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炮(检)点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量较大的地震资料,提出了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的共地面点剩余静校正方法。该法基于经过动校正后的共炮点数据集和共检波点数据集分别求取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和炮点剩余静校正量,并分别将共炮、检点道集动校正后的叠加道作为模型道与道集内各个道进行互相关,求出各个炮、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理论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量较大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土塬地震资料具有低信噪比、静校正比较突出等问题。在应用静校正方法后记录的剩余静校正量依然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的共地面剩余静校正方法。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低信噪比资料的较大剩余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3.
折射波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地、沙漠及其他复杂地表地区地震资料的线性散射噪声和随机噪声很强,有效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比较低,静校正问题严重,使用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难以见效。本文利用折射波信噪比高的特点,将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应用于折射波资料处理,通过交互手段,逐段估算折射波的速度,用合适的速度对地震记录进行线性动校正,在共炮点或共中心点道集上,用相关方法计算各道与模型道时差,再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将该方法应用于信噪比较低、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方法难以奏效的复杂地表区,获得良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聂勋碧 《石油物探》1978,17(3):1-10
问题的提出:1975年到1976年我们曾研究了提取剩余静校正的方法,并进行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工作。结果证明,在“共炮点和共接收点平面上提取相对剩余静校正的方法,有一个严重的缺点——累积误差。实际资料中很难保证每一个相对值都提取正确,必然使结果发生一系列错误。为此须寻求新的方法,克服这个缺点。 1976年以来,为了能直接求取每个地面点的绝对剩余静校正值(以下简称静校正值),进行了不同方法试算,结果证明:用多道迭加模型道(简称多道模型)作为提取  相似文献   

5.
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相关统计可计算出适当的风化层静校正。由于风化层的变化,爆炸深度的改变,甚至反道而引起的个别道的时间跳动,在噪音、倾角和不正确的动校正下可以被确定出来而加以校正。四套独立的统计,其中共炮点者两个时窗的,共接收点者两个时窗的(时窗指相关分析时采用的波组长度,本文的两个时窗指的是浅层和深层两段相关--译者),用来确定炮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确定炮点静校正时,将同一接收点不同炮点的一对记录道互相关。相关同炮点不同接收点的一对记录道以确定接收点的静校正。统计观察这两套函数得到另两套函数,以供进一步分析。去除偏离平均值较大者,余下的函数按炮点和接收点次序分组相加,所得峰值产生两套静校正差值。求出这一差值的累计总和,减去总和中包含的低波数(地下倾角影响)部分,得到炮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的剩余值。  相似文献   

6.
《石油物探》1972,11(3):38-49
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相关统计可计算出适当的风化层静校正。由于风化层的变化,爆炸深度的改变,甚至反道而引起的个别道的时间跳动,在噪音、倾角和不正确的动校正下可以被确定出来而加以校正。四套独立的统计,其中共炮点者两个时窗的,共接收点者两个时窗的(时窗指相关分析时采用的波组长度,本文的两个时窗指的是浅层和深层两段相关—译者),用来确定炮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确定炮点静校正时,将同一接收点不同炮点的一对记录道互相关。相关同炮点不同接收点的一对记录道以确定接收点的静校正。统计观察这两套函数得到另两套函数,以供进一步分析。去除偏离乎均值较大者,余下的函数按炮和接收点次序分组相加,所得峰值产生两套静校正差值。求出这一差值的累计总和,减去总和中包含的低波数(地下倾角影响)部分,得到炮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的剩余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型道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对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物性描术的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中,剩余静校正处理是影响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关键技术,它的精度对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物性研究产生影响。在此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道的地震反射波三维剩余静校正方法,详细论述了模型道的构造方法,将剩余静校正问题作为广义线性反问题来求解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通过吐哈盆地的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较复杂地区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9,14(1):115-115
四 HISTA高精度静校正模块模块功能本模块可作如下处理: 1、根据ST库给出的校正值作检波点和炮点的表层静校正 2、根据CT库给出的校正值作道的静校正 3、根据FD库给出的水底深度作水层静校正 4、根据给出的基准面校正值作基准面校正 5、根据给出的速度作截距时间校正 6、计算和进行区域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 7、根据其它剩余静校正模块计算出的剩余静校正值作剩余静校正。  相似文献   

9.
在解决基础静校正后,通常还需要利用剩余静校正方法消除中短波长对成像的影响,但单一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理论,采用空变多时窗融合剩余静校正方法建立空变的模型道,采用多尺度分频剩余静校正方法消除了频率对模型道的影响,在成像道集上,采用基于共成像点(CIP)道集的时变剩余静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去年我们按照“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问题研讨”一文的思路,对共深度点道集剩余时差校正及剔野值后的统计平均方法提取炮点接收点剩余静校正值两个问题,在150机上对实际资料处理了一条剖面,经比较检验表明:  相似文献   

11.
剩余静校正值的估算作为一种线性系统来研究。计算了12次覆盖单边放炮偏移距的加权函数,即估算误差因子(estimation error operator)。假定时移确定值误差为零,剩余正常时差(RNMO)也是零,则显然可见,大的剩余静校正值将歪曲这个估算的效果。用一个包括按照深度点、炮点和检波点平均计算的迭代程序,该方法的效果就会变成更为有利。这可以从递归公式计算的估算误差因子推算中得知。事实上,由于时移确定值的误差,这个程序未能按照希望的水平给出改善的结果。用较为可靠的时移确定值程序可以减少误差。为了发现和抑制在数据中还余留着的时移误差的不利影响,我们发展了自适应法(Selfadaptive method)。在这个非线性程序里,数据是在所有的三个平均过程中,按照极限值以及由数据本身算出的加权因子进行计算。本文提供出用不同方法处理的野外资料实例。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表地区地震勘探的剩余静校正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难题。当剩余静校正量大于分析时窗内子波周期的一半时,用传统的线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而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为此,首先设计了剩余静校正的目标函数(对于炮记录模型,选用超长道集的互相关作为目标函数),借鉴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对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尺度变换,详细分析了退火遗传算法的实现及参数选择方案,并用理论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对退火遗传剩余静校正算法进行了检验。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收敛能力和计算效率,能很好地解决低信噪比、大剩余静校正量的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FOCUS系统的模块RESTVAL的原理和开发实现过程。RESTVAL用统计的方法通过相关和迭代为每个炮点和接收点计算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输入数据是共中心点域的施加过地形校正的叠前动校道集数据,炮检距道头也必须存在。最后给出了计算结果以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初至波法静校正,白丽珍,阎秀安本文提出的初至波方法是先利用初至波求取基准面静校正值,尔后利用共炮点、共检波点初至波叠加求取剩余静校正值。采用这种做法在河西潮水86—232地震测线(可控震源资料)上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此法能够改善地震剖面的质量,并能正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秦山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技术,使用最大似然估算方法,解决由炮点和检波点处表层速度或厚度变化引起的信号差值时间的估算问题。该方法是分析共深度点道组中由互相关所测得的时差作为状态估计问题。建立似然函数将静校正参数与取样时间测量联系起来。因此,对于分别推导出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的最佳起始估算值的未知参数而论,似然函数是最大值。用绝对值误差最小的迭代法,按照获得完全自动静校正的方式,将估算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的综合绝对剩余误差值减至最小。描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举例说明了该项技术提取表层静校正信息的效率及其在改进最终共深度点迭加处理的信噪比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南安集海探区表层结构复杂,常规的基准面静校正技术难以有效解决严重的基准面静校正问题,导致基于相关的自动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受地震记录信噪比低和最大1/2波形周期静校正量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的剩余静校正问题。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方法由高信噪比初至时差统计求解炮检点的剩余静校正量,不需依赖表层模型、较高信噪比资料等,对校正量的大小也无限制,侧重补充基准面静校正量的中、高频分量。通过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明晰了模型曲线和差分两种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假设前提及综合应用思路,并在南安集海探区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剩余炮点剖面偏移技术,该项技术包括倾角校正后的剩余正常动校正(NMO)和深度再拉伸(restretching).倾角校正后的剩余正常动校(NMO)公式和深度再拉伸公式由一般的 Al-Yahya 剩余 NMO 公式导出.应用倾角校正剩余 NMO 公式,比剩余 NMO公式中没有倾角校正项更能精确地估算速度误差。剩余炮点剖面偏移以类似于由级联剩余速度分析、剩余 NMO、叠加和深度拉伸的常规处理方式,可应用于叠前偏移资料中.使用剩余偏移,我们或者能够避免原始叠前资料的再偏移,或者能生成满意的图象而减少所需的迭代次数。在工作站上就足以有效地完成剩余偏移.本文用合成数据和野外资料的例子说明了本法可对某些地质情况(尖灭和盐层顶板与底板)的成象进行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18.
陆上地震观测常常沿非直线剖面施工,熟悉的例子有受公路网或地形限制的弯曲剖面,炮点偶而有横向偏移的非线性剖面,以及故意设计的三维或宽线观测。由于非线性爆炸,就在估算地表剩余时间异常中引进了一个复杂的因素——横向倾角。横向倾角是倾角在垂直炮点方向的分量。我们已将横向倾角的影响合并入模拟剩余静校正的联立方程中。选来分析的所有反射层观测旅行时反映了炮点和接收点静校正、构造形态、剩余动校正以及横向倾角的线性和。静校正分量取决于地表条件,同反射层无关,而其它待解参数则都是地下因素并取决于特定的反射层。不幸的是方程中有横向倾角,增加了剩余静校正的多解性。然而,凡是有不同横向倾角的反射层要联立解析,把它包含在内都是必需的。这种联立解析往往是提高互相关估算(也即旅行时的观测值)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所有静校正都以此为基础。合成记录的例子说明了横向倾角估算值和静校正估算值能够彼此分离的程度。虽然横向倾角估算值是一项有用的成果,但静校正质量则是首要的。当所述横向倾角在静校正解中被忽略时,正如野外剖面对比处理所表明的,共深度点迭加的质量就要受损害。此外,如果横向倾角和静校正不统一考虑求解,三维或宽线观测的横向倾角估算就成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初至叠加相对静校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初至叠加相对静校正方法是在共炮点道集和共检波点道集记录上,先用某一速度将初至波校平叠加,分别得到共炮点和共检波点道集初至波叠加剖面,若存在静校正问题时,则初至相位出现上下错动;然后将错动的初至相位再校正到一条光滑的“趋势线”上,以获取相应的相对静校正量。该方法主要解决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所不能求取的大干1/2周期的剩余静校正量的问题。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一方法是改善表层条件复杂地区地震剖面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动校正前自动寻找反射界面的最可能位置作为参考面,提取并校正横向时差,用权因子法求取时差后,分离出炮点、接收点的剩余时差,对三维理论记录进行了静校正处理,使剖面质量得到改善,把二维方法扩展到三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