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基于视角加权的多视角聚类中,每个视角的权重取值对聚类结果的精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熵加权多视角核K-means(EWKKM) 算法,通过给每个视角分配一个合理的权值来降低噪声视角或无关视角对多视角聚类的影响,进而提高聚类的精度。EWKKM算法中,首先用核矩阵表示不同的视角,给每个视角分配一个权重;然后,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个视角的熵权重;最后,按照定义的目标函数对各个视角的权重进行优化,使用核K-means进行多视角聚类。在UCI数据集及人工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熵加权多视角核K-means算法能够为每个视角分配一个最优的权重值,聚类的精确度优于已有的聚类算法,具有更稳定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2.
杨天鹏  陈黎飞 《计算机应用》2018,38(10):2844-2849
针对传统K-means型算法的"均匀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聚类算法。首先,提出一个描述非均匀数据簇的高斯混合分布模型,该模型允许数据集中同时包含密度和大小存在差异的簇;其次,推导了非均匀数据聚类的目标优化函数,并定义了优化该函数的期望最大化(EM)型聚类算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进行非均匀数据的软子空间聚类。最后,在合成数据集与实际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较高的聚类精度,与现有K-means型算法及基于欠抽样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获得了5%~50%的精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熵的投影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维度效应”的影响,许多传统聚类方法运用于高维数据时往往聚类效果不佳。近年来投影聚类方法获得广泛关注,其中软子空间聚类法更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现有的投影子空间聚类算法大多数均要求用户预先设置一些重要参数,且未能考虑簇类投影子空间的优化问题,从而降低了算法的聚类性能。为此,定义了一种新的优化目标函数,在最小化簇内紧凑度的同时,优化每个簇所在的子空间。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新的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均值型投影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聚类过程中,依靠数据集自身的相关信息及推导获得的公式动态地计算各优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通过对投影子空间的优化改善了聚类质量,其性能较已有投影聚类算法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陈黎飞  郭躬德 《软件学报》2013,24(11):2628-2641
类属型数据广泛分布于生物信息学等许多应用领域,其离散取值的特点使得类属数据聚类成为统计机器学习领域一项困难的任务.当前的主流方法依赖于类属属性的模进行聚类优化和相关属性的权重计算.提出一种非模的类属型数据统计聚类方法.首先,基于新定义的相异度度量,推导了属性加权的类属数据聚类目标函数.该函数以对象与簇之间的平均距离为基础,从而避免了现有方法以模为中心导致的问题.其次,定义了一种类属型数据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聚类过程中根据属性取值的总体分布,而不仅限于属性的模,赋予每个属性衡量其与簇类相关程度的权重,实现自动的特征选择.在合成数据和实际应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模的聚类算法和基于蒙特卡罗优化的其他非模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聚类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黎飞  郭躬德  姜青山 《软件学报》2010,21(10):2513-2523
软子空间聚类是高维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算法通常需要用户事先设置一些全局的关键参数,且没有考虑子空间的优化.提出了一个新的软子空间聚类优化目标函数,在最小化子空间簇类的簇内紧凑度的同时,最大化每个簇类所在的投影子空间.通过推导得到一种新的局部特征加权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自适应的k-means型软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聚类过程中根据数据集及其划分的信息,动态地计算最优的算法参数.在实际应用和合成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幅度提高了聚类精度和聚类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徐鲲鹏  陈黎飞  孙浩军  王备战 《软件学报》2020,31(11):3492-3505
现有的类属型数据子空间聚类方法大多基于特征间相互独立假设,未考虑属性间存在的线性或非线性相关性.提出一种类属型数据核子空间聚类方法.首先引入原作用于连续型数据的核函数将类属型数据投影到核空间,定义了核空间中特征加权的类属型数据相似性度量.其次,基于该度量推导了类属型数据核子空间聚类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高效求解该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最后,定义了一种类属型数据核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不仅在非线性空间中考虑了属性间的关系,而且在聚类过程中赋予每个属性衡量其与簇类相关程度的特征权重,实现了类属型属性的嵌入式特征选择.还定义了一个聚类有效性指标,以评价类属型数据聚类结果的质量.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子空间聚类算法相比,核子空间聚类算法可以发掘类属型属性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有效提高了聚类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优化子空间的高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多数典型软子空间聚类算法未能考虑簇类投影子空间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将最大化权重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子空间优化的目标,并提出了一个量化公式。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新的优化目标函数,在最小化簇内紧凑度的同时,优化每个簇所在的软子空间。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新的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并基于k-means算法框架定义了新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子空间的优化降低了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聚类效果,适合用于高维数据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林  雷景生  毕忠勤  杨杰 《软件学报》2013,24(11):2610-2627
针对高维数据的聚类研究表明,样本在不同数据簇往往与某些特定的数据特征子集相对应.因此,子空间聚类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都是基于批处理技术的聚类算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高维数据流或大规模数据的聚类研究中.为此,利用模糊可扩展聚类框架,与熵加权软子空间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熵加权流数据软子空间聚类算法——EWSSC(entropy-weighting streaming subspace clustering).该算法不仅保留了传统软子空间聚类算法的特性,而且利用了模糊可扩展聚类策略,将软子空间聚类算法应用于流数据的聚类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EWSSC 算法对于高维数据流可以得到与批处理软子空间聚类方法近似一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吴涛  陈黎飞  钟韵宁  孔祥增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11):3303-3308+3314
针对传统K-means型软子空间聚类技术中子空间差异度量定义的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距离的子空间差异表示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投影聚类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子空间聚类理论提出一个描述各簇类所关联的软子空间之间的相异度公式;其次,将其与软子空间聚类相结合,定义了聚类目标优化函数,并根据局部搜索策略给出了聚类算法过程。在合成和实际数据集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引入子空间比较可以为簇类学习更优的软子空间;与现有主流子空间聚类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大幅度提升了聚类精度,适用于高维数据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朱杰  陈黎飞 《计算机应用》2017,37(4):1026-1031
针对类属型数据聚类中对象间距离函数定义的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概率估计的类属数据聚类算法。首先,提出一种属性加权的概率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每个类属属性被赋予一个反映其重要性的权重;其次,经过贝叶斯公式的变换,定义了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聚类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该算法不再依赖于对象间的距离,而是根据对象与数据集划分间的加权似然进行聚类;第三,推导了计算属性权重的表达式,得出了类属型属性权重与其符号分布的信息熵成反比的结论。在实际数据和合成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距离的现有聚类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提高了聚类精度,特别是在生物信息学数据上取得了5%~48%的提升幅度,并可以获得有实际意义的属性加权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方差权重矩阵模型的高维数据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处理高维数据时,聚类的工作往往归结为对子空间的划分问题。大量的真实实验数据表明,相同的属性对于高维数据的每一类子空间而言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FCM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方差权重矩阵模型,创造出了新的聚类算法称之为WM-FCM。该算法通过不断地聚类迭代调整权重值,使得其重要的属性在各个子空间内更为显著地表征出来,从而达到更好的聚类效果。从基于模拟数据集以及UCI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C均值(FCM)和局部自适应聚类(LAC)提出一种针对高维数据的联机局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OLAFCM).OLAFCM通过为各类属性分别赋以相应的局部权重,使各类属性分布在不同属性组合的张量子空间内,从而有效降低采用全局降维方法造成的信息损失,同时适合聚类数据流.最后,在人工模拟和真实数据集上验证OLAFCM比之现有基于全局降维的划分联机聚类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Almost all sub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s proposed so far are designed for numeric datase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k-means type clustering algorithm that finds clusters in data subspaces in mixed numeric and categorical datasets. In this method, we compute attributes contribution to different clusters. We propose a new cost function for a k-means type algorithm.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lgorithm is its complexity which is linear with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the data points. This algorithm is also useful in describing the cluster formation in terms of attributes contribution to different clusters.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on various synthetic and real datasets to show its effectiveness. The clustering results are explained by using attributes weights in the clusters. The clustering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陈晋音  何辉豪 《自动化学报》2015,41(10):1798-1813
面对广泛存在的混合属性数据,现有大部分混合属性聚类算法普遍存在聚类 质量低、聚类算法参数依赖性大、聚类类别个数和聚类中心无法准确自动确定等问题,针对 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中心自动确定的混合属性数据 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混合属性数据特征,将混合属性数据分为数 值占优、分类占优和均衡型混合属性数据三类,分析不同情况的特征选取 相应的距离度量方式.在计算数据集各个点的密度和距离分布图基础 上,深入分析获得规律: 高密度且与比它更高密度的数据点有较大距离的数 据点最可能成为聚类中心,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和残差分析确定奇异 点,理论论证这些奇异点即为聚类中心,从而实现了自动确定聚类中心.采 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寻找最优dc值,通过参数dc能够计算得到 任意数据对象的密度和到比它密度更高的点的最小距离,根据聚类 中心自动确定方法确定每个簇中心,并将其他点按到最近邻的更高 密度对象的最小距离划分到相应的簇中,从而实现聚类.最终将本文 提出算法与其他现有的多种混合属性聚类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 算法性能比较,验证本文提出算法具有较高的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