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减少测试成本,基于片上数字化的思想,提出复用片上DAC和ADC数模混合片上系统模拟芯核并行测试结构.自保持模拟测试接口可暂存模拟测试激励和测试响应,减少每个测试端口添加的DAC和ADC所产生的额外面积开销,实现芯核级多端口测试和系统级的多核并行测试.采用流水线式并行测试结构减少DAC输出测试激励的等待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了模拟测试外壳的测试成本评价方法和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测试成本优化算法,得到优化的模拟测试外壳组分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拟芯核测试结构对精度的影响小于0.25%,对测试时间可优化40%以上.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在功耗及测试并行性约束下三维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绑定中测试阶段并行测试的优化策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测试访问机制(Test Access Mechanism,TAM)资源,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降低了测试成本。在3D SoC的测试过程中系统TAM资源十分有限,通过设计相应的测试外壳结构,对系统当前状态下空闲的TAM资源与待测芯核内部扫描链进行重新分配,使待调度的芯核提前进入测试阶段,减少了并行测试过程中的空闲时间块。在该结构基础上调整各芯核调度顺序,使测试过程满足各项约束条件。在ITC’02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功耗约束及测试并行性约束条件下,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更有效地降低了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三维(3D-SIC)芯片测试过程中,对其进行中间绑定测试,可提前检测出绑定过程中的缺陷,减少绑定失败率,但中间绑定测试会使测试时间与功耗的大幅度增加。针对3D-SIC绑定中测试成本过高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绑定顺序优化,改变了传统的自下而上以及逐层绑定,提出了可以从任意层进行绑定。在测试带宽和测试功率的约束下,本文提出的基于贪心算法的绑定调度流程下,针对三种不同堆叠布局的芯片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针对金字塔结构的三维芯片优化效果达到了40%以上,对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的三维芯片也有一定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SoC测试中低成本、低功耗的芯核包装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SoC测试中新颖的并行芯核包装方法(parallel core wrapper design,pCWD),该包装方法利用扫描切片重叠这一特点,通过缩短包装扫描链长度来减少测试功耗和测试时间.为了进一步减少测试时间,还提出了一种测试向量扫描切片划分和赋值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针对ITC2002基准SoC集中d695芯片,应用并行包装方法和测试向量切片划分及赋值算法,能够减少50%的测试时间及95%的测试功耗.  相似文献   

5.
张颖  吴宁  葛芬 《计算机应用》2014,34(12):3628-3632
针对复杂片上系统(SoC)芯片的片上网络(NoC)映射方案未考虑测试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测试优化的NoC映射算法,兼顾了可测性的提升和映射开销的最小化。该映射方案首先依据特定的测试结构,使用划分算法进行片上系统所有IP核的测试分组,其优化目标为测试时间最短;之后,再基于分组内IP核之间的通信量,应用遗传算法实现NoC映射,其优化目标是在测试优化的基础上实现映射开销最小。通过多个ITC'02测试基准电路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后,测试时间平均减少12.67%;与随机任务映射相比,映射代价平均减少24.5%。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芯片测试过程中功耗密度大造成的局部过热(简称"热斑")问题,提出一种热量敏感的多播并行测试方法.对众核芯片采用多播并行测试时面临的"热斑"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无"热斑"的多播测试路径生成算法;在温度容限内对生成的多条单类同构芯核多播测试路径进行并行优化,形成无"热斑"的快速并行测试方案,同时缩短了测试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多播并行测试时的"热斑",并使测试时间缩短近45%.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三维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绑定前和绑定后的测试总时间,提出了一种测试外壳扫描链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将三维IP核的所有扫描元素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用BFD算法将扫描元素分配到各条测试外壳扫描链,以减少绑定后的测试时间。再用提出的AL(Allocate Layer)算法将扫描元素分配到各层电路中,使得绑定前各条测试外壳扫描链的长度也能够平衡,以减少绑定前的测试时间和TSVs数量,并且AL算法能够使得各层电路所含的扫描元素总长度也尽可能的相等。实验结果表明,与国际上已有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绑定前和绑定后的测试总时间减少了3.17%~38.18%,并且三维IP核各层电路所含的扫描元素总长度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8.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颍的SOC芯片BIST方案。该方案是利用相容技术和折叠技术,将SOC芯片中多个芯核的测试数据整体优化压缩和生成,并且能够实现多个芯核的并行测试,具有很高的压缩率,平均压缩率在94%以上;且结构简单、解压方便、硬件开销低,实验证明是一种非常好的SOC芯片的BIST方案。  相似文献   

9.
硅通孔技术是实现三维系统芯片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而作为测试基础,测试访问机制和测试外壳则方便了三维系统芯片模块化测试,测试结构优化问题是研究的热点.提出基于博弈论的3D SoC测试结构优化技术,使基于核的三维系统芯片测试时间最少,TAM带宽最大,并且满足TSV数目约束.提出的方法利用二人合作博弈论方法的优点,对测试结构和测试调度问题进行建模,给出了基于博弈实现3D SoC测试结构优化的算法.用ITC02 SoC测试基准电路搭建成堆叠SoC,并在其上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与之前的2D IC上开发的方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测试结构优化与测试调度方法结果更优越.  相似文献   

10.
龙芯3号是一款低功耗处理器芯片,要求测试时保持较低功耗.为了解决低功耗测试的问题,对龙芯3号测试功耗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一套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开销的低功耗测试方案,并对整套方案中的各种技术在功耗、面积、时延以及测试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龙芯3号测试功耗主要消耗在逻辑电路的翻转和测试时钟网络上的特点,采用IP级测试分割技术减少逻辑电路和时钟网络的翻转;采用门控时钟对局部扫描触发器进行控制减少单核扫描捕获期间的逻辑翻转,并采用了阻隔门技术、不关心位(X位)填充技术减少单核扫描移位的逻辑翻转.实验结果表明,龙芯3号4核处理器达到了预定小于15W的测试平均功耗需求,单个IP核最大平均功耗降低为6W左右,约是正常功能平均功耗的40%,有效地保证了芯片的测试质量.  相似文献   

11.
层分配是解析式三维集成电路布局算法中的关键一步。解析式布局需要通过层分配将连续的三维空间中的单元划分到二维的芯片层上,这个过程会破坏之前三维空间中得到的连续解。为了实现从优化的三维布局到合法的多层二维结构的平滑过渡,提出一种使用最小代价流的层分配方法,尽可能地继承三维优化结果,保护解空间。将此层分配算法嵌入到多层次的解析式三维集成电路布局算法中,以总线长和穿透硅通孔数目的加权总和为目标,面积密度为约束条件,对比当前其他三维布局算法,该算法得到较好的线长结果、穿透硅通孔数量和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2.
New Products     
《Computer》1972,5(1):71-74
Intel has introduced an integrated CPU complete with a 4-bit parallel adder, sixteen 4-bit registers, an accumulator and a push-down stack on one chip. It's one of a family of four new ICs which comprise the MCS-4 micro computer system-the first system to bring the power and flexibility of a dedicated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at low cost in as few as two dual in-line packages.  相似文献   

13.
常用的zip密码恢复软件使用通用处理器进行密码恢复,每秒尝试密码次数少,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正确密码。为了提高密码破解效率,提出了GPU平台上的快速ZIP密码恢复算法,针对GPU的特点,重点优化了寄存器使用以及存储器访问,对AES和HMAC算法进行了并行优化,充分发挥了GPU大规模并行运算的优势,并利用ZIP文档格式中的密码校验位提前筛选密码,大部分错误密码都不需要进行后续运算。实验结果表明,恢复AES-128加密的ZIP文档,基于GPU的算法实现了11.09倍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3D芯片技术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绑定中测试"环节的提出对于芯片的测试流程有了新的要求。但是,"绑定中测试""一绑一测"的特点会使部分裸片被重复测试,从而带来测试时间的增加。从"绑定中测试"的过程出发,协同考虑测试功耗与"理论制造成本"对于"绑定中测试"的影响,提出"多绑一测"的测试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结合ITC’02电路的相关参数,体现本文思想在实际生产制造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拒绝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作为一种传统的网络攻击方式,依旧对网络安全存在着较大的威胁.本文研究基于高性能网络安全芯片SoC+IP的构建模式,针对网络层DDoS攻击,提出了一种从硬件层面实现的DDoS攻击识别方法.根据硬件协议栈设计原理,利用逻辑电路门处理网络数据包进行拆解分析,随后对拆解后的信息进行攻击判定,将认定为攻击的数据包信息记录在攻击池中,等待主机随时读取.并通过硬件逻辑电路实现了基于该方法的DDoS攻击识别IP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 IP核采用AHB总线配置寄存器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基于SV/UVM的仿真验证平台进行综合和功能性测试.实验表明, IP核满足设计要求,可实时进行DDoS攻击识别检测,有效提高高性能网络安全芯片的安全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嵌入式Java芯片中使用即时编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va虚拟机具有面向堆栈与面向对象的特点,不利于硬件有效支持字节码的直接执行,传统JIT也不适应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环境,介绍了在自行设计的嵌入式Java芯片中使用JIT的技术途径,通过对Java虚拟机堆栈和复杂指令的支持,密切配合JIT软件,较好地解决了Java芯片设计中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前界最好的picoJava-Ⅱ内核而言内核而言,JC401的编译后代码性能提高了1.2至1.9倍,在硬件复杂度、执行速度、内存开销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适合于嵌入式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单载波WMN中跨层拥塞反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载波无线Mesh网络(WMN)中,网络拥塞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跨层拥塞反馈算法,通过拥塞反馈将不同协议层作为一个整体架构进行优化设计。各层利用本地信息进行分布式计算完成个体优化,即在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分别优化拥塞控制、路由策略、MAC调度、AMC模式,以达到整体性能优化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拥塞率,且其吞吐量相比传统IEEE802.11 TCP提升约18%。  相似文献   

18.
Field operations should be done in a manner that minimizes time and travels over the field surface and is coordinated with topographic land features. Automated path planning can help to find the best coverage path so that the field operation costs can be minimized. Intelligent algorithms are desired for both two‐dimensional (2D)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terrain field coverage path planning. The algorithm of generating an optimized full coverage pattern for a given 2D planar field by using boustrophedon path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reported before. However, a great proportion of farms have rolling terrains, which have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sign of coverage paths. Coverage path planning in 3D space has a great potential to further optimize field operations. This work addressed four critical tasks: terrain modeling and representation, coverage cost analysis, terrain decompo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ized path searching algorithm. The developed algorithms and method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nd tested using 3D terrain maps of farm fields with various topographic features. Each field was decomposed into subregions based on its terrain features. A recommended “seed curve” based on a customized cost function was searched for each subregion, and parallel coverage paths were generated by offsetting the found “seed curve” toward its two sides until the whole region was completely covered. Compared with the 2D planning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3D coverage path planning showed its superiority in reducing both headland turning cost and soil erosion cost. On the tested fields, on average the 3D planning algorithm saved 10.3% on headland turning cost, 24.7% on soil erosion cost, 81.2% on skipped area cost, and 22.0% on the weighted sum of these costs, where their corresponding weights were 1, 1, and 0.5, respectively.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