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本文主要研究在一定水灰比(0.36)条件下,不同掺量粉煤灰以及不同掺量的聚羧酸盐减水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塌落扩展度、密度、抗压强度、吸附作用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高掺量粉煤灰的自密实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随着粉煤灰的增加,其吸水率增大;聚羧酸盐减水剂的掺量为0.7%时,自密实混凝土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使用再生粗骨料全部替代天然粗骨料,用粉煤灰分别替代20%、30%、40%、50%和70%(质量分数)水泥,制备了不同水胶比(0.36、0.40和0.45)的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抗折强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粉煤灰的合理掺量,提出了适用于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由20%增至40%时,所有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均表现出良好的间隙通过能力,但混凝土拌合物扩展时间T500受粉煤灰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抗折强度受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抗压强度;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受水胶比的影响程度相同;综合粉煤灰掺量对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议粉煤灰对水泥的取代率为30%。 相似文献
6.
7.
8.
9.
从新拌混凝土材料的流变性出发,结合自密实混凝土(SCC)的特性,阐述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离析泌水和坍落度损失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改善其工作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和实际应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大掺量粉煤灰替代水泥(替代率高达50%)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认为改善早期性能是开发和使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复合掺加活性激发剂AV的措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解释了AV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性能的改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分别掺入两种减水剂—阴离子型聚羧酸减水剂(PCan)和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PCam),粉煤灰取代水泥总量为10% ~ 50%,设计塌落度在(200±20) mm,测试混凝土塑性阶段和硬化阶段性能,以及通过总有机碳(TOC)实验,探讨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PCam与粉煤灰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掺入减水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用水量,PCam作用效果甚与PCan,减水率超过30%,能有效改善因粉煤灰掺入而导致早期强度的不足,提高20%以上强度.TOC吸附量表明硅酸盐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规律不同于水泥颗粒,由于粉煤灰颗粒较为光滑并且表面动电位为负值,因此对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较弱.PCam阳离子基团的引入,使得其饱和吸附量大于普通阴离子型聚羧酸减水剂(PCan),相同掺量下具有更高塌落度及较低塌落度损失.因此,PCam阳离子基团的引入,增大了减水剂对粉煤灰颗粒的吸附量,与粉煤灰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揭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分选和磨细粉煤灰的作用效果差异,采用净浆流动度法和吸光度法,研究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两种粉煤灰浆体流动度的影响差异,以及在其表面吸附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0.4时,磨细粉煤灰浆体没有流动性,而分选粉煤灰净浆流动度为98 mm;但掺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后,磨细粉煤灰浆体的流动性明显高于分选粉煤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两种粉煤灰颗粒表面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磨细粉煤灰颗粒表面的吸附量远大于分选粉煤灰. 相似文献
16.
17.
试验研究采用峰峰电厂产粉煤灰,太行山牌普通水泥,本地的砂石并掺加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FDN来配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并用正交设计方法安排和组织试验,挑选出合适的配合比,得到强度达到25MPa左右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表明利用邯郸本地资源配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