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近年来,小米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潜在的健康功效而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米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解析肠道菌群在小米降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12周小米膳食干预前后64名IGT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相对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2周小米膳食干预可显著提高IGT患者肠道微生物的OUTs数量和α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显著提高柔嫩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此外,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可显著影响IGT患者的肠道菌群。本研究结果提示,小米膳食干预或能通过促进益生菌增值和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来改善机体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2.
通过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研究大豆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糖,观察其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变化.受试人群每日服用10mL大豆低聚糖,同样观察以上菌群变化 . 结果表明,大豆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357-359
通过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研究大豆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糖,观察其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变化。受试人群每日服用10mL大豆低聚糖,同样观察以上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大豆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活性乳对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16~65岁、体检指标正常的志愿者80名,进行临床体检合格后,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0名受试者不服用产品,试验组40名受试者按规定剂量服用海浪牌双叉奶。结果显示:39例受试者在服用海浪牌双叉奶期间,精神、睡眠、饮食均无明显改变,体检安全性指标也无明显改变;受试人群服用海浪牌双叉奶14d后,肠道内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与试食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双歧杆菌数量试食后有明显增加,且试验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双叉奶对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具有增殖作用,具备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乳双歧杆菌V9对头孢曲松钠作用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头孢曲松钠连续灌胃5 d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及低、中和高剂量组。低、中和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乳双歧杆菌V9溶液,另设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3 d。灌胃结束后,采集小鼠的粪便进行活菌计数和16S rDNA测序,检测粪便中微生物组成及分布,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以及IL-2的含量,测定小肠及肝脏组织中SOD、MDA、GSH、GSH-Px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灌胃乳双歧杆菌V9溶液后,中、高剂量组IL-1β、IL-6、TNF-α及IL-2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1.73、17.04、12.57及31.71 pg/mL;高剂量组小肠及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SOD、GSH及GSH-Px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乳双歧杆菌V9使得头孢曲松钠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明显改善,粪便活菌计数显示高剂量组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0.34 lg cfu/g,乳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0.40 lg cfu/g和0.26 lg cfu/g。拟普雷沃菌属和魏斯氏菌丰度显著降低(p<0.01)。说明乳双歧杆菌V9对由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调节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以植物乳杆菌N3117为活菌成分的益生菌发酵乳对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二甲双胍治疗组(Met)以及发酵乳和二甲双胍联合干预组(MLf);正常饮食的大鼠为对照组(Con)。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及血糖水平。收集大鼠粪便,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分析。与DM组大鼠相比,Met组空腹和餐后血糖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DM和Met组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而且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但与DM组相比,Met组寡源杆菌、棒状杆菌等肠道有害菌的丰度增加。与DM组相比,MLf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乳酸杆菌、毛螺菌等有益菌的丰度增加,肠道菌群向Con组的组成靠近。结果表明联合干预能够在发挥降糖作...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乳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可自发酵乳肉制品中分离。本实验将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小鼠分为4组,通过灌喂不同剂量的植物乳杆菌X3-2B来探讨其对小鼠肠道各类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喂植物乳杆菌X3-2B时,小鼠对饲料的利用率优于对照组,且小鼠粪便p H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最低)。灌喂乳酸菌的小鼠其肠道内乳酸菌与双歧杆菌数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小鼠在灌喂14d时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差异,但总肠杆菌和肠球菌数显著低于灌喂第1d(p<0.05),即植物乳杆菌X3-2B对肠道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肠道微生物区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乳杆菌ST-Ⅲ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为检测指标,比较了灌胃含有植物乳杆菌ST-Ⅲ活菌量6×107,6×108,6×109mL-1的脱脂奶液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ST-Ⅲ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效果,有效剂量为6×108mL-1。灌胃108mL-1活菌15d,停止灌胃3~5d后仍具有显著效果,5~7d后各项指标菌的量回复到灌胃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便秘作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伴有肠道动力及肠道菌群的异常。本研究通过测定45 株乳杆菌的体外生理特性,并筛选出3 株进行体内功能性评价,探讨乳杆菌对肠道动力以及肠道菌群的调节能力。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9、发酵乳杆菌LF37和鼠李糖乳杆菌LR45的耐酸耐胆盐存活率高于10%,均能利用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且短链脂肪酸产量高于1.2 mmol/L。此外,3 株乳杆菌均能促进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缩短首粒排黑便时间,增加粪便水分质量分数,加快肠道运动,同时能提高小鼠粪便菌群中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菌群结构。综上,这3 株菌对小鼠肠道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长双歧杆菌BB536和乳双歧杆菌HN019组成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对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效果。方法:头孢曲松钠(2 mg/g)连续灌胃小鼠5 d,构建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复合制剂低剂量组(2×105 CFU/g)、中剂量组(4×105 CFU/g)、高剂量组(1.2×106 CFU/g),另设正常鼠为对照组,第6 d起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 d。灌胃结束后无菌收集小鼠粪便对肠道菌群计数,并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的多样性以及结构,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测定空肠和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结果:给药头孢曲松钠后,血清中IL-2、IL-6、IL-1β和TNF-α水平有上升趋势,空肠中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T-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在高剂量的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干预下,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和TNF-α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此外空肠和肝脏中的MDA水平均明显下降、T-SOD水平显著提高(P<0.05),GSH-PX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中GSH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在肠道微生物方面,抗生素造损后再灌胃益生菌复合制剂,与灌胃益生菌复合制剂前相比小鼠粪便中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降低,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微生物丰富度有所恢复,且中、高剂量组预测的肠道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接近。结论:益生菌复合制剂可以促进抗氧化物质产生,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改善了由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在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全面探究小米饲料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从横(不同组别)、纵(干预前后)两个维度全面比较了高脂饲料联合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经小米饲料饲喂后肠道微生物结构、组成及相对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小米饲料干预后,糖尿病大鼠肠道内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值下降,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_2)和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布劳特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并且均与生理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表明小米饲料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Ⅱ型糖尿病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使大鼠肠道微生物组成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肠道微生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与宿主的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的紊乱会导致肥胖、炎症、胰岛素抵抗甚至是精神性疾病。多酚类物质是重要的植物源功能性成分,许多研究表明多酚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改善其结构组成。现基于国内外多酚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总结了对多酚敏感的肠道菌,发现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Akkermansia muciniphila(简称A.muciniphila)等有成为多酚指示菌的潜质。希望本文能够为未来多酚对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影响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易若琨  刘佳  冯霞  赵欣 《食品科学》2023,44(1):149-159
本研究通过给小鼠注射0.01 mL/(g mb·d)质量分数0.2%的角叉菜胶建立血栓形成模型,分析以0.2 mL/(g mb·d)不同浓度(1×108 CFU/mL和1×109 CFU/mL)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CQPC04(以下简称LF-CQPC04)菌悬液干预10 d对小鼠凝血情况、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水平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生化试剂盒、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小鼠血清和组织的相关指标,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LF-CQPC04干预可以缩短血栓性小鼠的黑尾长度、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同时减少血液中纤维蛋白原质量浓度,延长血栓性小鼠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LF-CQPC04干预还可降低血栓性小鼠血清中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和IL-1β的水平,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cata...  相似文献   

14.
探究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壳糖平)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feeding group,NFD)、模型组(Type 2 diabetes group,T2DM)、阿卡波糖组(Acarbose group,Acar)、壳寡糖组(Chitooligosaccharide group,COS)、壳糖平低剂量组(Ke Tang Ping low dose group,LKTP)、壳糖平中剂量组(Ke Tang Ping medium dose group,MKTP)、壳糖平高剂量组(Ke Tang Ping high dose group,HKTP),灌胃4周后,取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的16S测序有效序列范围为130301~244496条,其长度范围在315~478 bp,OTU范围为1367~1835,物种覆盖率均大于0.99。韦恩图分析表明,有556个OTU是7组共有的,其中326(NFD组)、223(T2DM组)、237(Acar组)、118(COS组)、197(LKTP组)、142(MKTP组)、181(HKTP组)个特有的;PCoA图表明NFD、T2DM、Acar、COS、LKTP、MKTP和HKTP组组内样品具有良好的平行性和重复性;与T2DM组相比,COS组的处理效应弱,Acar、LKTP、MKTP和HKTP组处理效应强。与模型组相比,在门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ales_S24-7_group、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而Lachnospiraceae和Desulfovibrion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其中壳糖平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壳糖平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并且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与定植,降低条件致病菌的相对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姬松茸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灌胃姬松茸乙醇提取物和姬松茸乙酸乙酯提取物,于4周后采集大鼠血液、肝脏和盲肠内容物,测定血糖水平并用Ⅱlumina H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 表明:给予姬松茸提取物后,糖尿病大鼠毛发变得更加润泽,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多饮、...  相似文献   

16.
尚楠  刘丽莎  旭日花  武瑞赟 《食品科学》2010,31(23):300-304
为探讨双歧杆菌RH 菌株对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的修复功能,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考察双歧杆菌活菌(LB)、菌体破碎物(CE)及发酵上清液(FS)3 种处理物灌胃由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模型小鼠后对其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和拟杆菌6 大类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3 种处理物均可使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极显著增加(P < 0.01),产气荚膜梭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 < 0.05 和P < 0.01),并能使肠杆菌和拟杆菌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该双歧杆菌LB、CE 和FS 均可起到修复、调节小鼠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肉桂水提物对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肉桂水提物对大鼠结肠和直肠梭菌属IV簇和拟杆菌的影响。方法:给SD大鼠灌胃一个月后分别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梭菌属IV簇和拟杆菌的16SrRNA基因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这两类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肉桂水提物能降低梭菌属IV簇细菌在结肠和直肠中的数量,增加拟杆菌属细菌在结肠和直肠中的数量;该水提物对结肠和直肠的结构均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相同,其中对直肠的影响更大。结论:肉桂水提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的这种影响可能与肉桂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瑾  杨丽杰 《食品科学》2011,32(15):214-219
目的: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计数法(FISH-FC)测定灌胃自筛菌株嗜酸乳杆菌KLDS1.8701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55混合液对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小鼠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测定上述两株菌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在体内实验中,采用随机饮用盐酸克林霉素水溶液(2.8mg/mL)的方法建立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小鼠模型,并使用FISH-FC方法测定小鼠粪便中总厌氧菌、球形梭菌属(Clostridium coccoides-Eubacterium rectale)、肠杆菌(Enter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Prevotella)的数量变化,以此判断模型是否建立成功。之后,灌胃嗜酸乳杆菌KLDS1.8701和植物乳杆菌KLDS1.0355的混合液(活菌数分别为107、108、109CFU/mL),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采用上述方法评价混合菌液对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胃混合菌液组可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P<0.01),产生作用的效应剂量为107CFU/mL。结论:直接的抗微生物效应可能是该混合菌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中关于调节肠道菌群及通便功能动物实验评价方法评价副干酪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功能。方法:分别以0.000867、0.00867、0.0867、0.867、8.67 mg/kg灌胃给予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实验室检测菌株规格为1.5×1011 CFU/g),检测小鼠干预14 d前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并测定干预30 d后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及重量,评价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排便的影响。结果:干预14 d前后比较,各组小鼠粪便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均显著增加(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0.00867、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0.000867、0.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0.00867、0.867、8.67 mg/kg剂量组干预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增高(P<0.05),0.0867、0.867 mg/kg剂量组小鼠排黑便粒数与重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剂量组对小鼠首粒黑便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润肠通便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最佳剂量为0.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1.0×108 CFU/d),润肠通便最低有效剂量为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为1.0×109 CFU/d)。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体外发酵模型,利用高通量测序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5种植物多糖(黄芪多糖、苍术多糖、玄参多糖、红枣多糖和乌梅多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多糖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人肠道菌群结构,并且5种多糖均能够富集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抑制Escherichia。植物多糖处理能够调节气体介质含量、短链脂肪酸含量,改变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氨基酸、短链脂肪酸代谢途径,其中黄芪多糖、苍术多糖和玄参多糖对短链脂肪酸总量调节作用显著,对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多糖、苍术多糖、玄参多糖和红枣多糖均能够提高T2DM患者的总气体介质含量以及CO2和CH4含量,乌梅多糖降低了总气体介质含量和H2S含量。研究结果为植物多糖的筛选与利用及其靶向调节肠道微生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