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窖泥微生物是决定浓香型白酒风格的关键因素。多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如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技术、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已用于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检测到越来越多的窖泥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高。老窖泥中的标志性优势微生物,在门水平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纲水平为梭菌纲(Clostridia),在属水平为梭菌属(Clostridium)、沉积微生物属(Sedimentibacter)、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等。氢营养型甲烷菌既可以促进窖泥的老熟,又对浓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的生成也有重要作用。有些环境因子对窖泥微生物有明显影响,且与有益微生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酯类物质对浓香型白酒的口感和风味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产己酸菌产生的己酸和酒精作用生成的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体成分。产己酸菌是浓香型白酒窖泥中能够影响白酒风味的重要微生物。该文总结了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产己酸菌的形态特征和代谢途径;不同培养条件如乳酸亚铁、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对产己酸菌的影响;对产己酸菌与酵母菌、放线菌以及产甲烷菌等不同菌种共培养以及产己酸菌在窖池养护等实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白酒窖泥中筛选优质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与白酒提质増香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9.
为更好认识窖泥在白酒酿造中风味的贡献度,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偶联气质联用(gas-chromatography mass spctrometry, GC-MS)法分析了窖泥香气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进一步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 PLS-DA)进行了样品的分类及关联香气成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酯类和酸类成分是窖泥的主要成分类型,窖泥香气成分的总含量随窖池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从窖池顶部(0 cm)到底部(深度为240 cm)总含量增加了3.38倍,而醇类成分的含量未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己酸、丁酸、庚酸、辛酸、己酸乙酯、己酸己酯是窖泥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且含量随窖池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LS-DA分析表明,基于香气成分含量的辨析模型,将不同空间窖泥清晰地分类,且能找出与分类关联的香气成分。该研究揭示了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香气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全面认识窖泥在酿酒中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通量测序仪分析乳酸胁迫下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下,在发酵环境pH≤4.0时,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当pH≤4.0时,优势菌门主要为厚壁菌门(Fimicutes)(90%以上);当pH>4.0,优势菌门主要为厚壁菌门(Fi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前者随发酵时间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后者随发酵时间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属水平下,优势菌群以热厌氧杆菌属(Thermacetogenium)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为主,随发酵时间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pH≤4.0时,热厌氧杆菌属(Thermacetogenium)和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含量均高于在pH5.0胁迫发酵条件下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真核菌群结构。老窖池底泥的6个样本中只有1个样本扩增并测序成功,说明老窖池池底泥真菌含量非常少。门水平上,窖泥的绝对优势门均为Ascomycota(98.80%~63.14%),新老池底泥真菌组成更相似,新老池壁泥真菌组成更相似。属水平上,新窖池底泥中Candida占绝对优势(82.79%),老窖池底泥中只有Candida(97.24%),新老池壁泥的真菌组成更接近且更丰富,优势属包括Candida(11.99%vs 3.72%)、Pichia(3.69%vs 5.09%)、Aspergillus(4.87%vs 4.41%)等。老窖池底泥的p H值(5.69)、铵态氮(2.54 g/Kg)、乙酸(689.97 mg/Kg)和K+(1252.19 mg/Kg)含量最高;新窖池底泥总酯(7.12 mg/g)最高。聚类分析显示池底泥真核菌群的聚类效果更集中。冗余分析(RDA)表明,Ca2+与池底泥真核菌群呈强烈正相关,解释度最高(45.9%),具极显著贡献(p0.01),说明Ca2+含量对池底泥的真核菌群组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酒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发酵饮料,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探讨了白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和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以及白酒中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之间会产生加成作用、协同作用、掩盖作用或无相互作用,分析这些相互作用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S型曲线法、OAV法、σ-τ图法、分配系数法、矢量模型法以及PDE模型法。有研究通过S型曲线法发现烷基硫醚对酱香型白酒的水果香味有协同作用等;通过OAV法对茅台酒的研究表明:己酸乙酯与乳酸乙酯、乙酸乙酯这两组混合物分别发生了协同作用等,而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混合物发生了加成作用等;用σ-τ图法分析了清香型白酒中醛酮类物质和醇类物质间相互作用,醇类物质基本发生掩盖作用,而己醇和苯甲醇则不发生相互作用,醛酮类物质发生协同作用等;通过分配系数法发现白酒中高浓度的2-苯乙醇和1-丙醇可以抑制3-甲基丁酸的释放,并且1-丙醇对3-甲基丁酸的影响要大于2-苯乙醇等;利用矢量模型法研究发现:混合物的香气强度与单个组分的香气强度之和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等;PDE模型法对白酒中混合物的香气强度有很好的预测性能。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相互验证会使研究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以萃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SPME萃取白酒中香气化合物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为:顶空模式,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0min,加盐量2.5g,搅拌转速500rpm,解析时间6min,通过GC-O分析,确定了2-糠酸乙酯、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愈创木酚、1,4二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笏、土嗅素、[3.3.1]壬二烯-3,7-二酮等八种物质是白酒中的糠味物质;建立了外标法快速定量七种主要的糠味物质的方法,该方法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并且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通过对白酒酿造原辅料稻壳,高粱,高粱壳及大曲中糠味物质的调查,初步确认了典型的糠味物质产生的来源,生糠味物质[3.3.1]壬二烯-3,7-二酮主要是在稻壳受热时产生的,土糠味的土嗅素和湿糠味的1,2二甲氧基苯主要来自于大曲,是由微生物的污染产生的,2-糠酸乙酯是发酵过程产生的,呈现咸糠味。 相似文献
17.
18.
腊肠主体风味物质及其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全面了解中国腊肠的风味特点,本实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省份进行抽样分析。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鉴定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结合感觉阈值定义了一个新的参数"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并用于评价各组分对腊肠总体风味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对样品总体风味贡献最大的前1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10个碳原子以下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醛和乙酯类物质,尤其是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不同产地腊肠的风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总体都具有腊香味,但广东样品脂香和酒精味最重,广西和湖南样品风味较柔和,而江苏和浙江样品风味稍显刺激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四川中部地区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主要风味物质的时空分布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中心酒醅和边缘酒醅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缘酒醅有132种风味物质,其中酯类44种、醇类26种,酸类14种,中心酒醅的风味物质有127种,其中酯类为58种,醇类27种,酸类为15种;乙酸、丁酸、己酸、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六酸乙酯为酒醅发酵过程的差异性代谢产物;边缘酒醅己酸、丁酸整体上呈现先增加较缓,中后期呈迅速增加的趋势;中心酒醅的十六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含量均在76 d达到峰值,分别为23.14、12.90 μg/g。以期为为川中地区浓香型酒固态酿造机制、质量稳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芝麻香型是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分三个阶段梳理了芝麻香型白酒的创制背景、演变过程与发展现状;详细解析了芝麻香型白酒发展历程中的各个发展节点的重要事件;对芝麻香酿造所用主要原辅料的选料与使用进行了解析,并阐述了芝麻香白酒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以期为芝麻香型白酒的发展及其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