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品中植物甾醇氧化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降胆固醇的功能性成分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及其配料中,但是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易受光、热、氧、金属离子等作用,转变成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虽然对这种潜在危害还存在争议,但POPs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合现有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OPs的来源分布、形成机理、生理作用及抑制有害POPs生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植物甾醇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各种植物甾醇定量分析方法。对色谱柱、柱温、内标物、标准样等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植物甾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植物甾醇乙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对植物甾醇乙酸酯进行定量分析。对色谱柱、柱温、内标物、标准品等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进行了探讨。试验采用HP - 5号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30m× 0 .2 5mm× 0 .2 5 μm) ,2 85℃柱温。结果表明 ,β -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菜籽甾醇等四种植物甾醇乙酸酯组分均能够分别出峰 ,分离效果较好 ,保留时间在 14min以内。  相似文献   

4.
运用GC-MS法研究了在卷烟烟支中分别加入胆甾醇、麦角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对主流烟气中14种多环芳烃释放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甾醇类物质在卷烟燃吸时产生多环芳烃的机理。结果表明:游离甾醇的总量与主流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总释放量以及苯并[a]芘的释放量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甾醇类物质对主流烟气中不同的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是有差异性的,胆甾醇显著地影响三环多环芳烃的释放量,β-谷甾醇显著地影响四环多环芳烃的释放量,豆甾醇对于四环、五环、六环多环芳烃的释放量的影响很显著,麦角甾醇对所有PAHs的释放量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酯作为一种能够改善植物甾醇油溶性、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国际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该文对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优缺点,为高催化效率、易分离、无残留、低成本的催化体系研究及高效、绿色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甾醇酯作为一种能够改善植物甾醇油溶性、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国际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该文对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优缺点,为高催化效率、易分离、无残留、低成本的催化体系研究及高效、绿色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甾醇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不皂化物中.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甾醇提取方法,概述了植物甾醇的结构、植物甾醇来源与植物甾醇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是一种植物中的天然成分,可以从大豆、玉米等天然植物中获取.因其结构上与胆固醇相似,可通过抑制人和动物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表现出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  相似文献   

9.
采用GC—MS法测定植物甾醇样品中的谷甾烷醇。结果表明,线性范围在0~1.24mg/ml之间,相关系数R为0.9990,回收率在88%~10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2.20%。该法快速准确,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甾醇资源在食品原料中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介绍植物甾醇在植物油、谷物、水果蔬菜、坚果中分布和含量。  相似文献   

11.
玛咖是原产于秘鲁的珍稀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缓解疲劳、改善睡眠、改善性功能及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玛咖酰胺是玛咖中特有的活性物质,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玛咖酰胺在玛咖中含量很低,目前主要用溶剂回流、超声等方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质联用方法进行检测。本文对玛咖酰胺提取分析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白酒中占比仅为1%~2%的风味成分对白酒的香气、味觉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中国白酒复杂的成分逐渐被认知,色谱技术也成为中国白酒分析的最重要技术之一。该文综述了中国白酒风味成分色谱分析的发展史,阐述了离子色谱(I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3种色谱技术在白酒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于综合应用3种色谱技术对白酒风味成分系统分析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科学认识中国白酒风味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风味对消费、生产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然而,食品风味化合物通常在产品中的浓度较低,构成成分相对复杂,这给它们的提取、分离和定量带来了挑战。快速、灵敏、准确的样品制备方法对测定食品中微量风味化合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样品制备的方法繁多,本文重点讨论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静态顶空、动态顶空、液-液萃取、同时蒸馏萃取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并对常用的色谱质谱和电子鼻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法、气相色谱-嗅觉-质谱联用法、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是常用的色谱质谱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风味物质的前处理和检测分析方法,以期为食品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描述性分析在食品感官评定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简介食品科学领域所应用几种描述性分析方法,如定量描述性分析、蛛网描述性分析、属性引用次数法、时间―强度曲线描述性分析法、自由选择描述法等,举例其应用,并分析描述性分析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偶氮类色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丢失原本的颜色,食品加工者为了使食物看起来更美味,向其中添加廉价的合成色素。但偶氮类合成色素对人体存在致癌风险,许多国家已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偶氮类合成色素,并严格监管该类食品在国内的流通及进出口。本文综述了食品行业中针对偶氮类合成色素的各种检验方法,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当前国内外食品中禁用偶氮色素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及其他检测方法等,这些方法在方便、快捷、准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灵敏度低、定性能力差、假阳性率高,成本高和前处理复杂等。因此开发操作简便、高通量的检测技术和仪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硝基呋喃类药物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常见兽药之一,主要包括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曾被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但后来发现,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被人食用以后,容易导致过敏、头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引发"三致"危害。因此,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禁止该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并陆续制定相关限量标准,不断投入研究以期建立更好的检测方法并用于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量,以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生命安全。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对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分类、国内外现行检测标准及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镉、铬、铅、砷和汞等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蓄积到一定浓度时,可危害中枢神经、血液及各器官,导致各种疾病,甚至癌症。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健康,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对于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常用的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简述其优缺点,并介绍各种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应用实例,以期对检测重金属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更好地做好食品安全和维护人民健康,并且对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甾醇是一类以环戊烷全氢菲为主体骨架,3位羟基的甾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植物以及蔬菜水果中。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作用,在防治前列腺疾病、抗癌、抗炎、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出现在各类食品中。本文就植物甾醇的应用与安全性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建立14种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对12种香型38个白酒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范围内各线性相关系数R2≥0.997,检出限为0.62~6.42 μg/L,定量限为1.44~12.25 μg/L,加标回收率为86.50%~104.35%。12种香型白酒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有差异,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比不挥发性酚类化合物更多,白酒中含量相对较高的不挥发性和挥发性酚类化合物分别是阿魏酸和4-甲基苯酚。通过聚类分析(CA)对不同白酒的香型进行分类,并用主成分分析(PCA)解析影响各香型白酒分布的特征酚类化合物。白酒中酚类化合物准确的定量测定技术以及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为白酒的品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植物甾醇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对植物甾醇的结构和来源,提取纯化方法及其辅助技术的原理、种类、特点以及应用等进行归纳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植物甾醇来源广泛,但传统的植物甾醇提取纯化方法如溶剂萃取法等存在收率低、纯度低以及影响环境等缺点,具有一定局限性。新型的植物甾醇提取纯化方法如超临界CO2法等具有操作简单、无毒、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提取方法。辅助提取技术如酶、微波、超声波和磁场等能够优化对植物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提高提取纯化效率。通过将传统方法进行改良、与新型方法结合、优化工艺参数以及开发新的提取纯化技术等措施,实现植物甾醇的高效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