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重铜轧钢厂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以改善加热炉控制效果,该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PIE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充分应用模糊控制器的智能特点,以及PLC的编程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提高了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和传统P1D调节器相比,模糊控制的应用大大节约了煤气供应量,从而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该模糊控制是一种理想的加热炉控制器.  相似文献   

2.
訾斌  段宝岩  黄进 《计算机工程》2007,33(1):230-231
针对低噪声功率放大器(LNB)温度控制系统非线性、大滞后、物理模型不精确等特性和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带有自调整因子和比例积分校正环节的双模糊控制策略来实现温度控制,给出了DSP控制实现的具体方案。该双模糊控制器采用模糊推理完成两组控制器的平稳过渡。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PID控制器,满足LNB控制系统温度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并对模糊控制思想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阐述。采用该控制系统,能较好地克服温度控制对象的纯滞后特性,控制响虚时间短,超调小,且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4.
基于Matlab仿真的模糊温度集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Matlab进行鲁棒性仿真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的温度集控制,可共用一个模糊控制器控制最多8个通道的温度。实际运行表明,温度集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产品在需多点温度控制的和环境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3500t液压机的温度大滞后特性,在MCGS组态软件开发平台上,设计了一种以实测温度变化方向为判断条件的单输入单输出Sugeno简易模糊温度控制系统;实际生产表明,该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超调小、抗干扰和负载能力俱佳的优点,达到了电极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由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DS1620的特点及工作原理。介绍由DS1620及8031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实时温度控制对象,本文提出了一套远程控制系统,并结合了模糊PID控制算法,介绍了其电路组成和设计原理,实现了对远程温度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功能。采集端主要实现温度采集、数码显示、温度设定、无线编码发射、加热开关控制等功能;监控部分主要实现无线解码接收、温度显示、报警等功能模块。本系统的研究成果是实时控制与无线传输结合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8.
基于DS18B20的数字式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化检测过程中,常需使试样处于恒温环境中,且要求较高的温度准确度和稳定度。针对该应用,用DS18B20作温度传感器,用金属电热膜作加热元件,用单片机M16C/62作控制器,构成一个数字式温度控制系统。试样盛放在试管中,通过金属电热膜对安插试管的金属底座加热来控制试样的温度。在目标温度为43.5℃时,分别用数字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温度波动均为±0.125℃。这种数字式温度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加热元件可根据不同的功率和形状进行定制,特别适合小型智能化生化仪器的恒温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变压器损坏概率并提高工作效率,该文提出基于AT89C51的变压器温度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系统通过DHT11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AD0804将温度转换为数字数据,传送给AT89C51单片机进行监测。当温度高于阈值,系统会报警并启动温度控制器。控制器结合模糊PID方法计算控制量,向AT89C51发送指令进行温度控制。实验表明,该系统监测温度准确、灵敏度高,能快速降温,此系统有效保障了变压器的稳定运行,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和LM35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给出了其硬件设计.针对被控对象具有大时滞,非线性的特点,系统采用了模糊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实验证明该系统达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良好的控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分布式远程温度测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分布式远程温度测控系统新方案。阐述了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分布式远程温度测控系统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及系统设计方法。现场控制器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socket技术实现用户对温度系统的远程控制,利用小波变换方法进行视频图像压缩。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强的特点,运行结果表明了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字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室多点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集成度的温度湿度传感器SHT10的原理、接口电路和工作时序,结合其特点和现代化温室测量系统的具体需要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确定了温室多点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从软硬件上设计了适合现代化温室应用的温度、湿度多点测量系统,且编写了PC机终端的数据观测和测量点选择控制的界面,为温室集中管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航空发动机智能温度传感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用AD595和TMS320LF2407ADSP构成的航空发动机智能温度传感器。设计了热电偶测温电路、报警电路、显示电路接口并讨论了分布式控制的总线选择。用切比雪夫分段拟合的方法进行了热电偶的非线性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能够实时报警、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小于1%),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用于氧化铟锡(ITO)薄膜基材微流体芯片的恒温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ITO薄膜温度,USB 2.0接口通信。用户通过PC机可实时监测微流体芯片温度变化情况,设定目标温度,以及存储温度数据。系统采用改进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控制,控制精度可达±0.2℃。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和ADS1248的温度控制系统.系统中以Pt100热敏电阻器作为温度传感元件,以热电制冷器作为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数字PID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该系统电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灵活性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温度的控制,其控温精度可达±0.1℃.  相似文献   

16.
基于LM35温度传感器的温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LM35温度传感器开发的温控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采样值量化。同时对LM35传感器特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也作了介绍。该系统体积小、成本低、工作可靠.具有很高工程应用价值。系统稍加改动或扩展.还可以完成温度测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摘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LM35温度传感器开发的温控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采样值量化。同时对LM35传感器特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也作了介绍。该系统体积小、成本低、工作可靠,具有很高工程应用价值。系统稍加改动或扩展,还可以完成温度测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将微机械加工工艺与混合集成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制作了具有RS422标准接口的数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将敏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接口电路集成于一体,集成后的体积为45mm×45mm×15mm,实现了传感器的数字化、小型化和模块化,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模糊舒适度传感器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模糊舒适度传感器的设计,该系统由一级检测系统和二级融合系统两部分组成。一级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烟尘检测,二级融合系统主要对一级检测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该系统能实时检测室内环境舒适度综合状况,从而给控制系统提供相应的控制依据。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原理、传感器选择、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付华  刘洋  尹丽娜 《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26(9):113-114,120
声表面波(SAW)压力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数字化传感器,通过对SAW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分析,提出采用神经模糊控制方法解决温度补偿问题,此方法将模糊推理和神经网络自学习功能结合,足以满足误差精度要求,并实现SAW压力传感器的智能化,为使其更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