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校正问题通常会使反射波几何形态发生畸变,严重影响地震成像精度和质量,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处理成果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静校正问题是地震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GeoEast系统集成了完整配套的静校正技术,如折射波静校正、层析反演静校正、初至波剩余静校正、多种线性及非线性反射波剩余静校正等,具备综合解决复杂区静校正问题的能力。Static correction problems usually make the geometric distortion of the reflected wave,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accuracy and quality of seismic imaging.If it is not effectively resolved,the final results will be greatly affected.Therefore,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 solution of static correction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seismic processing.The GeoEast system integrates the technology of static correction complete,such as refraction statics inversion,primary wave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multiple linear and nonlinear reflection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with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solve complex problem of static correction.  相似文献   

2.
六盘山区域因为地表条件复杂而使得解决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比较棘手。文中采用综合静校正方法,首先通过应用基于能量法的初至拾取方法拾取到准确的初至,然后应用层析静校正解决因为地形起伏和黄土沉积厚度变化而引起的较大量的静校正问题,进一步应用初至波剩余静校正解决反演模型与实际地表模型差异所造成的静校正问题,最后应用反射波剩余静校正解决残存的剩余静校正量。通过综合应用多种静校正方法之后,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得以解决,最终处理的剖面在信噪比、连续性、波组特征、分辨率等各方面均能够满足后续解释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交互分析静校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介绍的交互分析静校正方法,是在利用折射波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反射波的信息,采用一种新的叠加方式--共叠加段叠加,通过交互分析、交互解释可解决由于野外静校正不准而造成的较大的剩余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4.
山区静校正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地震勘探中,静校正处理方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至今还没有一种适合于山区特点的静校正方法。为此,本文采用静校正影响因素分解的计算方法,对地形高差,低降速带、地层倾角、层状介质等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可归结为地震波入射角与出射角的影响;此外,基准线(面)的选取在静校正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分析后可以看到,通过炮检连线的中点选取一个合适的基准面和用倾斜叠加的办法进行山区静校正是能够获得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动校正、静校正二者概念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如果把二者混为一体,问题就复杂化了。严格划清动、静校正的界限,较好地解决动、静校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浮动基准面。浮动基准面是近地表均质化后的平滑地面,在该曲面上作动校正符合记录的静校正量最小原则,从而使剩余动校正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静校正综述     
  相似文献   

7.
8.
静校正评述     
与济阳坳陷不同,胜利新区地表条件复杂,近地表速度静校正已成为胶莱、鲁西南以及南方山地丘陵、西部戈壁沙漠地区地震数据处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胜利老区济阳坳陷的高精度勘探也不再允许常规处理中的静校正误差。为此,胜利物探研究院加大了资料静校正的研究力度。专题攻关小组杨淑卿等人广泛调研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向大家隆重推荐DaveMarsen的"静校正评述"[1 ̄3]。该文图件丰富、概念清晰、系统性强、重于实用,对广大从事地震勘探管理、处理、解释以及采集的人员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模拟退火静校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摆脱了常规静校正方法的框架,它采用非线性反演技术——模拟退火,求解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问题,能较好地克服低信噪比、大静校正量引起的周期跳跃。分析了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的欠缺,阐述了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在现有计算机运行速度条件下,求取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并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经实例分析证实,此方法在解决复杂地表结构引起的大静校正问题时,优于常规静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丁茜 《石化技术》2023,(3):108-110
剩余静校正属于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了全面提高剩余静校正工作的开展质量,本次研究对静校正技术的原理以及目的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研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在进行地震勘探作业的过程中,由于获取的地震资料中干扰因素相对较多,因此,需要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工作,尽管一次静校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但是地震资料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高频信息,剩余静校正工作主要是对数据资料中的高频信息进行处理。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剩余静校正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地震资料叠前去噪以及偏移成像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进而全面提高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苏油田分公司各探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及近地表结构的不同,将探区的近地表结构归纳为水网、农田–沙丘、山地–丘陵区3种类型。介绍了3种类型的近地表结构特点及相应的静校正处理技术现状,指出“周期跳跃”、“长波长静校正量提取”及“缺乏稳定折射面的表层结构反演”分别是水网区、农田–沙丘区及山地–丘陵区地震资料静校正面临的主要困难,相应指出了下一步静校正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震数据处理中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静校正方法具有垂直时移的特征,经过静校正处理后各地震道的反射时间由浅至深产生了一个相同的时移。尽管各反射to时间在静校正处理后发生了变化。但在静校正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这就使得动校正速度(通常称之为叠加速度)发生了变化。动校正速度的变化量往住取决于静校正对反射1o时间的改变,而反射to时间的改变又往往与静校正基准面和地震数据处理基准面的选取有关。在表层结构相对简单地区,所求取的动校正速度与实际观测到的地震反射波视速度比较接近,但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经过基准面静校正后,特别是经过区域静校正后,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其动校正速度用于构造解释和地质解释会产生很大误差。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定量分析了静校正对速度场的影响。为以后基准面的确定、基准面静校正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前言在表层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如地形起伏、低速带变化剧烈的地区,由于静校正量的存在往往影响反射波同相轴的光滑性、连续性及多次迭加的效果,为了得到较好的地震剖面通常都要求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JR地区复杂丘陵地表造成的大、中、小不同尺度的静校正问题,采用不同的静校正方法,即采用联合应用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技术、层析静校正技术和剩余静校正技术,经反复测试选取最佳参数,资料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地表地震条件和地质任务要求,提出地震数据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全区野外静校正量为控制网格,以折射静校正量为主,进行综合静校正建模,从而解决了该区三块三维地震资料的拼接问题(无闭合差,无相位差),同时查清了该区的小幅度构造、地层不整合关系、断层位置,确保了三块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构造的真实性。此外在三块三维工区拼接处还发现了玛005井北三叠系百口泉组3砂层组岩性地层圈闭,展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徐升  Don Pham 《石油物探》2007,46(6):541-544
在海上油气勘探中,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通常会持续半年甚至一年。在如此长的时间中,海洋的物理条件,如水温、含盐度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因此,在相同位置不同时间采集的地震资料会有不同的旅行时,从而产生了静校正问题。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这是一个长期存在而未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解决方法。该方法包括相邻测线段相对时差自动拾取和全局非线性反演,并在反演中引入先验知识加以约束。另外通过引入混合的l^1和l^2。范数使反演对相对大的残差不敏感,以消除自动拾取产生的误差。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最小野外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动校正前自动寻找反射界面的最可能位置作为参考面,提取并校正横向时差,用权因子法求取时差后,分离出炮点、接收点的剩余时差,对三维理论记录进行了静校正处理,使剖面质量得到改善,把二维方法扩展到三维。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四川盆地DJB地区表层干扰波的调查和多次覆盖试验的初步成果”一文中(见“石油物探”76年第二期),提出了在模拟回放处理中,为了较好地解决山区的静校问题,可采用填充法。在山区一条剖面地形高差往往很大,我队所在的工区有的竟达700余米,而且切割得非常厉害,有的沟深达四百米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静校基准面选在所有炮点和检波点之下,就会使一些炮点和检波点至基准面的高差非常之大,对这些点进行静校正就要产生较大的理论误差,浅层尤为明显。同时由于高差大,没有测井资料控制,用恒速向下延伸,也会引起误差。将基准面选在一个比较适中的位置,使该面距上下各点的高差相差不多,就可以减小这些误差,部分地解决“静校不静”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