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合成哌嗪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涉及合成哌嗪的副产物(主要含有N-羟乙基哌嗪和N-β羟乙基乙二胺)的综合利用。应用Ba-Sr-2型催化剂(含Ba^2 的SrHPO4),首次研究了以N-羟乙基哌嗪和N-β羟乙基乙二胺混合物为原料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360℃-380℃范围内,三乙烯二胺的收率达60%以上,纯度达99.9%。  相似文献   

2.
对以哌嗪为原料的两步法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先用环氧乙烷与哌嗪合成粗N-羟乙基哌嗪(未经分离的N-羟乙基哌嗪和N,N-二羟乙基哌嗪的混合物),然后直接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合成三乙烯二胺。催化剂的选择是反应的关键。筛选制备了一系列的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含Ba~(2+)的SrHPO_4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反应的总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哌嗪和乙醇为原料,采用气固相催化法合成N-乙基哌嗪,考察了哌嗪浓度、流量、温度和压力对哌嗪转化率、N-乙基哌嗪和三乙烯二胺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哌嗪浓度为30%,温度280℃,反应液流率1.5 mL/min,氢气压力为0.6 MPa时反应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固相反应装置,将催化剂固载在反应器中,反应原料哌嗪和乙醇经预热气化后进入反应器反应,通过比较哌嗪的转化率(XPA),N-乙基哌嗪的选择性(SEPA)和副产物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STEDA),筛选合成N-乙基哌嗪用催化剂。结果表明,γ-Al2O3的效果较好。用离子交换法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后,其催化活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涉及2-(2-氨乙基)甲基吡咯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采用N-甲基2氰。亚甲基吡咯烷或2-胺乙基四氢呋喃或N-甲基-2-羟乙基吡咯烷或N-甲基-3-氰基哌啶或N-甲基吡咯丙烯酰胺为其始原料制备2-(2-氨乙基)甲基吡咯烷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结构稳定、制备工艺清洁、合成方法简洁,可作为抗精神病、戒毒、抗病毒等药物制备的中间体,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出口创汇潜力。  相似文献   

6.
哌嗪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乙二胺为原料气固相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对实验用催化剂进行制备与考察,筛选出用CaC l2改性的HZSM-5型分子筛为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0℃,乙二胺的质量分数为40%,进料流率为0.40 mL/m in。结果表明:合成采用CaC l2改性的HZSM-5型分子筛,以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乙二胺的转化率为95%,哌嗪的收率为65%,三乙烯二胺的收率为25%。  相似文献   

7.
N-乙基-2,3-二氧代哌嗪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乙基乙二胺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氯化胺催化作用下脱醇缩合得N-乙基-2,3-二氧代哌嗪。实验研究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N-乙基-2,3-二氧代哌嗪收率影响,得出了优惠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为N-乙基乙二胺质量的1.5%,原料草酸二乙醇与N-乙基乙二胺摩尔比为1.02∶1,反应温度为20℃,乙酸用量200mL。总收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乙二胺、哌嗪及三乙烯二胺的含量.以正癸醇为内标,结合气相色谱内标法原理及色谱工作站特点,用峰面积比代替以往峰面积记录数据,测定乙二胺、哌嗪及三乙烯二胺的含量.确立了乙二胺、哌嗪、三乙烯二胺的内标标准曲线,各标准曲线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标准偏差0.56%~ 1.36%,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乙二胺、哌嗪及三乙烯二胺的含量测定.实验表明内标定量分析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哌嗪合成体系中上述组分的定量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乙撑胺系列产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楠 《化工文摘》2005,(1):30-31
乙撑胺是指乙二胺的无环多聚体类产品,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和环状胺类如哌嗪、氨乙基哌嗪、羟乙基哌嗪等。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乙撑胺在有机合成、医药、染料、农药、化学助剂、橡胶塑料助剂、有机溶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90%以上依赖进口,成为中国亟待发展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乙二胺气固相催化环合哌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以乙二胺为原料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常压合成哌嗪并联产三乙烯二胺的工艺。确定了用KCl改性的HZSM - 5型分子筛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对反应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当反应温度在 340℃~ 345℃范围内 ,原料液为 0 5(质量分数 )的乙二胺水溶液 ,进料量为 0 2mL min时 ,乙二胺的转化率接近 1 0 0 % ,哌嗪与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分别在 35 %~ 75 %和 5 %~ 1 5 %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1.
哌嗪合成中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N-β-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研制出一种高活性和选择性铜/载体型催化剂,并探讨了催化剂组成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Cu-Cu-Mn/γ-Al2O3催化剂和氢气的存在下,于180℃下反应2h,原则料转化率达98%以上,哌嗪收率为88%。  相似文献   

12.
徐卫  崔鹏  窦焰 《安徽化工》2021,47(6):48-51,54
以哌嗪(PZ)、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为原料,以水为溶剂,PZ先与EO反应后中间产物再与PO反应合成1-(2-羟乙基)-4-(2-羟丙基)哌嗪基复合胺脱硫剂.在PZ初始浓度为0.1 g/mL H2O,PZ:EO:PO摩尔比为1:0.8:1.2,PZ与EO、PO的反应温度分别为35℃、25℃,中间产物与PO在反应时间为15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所得复合胺脱硫剂成分为1-(2-羟乙基)-4-(2-羟丙基)哌嗪、N,N′-二(2-羟丙基)哌嗪、N-(2-羟乙基)哌嗪、N-(2-羟丙基)哌嗪、N,N′-二(2-羟乙基)哌嗪、N-(1-甲基-2-羟乙基)哌嗪和哌嗪,其对气体SO2的饱和吸收量为0.7218 mol/mol,解吸率为98.37%.  相似文献   

13.
彭维恩 《甘肃化工》2005,19(3):25-27
以油酸、N-羟乙基乙二胺等为原料,利用真空减压法合成了咪唑啉及其改性季铵盐,讨论了物料配比、温度、时间和真空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以此条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哌嗪乙基衍生物合成三乙烯二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哌嗪的N 乙基衍生物为原料经分子内脱水环合合成三乙烯二胺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筛选制备了一系列的催化剂 ,并对反应的影响因素 ,如温度 ,原料气空速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以含Ba2 的SrHOP4为催化剂在 36 0℃下 ,当粗羟乙基哌嗪的质量分数为 6 0 % ,原料气空速为 2 0 0 0h-1时 ,原料的转化率可达1 0 0 % ,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为 90 %以上 ,经精馏 ,重结晶后产品纯度达 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N-乙基哌嗪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哌嗪为原料,乙醇为烷化剂在触媒催化、氢气保护下进行乙基化反应制备N-乙基哌嗪的合成路线,研究了原料与烷化剂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N-乙基哌嗪收率大于85%,经分离精制纯度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两性抗静电剂HAI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霭田  郭少侃 《山东化工》1999,(3):13-14,25
以硬脂酸、羟乙基乙二胺等为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合成羟乙基烷基咪唑啉,用氯乙酸两性化处理后,再制成两性烷基咪唑啉的钙盐。经聚丙烯中试应用,实验证明抗静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月桂酸、羟乙基乙二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用固体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以氮气保护并气提出水分,合成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外三种以氨基乙醇、N(2—羟乙基)乙二胺、二乙三胺为主原料制备哌嗪的合成路线。哌嗪分子式 C_4H_(10)N_2 结构式该品略带咸味,熔点106℃,沸点146℃,具有强碱性,易从空气中吸收水份和二氧化  相似文献   

19.
以月桂酸、羟乙基乙二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N-月桂酰基-N′-羟乙基乙二胺乙酸盐(简称两性乙酸钠)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得到两性乙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15×10-3mol/L,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6.34 mN/m,等电点为pH 4.21~7.88;以二苯甲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体系的胶束聚集数(N),得8cmc时N为18。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及其衍生物的工艺方法.乙二胺可分别与环氧乙烷、乙二醇、一乙醇胺、二乙烯三胺等原料经不同的合成路线环合成哌嗪,也可自身环化合生成哌嗪.以乙二胺及其衍生物为初始原料,与其他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合成反应,可以生成哌嗪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