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现代精细工业的发展,葡萄糖作为基料的社会用量日益增大,用途日趋广泛,制取葡萄糖的工艺研究也成为国内外不间断的课题。本文采用酶法水解与目前先进的过滤、离子交换及蒸发浓缩等下游工程技术结合,研究葡萄糖加工的工艺条件与提高产品纯度和得率的实用技术。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时,pH6.0~6.5,温度85℃,时间40min,α-淀粉酶用量0.3%,淀粉浆浓度30%;糖化时,pH4.2~4.5,温度60℃,时间48h,糖化酶用量0.6%。   相似文献   

2.
玉米淀粉制粉丝工艺和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玉米淀粉制粉丝工艺、配方双的全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粉丝工业开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弱碱条件下对糯米进行酶处理,以制备糯米淀粉,并得出优化组合为粉碎细度160目、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35 ℃、pH值等于12.研究表明,本方法可以避免在淀粉制取中碱处理对淀粉颗粒性状的破坏,降低酶的使用量,同时减少二次污染,提高淀粉的得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箭筈豌豆淀粉为原料,通过优化老化、干燥工艺以及增加复热处理次数开出一款高抗性淀粉含量的豌豆粉丝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粉丝制作的最优工艺参数为:4℃冷藏5 h、-18℃冷冻2h、复热2次、干燥温度为60℃。以此工艺制备的粉丝,抗性淀粉含量为12.35±0.41%,相比淀粉原料,抗性淀粉含量提高了72.97%,粉丝样品丝条粗细均匀,柔韧有弹性,表现出良好的蒸煮特性。与其它市售粉丝相比,箭筈豌豆粉丝具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含量,且水解率较低,属于中等血糖指数食品,是一种更加营养健康的淀粉类制品。  相似文献   

5.
6.
粉丝用淀粉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粉丝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生产粉丝的最好原料目前仅限于豆类淀粉,尤以绿豆淀粉最佳。文中对4种制作粉丝的淀粉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比较,为粉丝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压热-普鲁兰酶酶解豌豆淀粉制备豌豆抗性淀粉,并测定豌豆抗性淀粉理化性质。以3,5-二硝基水杨酸测得抗性淀粉产率为参考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豌豆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并测定最佳条件下豌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酶解pH 5.4、酶添加量17.3 U/mL、酶解温度53 ℃、老化时间23 h。在此优化条件下,豌豆抗性淀粉产率为27.51%。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与豌豆淀粉相比,豌豆抗性淀粉贮藏稳定性(透光率:1.48%~2.31%)、溶解度(0.064~0.524)均有所增大,冻融稳定性(析水率:0.549~0.679)、膨润度、平均聚合度(吸光度峰:波长612.0 nm~583.5 nm)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上生产厂家在粉丝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品质差、有害物质含量高、口感涩、韧性低,货架期短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山东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几年攻关,开发出了一种粉丝专用淀粉,该淀粉特点是①在粉丝生产过程中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②该淀粉具有较高的白度,使得粉丝成品具有较好的白度和亮度,无需熏制或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浸泡,食用后对人体无害。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芽1~7天绿豆淀粉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绿豆总直链淀粉含量从49.60%下降到38.93%;发芽绿豆淀粉糊化温度为71.5℃~72.7℃,低于未发芽绿豆淀粉;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回生值降低;绿豆发芽后淀粉溶解度降低而膨胀度升高,透明度在发芽第7天达最高值16.47%;发芽绿豆淀粉凝胶弹性变化不大,硬度从597.926 g下降到531.941 g;发芽前2天淀粉所制粉丝的拉伸性明显好于未发芽绿豆淀粉,发芽第3天后淀粉所制粉丝的烹煮性较差,煮沸损失在发芽第4天达最高值17.39%.  相似文献   

10.
提高龙口粉丝生产中淀粉收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龙口粉丝生产中绿豆浸渍、酸浆中乳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淀粉提取与金属阳离子的关系等,得到了提高淀粉收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木薯淀粉添加量对甘薯粉条品质的影响,实验将木薯淀粉(cassava starch , CS)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甘薯淀粉中,测定复配淀粉的膨润性、糊化特性和流变学特性,并对复配淀粉所制粉条的外观、蒸煮食用品质和质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显著高于甘薯淀粉;随CS添加比例的增加,复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势逐渐升高,谷值粘度、最终粘度线性下降,而崩解值线性升高,复配淀粉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先降低后升高,损耗角正切值tan δ呈上升趋势;与纯甘薯粉条相比,木薯淀粉的添加可提高粉条的白度值,降低粉条的段条率,减弱粉条的抗拉伸强度,提高粉条的延展性和韧性;当复配淀粉中CS的添加比例增加到40%及以上时,粉条的口感逐渐变差。此研究可为甘薯淀粉与木薯淀粉复配制作粉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米淀粉特性与米线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分析了14个稻米品种的淀粉特性,探讨了大米淀粉特性与米线品质的关系,并分别建立了米线品质各指标与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力和老化特性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线品质影响最大;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力和老化特性4个因素对米线煮沸损失、复水时间、断条率和口感都有显著影响;而对加工效果影响显著的只有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分别研究一定添加量(1%、5%、10%)的大豆肽和豌豆肽,与大米淀粉进行共糊化的相互作用及对其理化性质(透明度、凝沉性、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消化性能、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加入对体系RVA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原淀粉相比,豌豆肽的加入使大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显著增加,但大豆肽的添加对透明度的影响不显著。大豆肽和豌豆肽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原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溶解度和膨胀度,且大豆肽的影响比豌豆肽更明显。5%、10%的豌豆肽显著增加了大米淀粉的凝沉体积比,但大豆肽各添加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豆肽的加入使大米淀粉硬度显著下降。此外,加入豌豆肽和大豆肽后,RDS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大豆肽的效果显著大于豌豆肽,其中5%的大豆肽使SDS和RS增加最多。可见,豌豆肽和大豆肽能改善大米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性质。  相似文献   

14.
豌豆淀粉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豌豆淀粉的碱法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和碱液质量分数对淀粉中蛋白残留量及淀粉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黏度速测仪、离子色谱对豌豆淀粉的表面结构、糊化特性及支链淀粉链长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豌豆淀粉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26,提取时间18.00 h,NaOH溶液质量分数0.4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豌豆淀粉的蛋白残留量为(0.081±0.005)%,淀粉得率为豌豆干基质量的30.5%。豌豆淀粉为表面光滑的椭圆形,与绿豆淀粉、豇豆淀粉和红豆淀粉比较,豌豆淀粉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和较高的糊化温度。豌豆淀粉的链长主要分布在聚合度9~25,属长链型淀粉,是制备粉丝、粉皮的良好原料。该研究为豌豆淀粉的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粉丝耐煮配料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了食盐、明矾、CMC-Na作为玉米粉丝耐煮成分的最佳配比。对不同取代度的淀粉磷酸酯在玉米粉丝中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690的淀粉磷酸酯效果最佳,且用量不超过4%。经实验室综合试验和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试验最终确定了玉米粉丝耐煮配料组成为食盐、明矾、CMC-Na和淀粉磷酸酯,其最佳配比(按100g干淀粉)为0.50g,0.67g,0.20g和3.0g。  相似文献   

16.
战晓凤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3,34(10):44-49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氢氧化钠分别为醚化剂和催化剂,对制备羟丙基淀粉的工艺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制备工艺中环氧丙烷、pH值、温度、时间对羟丙基取代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丙烷添加量12%、反应pH11.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8h。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制得的低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糊化温度下降了11~18℃,峰值黏度增加了74%~109%;在34~90℃,溶胀度随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羟丙基化还降低了淀粉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7.
对豌豆苗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豌豆苗浸提温度、加水量、浸提时间、稳定剂种类的选择、加糖量、加柠檬酸量.豌豆苗汁饮料的最适提取温度为90℃,最适加水量为豌豆苗质量的3倍,最适pH值为7,最佳浸提时间为24 h,稳定剂中CMC-Na稳定最好,最适稳定剂量为0.1%,最适加糖量为7%蔗糖,最适加酸量为0.125%柠檬酸.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淀粉混合物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凝胶特性等。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2 430.50 Pa•s)等糊化特性参数低于马铃薯淀粉(9 001.02 Pa•s)和豌豆淀粉(2 644.50 Pa•s),而糊化温度(90.70 ℃)高于马铃薯淀粉(67.05 ℃)和豌豆淀粉(73.95 ℃)。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糊化特性值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凝胶的质构和水分子状态等参数有相似的特性变化规律。小麦淀粉的模量(G′为4 770.85 Pa、G″为453.80 Pa)高于马铃薯淀粉(G′为1 392.46 Pa、G″为175.65 Pa)和豌豆淀粉(G′为3 256.89 Pa、G″为275.36 Pa),两种混合淀粉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值之间发生变化。马铃薯淀粉(7.84 J/g)和豌豆淀粉(8.18 J/g)的热焓值小于小麦淀粉(13.06 J/g),小麦与马铃薯混合淀粉、小麦与豌豆混合淀粉热焓值降低。综上所述,小麦淀粉分别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混合使得混合淀粉的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为淀粉的天然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的加工工艺,以混合薯类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1:1,m/m)为原料,以无明矾鲜湿粉条和0.30%明矾鲜湿粉条作为对照,探索了海藻酸钠添加量、成型时间、冷藏及冷冻时间等对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及整体可接受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老化方式对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断条时间、表观及微观结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小角X射线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海藻酸钠后,薯类鲜湿粉条的拉伸强度(2.86 g/mm2)、拉伸形变(63.88%)、剪切应力(39.89 g/mm2)、剪切形变(37.76%)、水分含量(60.40%)和整体可接受性与0.30%明矾粉条最为接近,说明1%海藻酸钠可作为明矾替代物来加工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此外,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成型时间1 min、4 ℃冷藏24 h,该条件下薯类鲜湿粉条的弹性和咀嚼性较好、断条时间显著延长、表观结构更为均匀。本研究结果可为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新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究单螺杆挤压对豌豆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机理,阐述物料水分、螺杆转速和挤出温度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快速黏度仪从分子晶型、结构、黏度性质等角度,揭示豌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豌豆淀粉经挤压处理,快消化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含量也发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在水分含量26%,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