面电位分析和药剂吸附量测定,系统地研究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中微细粒石英对萤石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时,石英颗粒表面荷负电,萤石颗粒表面荷正电,二者易发生异相凝聚,降低油酸钠在萤石颗粒表面的吸附,造成浮选指标下降;氟硅酸钠能够有效抑制石英;六偏磷酸钠通过调节矿物表面电位,可改善萤石-石英体系分散程度,提高浮选指标。萤石与石英的人工混合矿矿浆在六偏磷酸钠、氟硅酸钠和油酸钠浓度分别为3×10~(-5)、2×10~(-5)和6×10~(-5)mol/L时,浮选精矿萤石品位达97.10%、回收率为60.80%。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存在Fe~(2 )、Mg~(2 )条件下,油酸浮选石英的行为。通过ζ一电位测定,根据Fe~(2 )、Mg~(2 )的溶液化学性质,结合浮选试验结果等综合分析表明:Fe~(2 )、Mg~(2 )活化石英,其主要活性物为一羟基金属离子,即Me(OH)~ 。红外光谱表明:油酸与Fe~(2 )活化的石英表面作用后,石英表面存在有油酸铁(Ⅱ);并计算了Fe~(2 )、Mg~(2 )与油酸作用自由焓的变化,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油酸与吸附在石英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了络合反应,从而生成金属油酸皂。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与铬(Ⅵ)的显色反应。在pH=5.4—6.3范围内铬(Ⅵ)与O-NPF形成稳定的兰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26×10~5摩尔~(-1)·升·厘米~(-1),铬在0—7微克/50毫升范围围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组成Cr∶O-NPF=1∶2。本法可用于化工厂废水和钢铁中微量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阴离子捕收剂浮选一水硬铝石溶液化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昊  胡岳华  徐竞  王淀佐 《矿冶工程》2001,21(2):27-29,33
利用激光动电位测定一水硬铝石的等电点为pH =6 2。用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 ,十二烷基磺酸钠与一水硬铝石以静电作用为主 ,并发生半胶束吸附 ,最佳浮选范围为pH <6 2 ;而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时为化学吸附 ,当油酸钠浓度为 1× 10 - 4 mol L时 ,一水硬铝石最佳浮选范围为pH =5~ 9。溶液化学计算得到的油酸钠浮选一水硬铝石的pH值上限和下限与试验结果一致。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油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7.
文摘与简讯     
利用FTIR光谱研究方解石和磷灰石表面的表面化合物在工业矿物浮选过程中的矿浆化学性质在哈利蒙德管中对方解石和磷灰石进行了不同pH和油酸浓度的浮选试验,试验采用的pH和油酸浓度是根据等温吸附线决定的。油酸在方解石和磷灰石上的等温吸附线表明,矿物的组成及其表面的结构影响吸附过程。方解石单分子层的吸附密度比磷灰石的要高(分别是6.5和5微摩/米~2)。在方解石体系中,pH=9、10和11时,形成单分子  相似文献   

8.
氨基膦酸树脂吸附镉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氨基膦酸树脂对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H=5.6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94.5mg/g·树脂,用2.0mol·L~(-1)HCl解吸,一次解吸率为95.2%。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_(298)=1.35×10~(-5)s~(-1),表观吸附活化能E_a=15.7kJ·mol~(-1),吸附反应的ΔH=19.9kJ·mol~(-1),吸附物中树脂功能基与Cd(Ⅱ)的配位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9.
TOC分析仪测定矿物表面药剂吸附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TOC分析仪快速测定有机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并以分析纯试剂油酸钠和自制混合脂肪酸类捕收剂GJBW为研究对象, 对该测定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TOC分析仪法能够准确测定油酸钠、GJBW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相比于传统溶剂萃取-分光光度计法, 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无毒无污染等优势, 适合测定实验室单一有机药剂体系(包括组成成分复杂的复配有机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柠檬酸对蓝晶石浮选的调整作用。结果表明,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柠檬酸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蓝晶石的上浮,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柠檬酸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能不同程度的活化蓝晶石的上浮。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前线轨道能量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水和柠檬酸在蓝晶石表面的吸附差异,模拟结果表明柠檬酸与蓝晶石的作用强于水与蓝晶石的作用,通过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分析了柠檬酸对蓝晶石的调整机理,柠檬酸组分可以与蓝晶石表面的铝离子络合,其中C_6H_7O_7~-和C_6H_6O_7~(2-)的作用效果比C_6H_6O_7~(3-)明显,同时增强了蓝晶石表面的负电性,抑制油酸钠在蓝晶石表面的吸附,而有利于十二胺在蓝晶石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钱鑫  孙克己 《中国矿业》1993,2(1):75-78
本文以增效剂(MA)和油酸钠作为捕收剂,在哈里蒙德管中浮选磷灰石和白云石的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物。试验结果表明,MA和油酸钠组成的混合药剂有协同效应。在碱性矿浆中,能选择性地分离磷灰石和白云石。 研究中,测定了捕收剂胶束浓度和吸附量。结果表明,MA可以改变油酸钠的预胶束浓度,促使油酸钠在磷灰石表面吸附,油酸钠和MA以物理和化学吸附,共吸附于矿物表面。  相似文献   

12.
曹海峰  王国立 《有色金属》2003,55(4):153-155
采用适宜的方法测定粉状乳化炸药与静电起电有关的相对介电常数ε_r和带电后自然放电的半衰时间t_(1/2)。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粉状乳化炸药在测试条件下的体积电阻率ρ和放电时间常数τ。在测定条件下,粉状乳化炸药ε_r=2.92,t_(1/2)分别为57720s(RH=26%)和11220s(RH=70%)。对应τ分别是83272s和16187s,ρ分别是3.22×10~(15)Ω·m和6.26×10~(14)Ω·m。在气流输送试验中,粉状乳化炸药的质量电量密度达-2.62×10~(-6)C/kg。  相似文献   

13.
侯宝宏  刘令云 《煤炭工程》2020,52(4):149-154
为了有效分离煤泥水中的高岭石与石英,通过Zeta电位测试以及吸附量测定,研究了油酸钠(NaOL)体系下,Ca^2+在不同pH值下对高岭石和石英的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下,高岭石在pH值为6~8有较好的可浮性,回收率在70.00%以上;石英在pH为12时有较好的可浮性,回收率达到70.41%。0.8mmol/L油酸钠+1.0mmol/L Ca^2+体系下,当pH值为6和12时,1∶1比例的人工混合矿物可以通过浮选将二者有效分离,精矿产率分别为46.73%、51.12%,品位分别为73.23%、17.45%;Zeta电位测试以及吸附量测定分析表明,油酸钠体系下,Ca^2+对油酸钠在高岭石表面吸附影响较小,在酸、中性条件下Ca^2+抑制油酸钠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而在强碱条件促进其吸附。  相似文献   

14.
胡岳华  王淀佐 《矿冶工程》1990,10(2):20-23,53
本文通过ζ-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脂肪酸钠浮选盐类矿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钠在盐类矿物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或表面反应,使盐类矿物表面负ζ-电位显著增加,油酸钠在盐类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与金属油酸盐生成的溶液化学条件有一致关系,磷灰石、萤石、重晶石、白钨矿、方解石浮选回收率显著上升所需捕收剂浓度,对应于表面脂肪酸钙(钡)沉淀生成所需脂肪酸钠的浓度。这表明,脂肪酸类捕收剂与盐类矿物的作用机理是表面化学反应生成金属脂肪酸盐沉淀。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实际矿物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吸附量测定,研究了油酸钠、亚油酸钠与胶磷矿的作用特性。结果表明,亚油酸钠的捕收能力大于油酸钠,两种脂肪酸钠在碱性条件下(p H=9.8)与矿物表面发生单层的化学吸附,在弱酸性条件下(p H=6)与矿物表面既发生化学吸附又发生物理吸附且吸附形式为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盐酸尼罗蓝为指示剂,基于油酸钠可明显使这种指示剂改变颜色的原理,不用有机相萃取直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光密度以确定油酸钠的浓度。在两种条件下,可以分别定量测定0.5—3.5×10~(-4)摩尔/升和4.0×10~(-5)摩尔/升以下的油酸钠浓度。  相似文献   

17.
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在油酸钠捕收剂体系中脉状和砂状金红石的可浮性差异。 采用 X 射线光 电子能谱检测、接触角测定、Zeta 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以及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对脉状和砂状金红石可浮性差异的 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脉状和砂状金红石可浮性差异较大,砂状金红石可浮性优于脉状金红石。 X 射线光电子 能谱分析表明,砂状金红石表面钛、铝等金属元素相对含量更高,这说明砂状金红石表面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更利于 油酸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油酸钠更易在活性位点较多的砂状金红石表面吸附。 通过 Zeta 电 位和红外光谱测定,结合浮选溶液化学计算,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类型金红石表面活性位点数不同,进而影响矿物可浮 性,即活性位点越多,矿物可浮性越好。  相似文献   

18.
氨基膦酸树脂吸附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建军  熊春华  王永江 《有色金属》2002,54(1):27-29,46
研究用氨基膦酸树脂吸附锌的过程 ,测定氨基膦酸树脂对Zn2 + 的吸附容量 ,考查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得氨基膦酸树脂对Zn2 + 的吸附容量为 191 2mg/g·R ;吸附速率常数 k2 98=1 37× 10 - 5s- 1 ;热力学参数ΔH0=2 0 8(kJ·mol- 1 ) ,ΔG0 =-31 4(kJ·mol- 1 ) ,ΔS0 =175 (J·mol- 1 ·K- 1 ) ;功能基与锌离子的配位摩尔比约为 1∶ 1。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供了一个直接测定矿石中铀(Ⅵ)的简单、快速、选择性较好的方法。该法在磷酸体系中,pH值6.5时,铀(Ⅵ)与2-(2-噻唑偶氮)-5-磺甲胺基苯酚(TASMAP)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形成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在570纳米处,摩尔吸光系数约为3×10~4升·摩尔~(-1)·厘米~(-1)。几乎所有常见离子都能被EDTA和氟化钠所掩蔽。溶液中铀量为10~60微克/50毫升时遵守比尔定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油酸钠体系下抑制剂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PMAA)在浮选分离重晶石与萤石中的作用与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对重晶石与萤石均具有很好的捕收性能,PMAA对萤石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人工混合矿浮选结果证实了油酸钠体系下PMAA能实现重晶石与萤石的分离。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PMAA能阻碍油酸钠在萤石表面吸附,但不能阻碍油酸钠在重晶石表面吸附;XPS分析结果表明,PMAA在重晶石表面没有发生有效吸附,但PMAA能通过其分子中的羧基与萤石表面钙离子作用,在萤石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从而实现油酸钠浮选重晶石过程中对萤石的选择性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