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SAT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其卫星通信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VSAT卫星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的核心部分之一,具有成本低、安装便捷和覆盖面广等优势。本文主要从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概述入手,详细介绍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史,阐述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和具体应用,以充分发挥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的发展,广泛地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建设。2000年后,随着我国地面通信条件的改善,VSAT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如覆盖范围广、通信与地理位置无关和可在一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随着我国VSAT通信业务市场的快速发展,VSAT卫星通信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远程应用、应急通信、数据广播、宽带数据传送、专网服务等符合VSAT卫星通信技术特点和优势的新业务不断涌现.给VSAT卫星通信业务经营企业提供了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我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需求旺盛,连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VSAT技术的卫星通信,技术体制主要分为SCPC(单通道单载波)与IP方式通信等方式。DAMA(按需分配多址)是对SCPC通信方式的补充与提升。广东省公安消防部队分别采用这两种通信方式,即利用公安部消防局租赁的鑫诺1号卫星与总队租用的IPSTAR通信卫星(泰星,由中国电信运营)进行灭火救援现场的指挥通信。文章论述这两种卫星通信方式的组网、实战应用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参数、特点、优点、网络构成及连接方式。VSAT通信网的通信规程协议。VSAT通信网的网络管理,VSAT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VSAT卫星通信存在的问题,中国VSAT卫星通信未来的对策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VSAT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通信世界》2008,(5):13-13
近三年来,随着我国VSAT通信业务市场的快速发展,VSAT卫星通信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远程应用、应急通信、数据广播,宽带数据传送、专网服务等符合VSAT卫星通信技术特点和优势的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给VSAT卫星通信业务经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我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需求旺盛.连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卫星通信迅速发展.在军事和民用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70~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以后.由于光纤通信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的崛起.传统的国际、国内长途通信和陆地移动通信业务已不再属于卫星通信的主要领地。在接下来的相互竞争、互为补充的发展中.卫星通信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8.
VSAT在广电节目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VSAT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1 VSAT系统的发展历史 VSAT系统起始于80年代初期,首先由美国一家小公司(赤道公司)抓住这一技术方向,率先推出C_(100)、C_(200)系列的VSAT卫星单向数据广播系统。虽然远端小站只有单向接收功能,不能向主站回传数据,但却是最早的VSAT系统。 其后,许多大公司,如美国的Hughes、COMSAT、Harris,日本的NEC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  相似文献   

9.
RT10000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STM公司2002年开发出的VSAT新产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地化生产,产品型号为RT-10000。该系统已在中国移动村通工程采用,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有市场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SAT产品。本文主要介绍RT10000VSAT卫星通信系统在中国移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65年投入商用以来,卫星通信已走过三十多年历程,经历了由模拟到数字、公众网到专用网、国际通信到国内通信、大型A标准地球站到VSAT小型终端站、固定业务到移动业务、传统电信业务到宽带多媒体业务和IP业务等多次变革和创新。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光纤通信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特别是90年代海底光缆的铺设,卫星通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然而,由于卫星通信具有广播、不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与通信距离无关等重要特性,在通信领域仍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来,卫星通信在扩展频带资源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进展;在应用领域方…  相似文献   

11.
一、简介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s)卫星通信网络是一种新型的通信网络。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当前卫星通信行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而且还形成了新的组网概念,给整个电信网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VSAT系统起始于80年代初期,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技术上已基本成熟。由于VSAT系统具有组网灵活、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功能齐全、能提供数据、话音、图像等多种通信业务等特点,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把VSAT系统与其它通信网络结合起来组成VSAT组合网。二、VSAT组合网1.利用VSAT系统组建卫星广域网(SWAN)在地面通信…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以来,静止轨道卫星通信(主要是VSAT系统)在我国各行业、部门领域得到飞速发展,在保障偏远地区、各行业部门及海上作业等信息传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代即卫星移动通信业务(MSS,Mobile Satellite Service)。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对信息处理与传输的要求愈来愈高。这些要求主要有地  相似文献   

13.
一、让VSAT在大海上闪耀光芒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VSAT就已经在欧盟国家取得了广泛应用。中国存80年代也普遍应用了VSAT。当年地面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存邡种情况下,VSAT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截至2004年底,中国从事国内VSAT卫星通信业务的经营企业有38家,其中VSAT网络已正式投入运营的有33家,其余几家还处在筹建期间。近年来,随着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卫星远程应用、宽带数据广播、宽带数据通信等符合卫星通信技术特点和优势的新业务不断涌现,给VSAT卫星通信业务经营企业提供了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近几年,VSAT卫星通信市场需求逐趋旺盛,很多经营单位找到了自已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了企业的业务发展策略,使企  相似文献   

15.
RT10000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STM公司2002年开发出的VSAT新产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地化生产,产品型号为RT-10000。该系统已在中国移动村通工程采用,成为了国内第一个有市场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SAT产品。本文主要介绍RT10000VSAT卫星通信系统在中国移动村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过去主要用于电话通信及电视广播等方面。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IDR(中速率数字通信)和VSAT方式上作的卫星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陆地光缆通信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卫星通信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交通应急通信系统主要使用国际移动卫星、移动VSAT、集群通信等通信系统。作为交通应急指挥的通信系统中的VSAT子系统,宽带VSAT卫星通信以其适应信息传达带宽的量身定做的特点日益受到青睐。本文介绍宽带VSAT通信在交通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敏  朱汉洪  张振亭 《信息技术》2003,27(12):31-33
20世纪80年代,VSAT通信系统就在我国有了发展,在金融证券、海关贸易、气象观测预报以及一些其他大型企业的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VSAT通信系统的特点、构成、网络结构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并就运用VSAT通信系统开展远程教育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龚斌 《电信科学》1991,7(5):5-10
本文以邮电部从美国休斯公司引进的ISBN-PES(综合商用卫星通信网)为例,介绍了在VSAT 通信中所采用的TDM 和TDMA 技术,以及采用这两种复用技术的ISBN-PES 系统所具有的特点。VSAT(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具有安装简便、开通迅速以及运行可靠等优点。而它所具有的可以将地面线路难以到达的边远地区或独立的通信点与中心城市构通起来的特点,更令用户感兴趣。据悉,美国VSAT 小站的数目在十万以上,且每月以900个站的速度递增。VSAT 网是一个由主站(HUB)、同步通信卫星和众多的远端小站(PES)所组成的星状网络。它以支撑数据通信为主、兼或支撑少量语音通信。就复用技术而言,VSAT 系统中采用的有频分多址复用(FDMA)、时分复用(TDM)、时分多址复用(TDMA)以及码分多址复用(CDMA)等技术。本文以美国休斯公司的ISBN-PES 系统为例,着重介绍在VSAT 系统中所采用的TDM 和TDMA 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洋 《中国新通信》2013,(21):61-61
VSAT卫星通信技术作为人造卫星与地面无线通信站之间的中继站通信方式,具有组网灵活、通信稳定性高、覆盖面积广等特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详细介绍VSAT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阐述,并以国网公司为例提出了电网VSAT卫星应急通信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