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雯萱  吴昊  李昌松 《计算机应用》2023,(11):3472-3483
5G时代的到来使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应用更加广泛,但用户在享受LBS带来的巨大便利时,也会面对由位置服务引发的诸多隐私泄露问题。为了加强匿名的安全性,提高数据效用,对抗拥有一定背景知识的攻击以及保护用户的敏感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机制。首先,对位置隐私保护系统结构和传统的保护技术进行介绍;其次,分析了基于语义的隐私泄露和攻击方式,给出了结合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需求,重点从单点位置隐私保护和轨迹隐私保护两个方面综述了基于语义的位置隐私保护研究中最新的关键技术和成果;最后,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扰动机制未考虑位置点语义关系导致数据可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DP)的轨迹位置隐私保护机制(DP-TLPM)。首先,DP-TLPM利用滑动窗口提取轨迹停留点生成模糊区域,再利用指数机制和拉普拉斯机制对该区域进行采样;其次,为了消除采样点中可能存在的无语义位置点,提出一种路网匹配算法,对轨迹分段并利用误差椭圆匹配(EEM)进行迭代匹配;最后,根据匹配后的位置点形成扰动轨迹,由用户端将扰动轨迹发送至服务器。实验以混淆质量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标准对该机制进行综合评测。与GeoInd算法相比,DP-TLPM的数据质量损失降低了24%,轨迹的混淆质量提高了52%,从隐私保护强度和数据质量两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现有基于聚类的轨迹隐私保护算法在衡量轨迹间的相似性时大多以空间特征为标准,忽略了轨迹蕴含的其他方面的特性对轨迹相似性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可能导致的匿名后数据可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多特性的隐私保护算法。该算法考虑了轨迹数据的不确定性,综合方向、速度、时间和空间4个特性的差异作为轨迹相似性度量的依据,以提高轨迹聚类过程中同一聚类集合中轨迹之间的相似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平移的方式实现同一聚类集合中轨迹的k-匿名。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隐私保护算法相比,在满足一定隐私保护需求的前提下,采用所提算法实施隐私保护之后的轨迹数据整体具有较高的数据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付宇  王红 《计算机应用》2019,39(8):2318-2325
针对位置隐私保护中路网环境和欧氏空间环境对移动对象不同的约束限制,提出一种适用于这两类不同空间约束特点的虚拟轨迹填充算法。该算法接管了用户与位置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交互,并构建了虚拟用户轨迹对真实轨迹进行混淆填充,从而实现了真实轨迹的隐藏和保护。首先,对目标区域进行分区和汇聚点提取;随后,以汇聚点为基础进行轨迹分段和虚拟轨迹的生成;最后,通过构建时序预置算法和轨迹混淆填充算法实现了虚拟轨迹的合理分布,增加了将轨迹信息关联到特定目标对象的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每用户15次以内的填充后将位置隐私披露风险概率从60%下降并稳定在10%左右,轨迹隐私披露概率从50%下降并稳定在6%左右,能达到较好的位置隐私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基于聚类杂交的隐私保护轨迹数据发布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关于轨迹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大多采用聚类技术,其相关算法只关注每条轨迹的隐私保护,忽视对轨迹聚类组特征的保护.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发现,对采用聚类发布技术产生的轨迹数据进行二次聚类,可得到原始轨迹数据在发布之前的聚类组特征,从而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为了有效预防二次聚类攻击,提出一种(k,δ,Δ)-匿名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聚类杂交隐私保护轨迹数据发布算法CH-TDP,算法CH-TDP对采用(k,δ)-匿名模型及相关算法处理得到的聚类分组先进行组间杂交,而后再进行组内扰乱,其目标在防止出现二次聚类攻击的前提下,保证发布轨迹数据的质量不低于阈值Δ.实验对算法CH-TD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与同类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算法CH-TDP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差分隐私k-means算法对初始中心点敏感、用户位置数据误差偏大、可用性较低等问题,根据LBS的特点,引入人流密度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k-means的混合位置隐私保护方法。根据LBS特点将用户位置点分成离散位置点和非离散位置点,基于差分隐私技术,采用改进聚类算法对位置信息进行泛化和加噪;通过分析用户位置点的稀疏程度来确定离散点,对离散点位置信息采用基于差分隐私的单独加噪技术;对非离散点采用基于差分隐私的改进k-means算法进行泛化处理,以实现用户位置信息的隐私保护。仿真实验表明,在相同隐私预算的前提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数据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霍峥  王卫红  曹玉辉 《计算机应用》2017,37(9):2567-2571
针对路网环境中移动对象轨迹隐私泄露以及语义位置同质性攻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路网环境中感知隐私的轨迹数据采集(PTDC)算法。首先,通过兴趣位置(POI)访问人次的信息墒计算路网中POI的敏感性;其次,根据顶点间敏感性和距离的混合差距,定义了θ-边权,并建立路网空间的图模型、定义了k-θ-D匿名模型以抵御语义位置同质性攻击;最后,以无向图的广度优先遍历为基础,设计了满足POI语义差异性的匿名算法,将用户的敏感采样位置用匿名区域取代,并衡量了PTDC算法处理后数据的可用性。通过实验对PTDC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和自由空间中的基于语义位置的隐私保护算法——YCWA进行了比对。理论上讲,YCWA算法的隐私保护度低于PTDC算法。实验表明,PTDC算法的信息丢失率平均在15%左右,空间范围查询误差平均在12%左右,略逊于YCWA算法;然而,PTDC算法的运行时间在5 s以内,远远优于YCWA算法,可满足实时在线数据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位置服务中基于K-匿名方法构造的匿名集因未考虑语义信息导致语义推断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路网环境下的语义多样性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语义位置用户访问数量,利用欧氏距离选择具有相似特性的语义位置类型,构建最优语义位置类型集合。根据路段上属于该类型集的语义位置所占比例,选择最优路段构建匿名集,使得匿名集不仅满足语义多样性,而且增加了用户语义位置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LSBASC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平均匿名时间上提高了27%,SDA算法的执行效率更好。在相对空间粒度上减小了21%,隐私泄露程度上降低了3%,SDA算法以更小的匿名空间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和隐私保护程度,能有效地保护用户语义位置隐私。  相似文献   

10.
目前,现有的轨迹隐私保护工作大多数考虑的是敏感位置或敏感区域,未能考虑到敏感位置语义且未能精准的描述出位置语义的敏感程度.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TP-SLS(A trajectory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combining neural networks and sensitive location semantics)方法.首先,提出了敏感度感知算法,用于量化位置语义敏感度,实现“原子化”保护.其次,为了构建用户的敏感移动场景,建立了一个包含时空信息和位置语义敏感度的四元组并使用差分隐私进行干扰.同时,使用深度神经网络预测轨迹.最后,由于预测的轨迹存在废数据,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优化轨迹算法,用于提高数据质量,完成轨迹数据发布.实验结果表明,TP-SLS方法在隐私保护强度和数据可用性两个方面优于现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理社交网络中以频繁位置为背景知识的攻击导致用户身份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社交网络的频繁位置隐私保护算法。首先,根据用户对位置访问的频次设置频繁位置并为每个用户建立频繁位置集合;然后按照背景知识的不同,将频繁位置的子集组成超边,把不满足匿名参数k的超边以用户偏离和位置偏离最小值为优化目标进行超边重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与(k,m)-anonymity算法相比,在频繁位置为3的情况下,该算法在Gowalla数据集上用户偏离度以及位置偏离度分别平均降低了约19.1%和8.3%,在Brightkite数据集上分别平均降低了约22.2%和10.7%,因此所提算法能够有效保护频繁位置的同时降低用户和位置偏离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的热点轨迹聚类算法(LSHT),结合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属性和社交特征,利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用户中的好友关系特征,引入用户亲密度和用户活跃度,对用户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提出对用户轨迹进行评分的评分函数,计算用户轨迹的影响力。结合用户亲密度和轨迹评分值,挖掘用户好友中的热点轨迹。该算法能够将热门轨迹中的不真实轨迹进行过滤。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更快更准确地挖掘出用户好友中的热点轨迹。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方式为用户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存在着位置轨迹隐私泄露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隐私数据加以保护,成为目前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对现有的隐私保护方法系统架构进行总结,对位置隐私保护技术和轨迹隐私保护技术进行综述,分类介绍了基于扭曲技术、加密技术、匿名技术以及差分隐私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对各种隐私保护技术下的最新算法进行整理归纳。根据对已有技术的了解,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迅猛发展带来的发布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了一种个性化的轨迹保护方案。根据个体个性化的隐私保护需求差异,对不同个体采用了不同的保护准则,这样可以解决传统隐私保护下“过度保护”及轨迹效用低等问题。给出k敏感轨迹匿名和(k,p)敏感轨迹匿名等重要的隐私保护定义,并利用Trie树的构造、剪枝、重构等技术实现了个体的个性化隐私保护。最后,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分析,证明该个性化方案比现存隐私保护方案在轨迹位置损失率方面性能优,计算延时较低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匿名集内轨迹间的高度相似性而导致的轨迹隐私泄露问题,提出基于轨迹形状多样性的隐私保护算法。该算法通过轨迹同步化处理的方式改进轨迹数据的预处理过程,以减少信息损失;并借鉴l-多样性思想,在贪婪聚类时选择l条具有形状多样性的轨迹作为匿名集成员,以防止集合内成员轨迹的形状相似性过高而导致轨迹形状相似性攻击。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轨迹k-匿名的同时满足l-多样性,算法运行时间较小,且减少了轨迹信息损失,增强了轨迹数据的可用性,更好地实现了轨迹隐私保护,可有效应用到隐私保护轨迹数据发布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轨迹数据发布时轨迹和非敏感信息引起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敏感信息分析的轨迹数据隐私保护发布算法。首先,分析轨迹和非敏感信息的关联性构建轨迹隐私泄露判定模型,得到最小违反序列元组(MVS),然后借鉴公共子序列的思想,在消除MVS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时,选择MVS中对轨迹数据损失最小的时序序列作为抑制对象,从而生成具有隐私能力和低数据损失率的匿名轨迹数据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LKC-Local算法和Trad-Local算法相比,在序列长度为3的情况下,该算法平均实例损失率分别降低了6%和30%,平均最大频繁序列(MFS)损失率分别降低了7%和60%,因此所提算法能够有效用于提高推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地图匹配算法(如基于经典隐马尔可夫及其变体、先进算法等)对于低频轨迹数据匹配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海量公交历史轨迹数据的轨迹数据挖掘方法。首先,以公交站点为序列骨架,从大量低频轨迹中挖掘、提取轨迹点数据,进行重组、排序形成高质量高频轨迹数据序列;然后,将高质量高频轨迹数据序列应用基于经典隐马尔可夫模型地图匹配算法,得到公交路线地图匹配结果。与未经过挖掘算法处理的低频轨迹数据的匹配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匹配误差上平均下降6.3%,匹配所需的数据规模、时间大幅缩减;且该方法对于低频、不稳定的噪声数据具有鲁棒性,适用于所有公交路线的地图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麟  黄胜波 《计算机应用》2015,35(12):3437-3441
综合考虑不确定环境下移动对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对船舶自动导航系统所记录的轨迹进行k-匿名的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一个不确定空间索引,并将不确定空间用四叉树结构存储,然后通过使用连续近邻查询方法找出与当前轨迹相似区域的轨迹,并将这些轨迹加入匿名候选集。由于考虑到路网规模影响匿名信息的有效性以及攻击者对轨迹的攻击概率,采用启发式算法生成匿名轨迹最佳利用链,从而加大对轨迹隐私保护的力度。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信息丢失率降低了20%~50%,信息扭曲度随着查询范围的增大能保持在50%以下,代价损失相比传统方法降低了10%~30%。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者对轨迹进行攻击获取信息,应用于公务船艇海上执勤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