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4.
研究了 15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 ,发展岛状 (F +M)双相组织和纤维 (F+M)双相组织是提高 15钢强塑性的有效途径。探讨了亚温淬火与亚温形变淬火的最佳工艺 ,并讨论了双相钢的加工硬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F+M)双相15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5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发展岛状(F M)双相组织和纤维(F M)双相组织是提高15钢强塑性的有效途径。探讨了亚温淬火与亚温形变淬火的最佳工艺,并讨论了双相钢的加工硬化行为。 相似文献
6.
7.
亚温淬火对25Mn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亚温淬火对25MnV钢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分析了该钢亚温淬火后的组织。结果表明:25MnV钢经亚温淬火后,得到极细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830℃淬火时,马氏体板条之间分布着条状的铁素体;在810~830℃温度范围内,随淬火温度升高,该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830℃亚温淬火的强度、硬度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4Mn2V钢的亚温淬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实施亚温处理,材料强度可提高到调质处理水平。推荐的亚温处理工艺为795~810℃加热淬火,540~560℃回火。 相似文献
9.
10.
11.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和20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Z-11准贝氏体钢在20~450℃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超过450℃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变形抗力减少;在900℃拉伸时,准贝氏体钢变形抗力与20钢变形抗力相当,说明准贝氏体钢具有良好的高温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含Nb钢的强度,降低含Nb钢的开发成本,通过实验室热轧试验研究超快冷、超快冷+层流冷却和层流冷却3种冷却模式对含Nb钢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与层流冷却相比,试验钢采用超快冷后组织中出现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晶粒尺寸细化,位错显著增加,析出物粒子更为细小,试验钢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超快冷的主要强化机制为相变强化、细晶强化、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超快冷+层流冷却模式下,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软相组织减少、硬相组织增多,试验钢的强度升高。随着出超快冷温度的降低,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且晶粒更为细小,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多,试验钢强度得到提高,断后伸长率略有降低。以上结果为超快冷工艺条件下开发低成本含Nb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用G1eeble 1500型热/力学模拟实验机对20Cr、40Cr和45钢进行了变形温度为1 050℃,应变速率为1,5,10 s-,变形量为0.7~0.9的热模拟单向压缩试验,分析了钢热变形过程中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应变速率为1,5 s-1的变形过程中,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阶段具有反复动态再结晶→变形→动态再结晶即交变出现软化→硬化→软化的现象;应变速率为10 s-1时,45钢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阶段也具有交变软化→硬化→软化的现象,而20Cr和40Cr钢处于动态回复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水淬和随后的两相区退火与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了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冷却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多,其中铁素体大部分为长条状;经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后,显微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大部分以板条状存在于贝氏体板条界,极少量以块状存在于先共析铁素体内,其含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780℃保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试验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单调上升,伸长率在780℃等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40Mn2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得出了40Mn2钢随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不同而引起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可通过严格控制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以得到想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