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对聚焦/散焦边界(FDB)信息捕捉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稀疏表示和图像抠图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引入一种基于线性稀疏表示的焦点测度,它利用自然图像形成的字典与输入图像在局部窗口上的线性关系,通过求解线性系数来表示图像的焦点信息。然后,利用焦点测度获取源图像的焦点图和一个由聚焦区域、散焦区域以及包含FDB的未知区域组成的三元图,并将三元图作为一个输入,采用图像抠图技术处理源图像的FDB区域,从而得到较精确的全聚焦图像。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将得到的全聚焦图像作为新字典实现融合过程的迭代进行,在经过设定的更新次数后得到最终的全聚焦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11种最先进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融合性能和视觉效果,且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锐度的多聚焦图像融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素兰  王铮 《计算机工程》2009,35(4):221-222
为了获得同一场景内所有物体都清晰的图像,提出一种新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把待融合图像进行分块,构造融合块的清晰度评价函数(区域锐度),根据其区域锐度值,判断融合块应取自哪幅源图像。采用投票选举的方法对融合图像进行一致性校验,对相邻但来自不同聚焦图像的融合块进行加权融合。实验结果证明,与基于小波分解的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速度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中聚焦区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与聚焦区域检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得到初始融合图像;其次,将初始融合图像与源多聚焦图像作比较,得到初始聚焦区域;接着,利用形态学开闭运算对初始聚焦区域进行修正;最后,在修正的聚焦区域上通过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IPCNN)获得融合图像。与经典的基于小波变换、Shea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以及当前流行的基于NSST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融合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客观评价指标互信息(MI)、空间频率和转移的边缘信息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源图像中的聚焦区域,能从源图像中提取出更多的清晰信息到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小波-Contourlet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图像;接着根据高、低频分量各自的区域特性,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进行处理,得到小波-Contourlet变换域的融合系数,最后通过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采用信息熵、标准差和互信息3个评价标准,将该算法和传统的小波算法和Contourlet算法的融合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的评价指标都优于其它算法,且融合图像较好地从源图像中提取了有用信息,提高了融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多聚焦图像融合存在着在融合图像边缘处容易出现伪影和光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导向滤波和聚焦区域局部标准差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新的聚焦区域检测策略,它将导向滤波后的源图像与均值滤波后的源图像相减得到绝对差值图像,并以此作为高频信息而生成粗略聚焦图;粗略聚焦图进一步经过导向滤波增强其高频细节信息,从而得到对应源图像的聚焦区域。然后,根据聚焦区域的局部标准差,利用像素级最大化规则得到初始决策图。最后,通过小区域去除策略和导向滤波优化生成最终决策图,并据此利用像素加权平均规则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方面的综合性能都优于现有的典型融合方法,且其计算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中难以有效检测聚焦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和区域检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将RPCA理论运用到多聚焦图像融合中,把源图像分解为稀疏图像和低秩图像;对稀疏矩阵采用区域检测的方法得到源图像的聚焦判决图;对聚焦判决图进行三方向一致性和区域生长法处理得到最终决策图;根据最终决策图对源图像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主观评价方面,所提出的方法在对比度、纹理清晰度、亮度等几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在客观评价方面,用标准差、平均梯度、空间频率和互信息四项评价指标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刘栋  周冬明  聂仁灿  侯瑞超 《计算机应用》2018,38(10):3006-3012
针对传统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无法准确提取多聚焦图像聚焦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相位一致性(PC)来检测图像清晰区域,并结合PCNN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分别得到图像的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其次,通过计算高频系数的空间频率值(SF)与低频系数的相位一致性值来提取图像高低频子带中的聚焦区域;然后,将SF与PC作为PCNN外部激励来刺激PCNN神经元点火,分别对图像高低频系数进行融合;最后,利用逆NSCT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实验采取多聚焦图像Clock、Pepsi和Lab作为三组实验数据集,与传统融合算法及新近提出的几种算法进行对比,所提算法的客观评价参数:互信息、边缘信息度、信息熵、标准差和平均梯度的数值均大于或十分接近于对比算法的最大值;同时从实验结果图与源图像的差值图中可以发现所提算法的差值图包含源图像清晰区域的痕迹明显更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加准确地提取出图像的清晰区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与纹理等细节信息,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核Fisher判别分析在多聚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与图像块分割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块分割,计算反映图像块聚焦程度的清晰度特征;再将源图像的部分区域作为训练样本,获得训练后的核Fisher判别分析参数;然后利用已知的核Fisher判别分析获得初步融合图像;最后对位于源图像清晰与模糊区域交界处的源图像块利用冗余小波变换进行处理后,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图像融合效果优于常用图像融合方法,可在有效提高图像融合质量与减少计算量之间获得较好的折衷。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抠图算法框架。首先,估计输入图像各个区域的模糊程度;其次,对图像进行显著性的计算;然后融合模糊度和显著性信息,大致分割出前景和背景,从而自动生成标注前景、背景、未知区域的三色图;最后,采用基于采样的抠图算法就可以准确地完成前景目标物体的自动抠图。该算法无须人工辅助或附加信息。在标准数据集和实拍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图像和视频的编辑合成。  相似文献   

10.
曹春红  张建华  李林峰 《计算机科学》2016,43(7):67-72, 110
基于分块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是多聚焦图像融合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算法。基于差分演化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将图像分块大小作为差分演化算法的种群,通过多次演化,最后获得使融合图像效果最好的图像分块。为克服标准差分演化算法由于丢失父代种群的部分信息导致收敛速度变慢、全局搜索范围较小,以及当对应图像块的清晰度相等时该算法的处理方式会改变源图像的像素值的缺点,在原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双子代机制和自适应分块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双子代差分演化和自适应分块机制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在演化过程中生成两个子代种群,最大程度上保留父代种群的信息,扩大全局搜索范围,提高算法的收敛性能;利用自适应分块机制,当出现图像块清晰度相等的情况时,将图像块分解成更小的图像块,然后再进行清晰度的比较,使改进算法获得的融合图像比原算法获得的效果更好,而且不会改变源图像的像素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子代差分演化和自适应分块机制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可以获得比原算法效果更好的融合图像,而且收敛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中缺乏细节保护和结构不连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解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源图像采用卡通纹理图像分解得到卡通部分和纹理部分;其次,卡通部分采用卷积稀疏表示的方法进行融合,纹理部分采用字典学习进行融合;最后,将卡通和纹理部分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实验建立在标准的融合数据集中,并与传统和最近的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所获得的融合结果在方差和信息熵上具有更好的表现,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多聚焦图像融合中缺乏细节保护和结构不连续的缺点,同时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aims to extract the focused regions from multiple partially focused images of the same scene and then combine them together to produce a completely focused image. Detecting the focused regions from multiple images is key for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boundary finding based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algorithm, in which the task of detecting the focused regions is treated as find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focused and defocused regions from the source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found boundaries, the source images could be naturally separated into regions with the same focus conditions, i.e., each region is fully focused or defocused. Then, the focused regions can be found out by selecting the regions with greater focus-measures from each pair of regions.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boundary detection and focused region detection, we also present a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ocus-measure, effectiveness of which has been verified by using som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multi-focus image fusion algorithms, our algorithm fuses the boundary regions and non-boundary regions of the source images respectively, which helps produce a fusion image with good visual quality.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some state-of-the-art image fusion algorithms in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地判断待融合图像的清晰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归一化结构极值点数目的清晰度判断准则。方法:本文基于图像的局部极值点特性,定义了归一化结构极值点数目这个指标作为清晰度判断准则,同时还给出了利用该准则和融合决策矩阵快速估计技术的多聚焦图像快速融合方法。结果:利用本文提出的清晰度判断准则和融合方法,实验表明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图像清晰度判断准则,该准则判断准确率高,且对脉冲噪声有好的鲁棒性。通过与传统融合方法对两组实验图像融合结果的主客观比较表明,该方法的融合速度和效果比现有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林生佑 《计算机工程》2007,33(20):40-42
提出一种用于自然图像抠图的高效的基于感知颜色空间的透明度估计方法。在用户指定图像的未知区域后,对于其中的任意一点,估计出该点的前景颜色分量和背景颜色分量,把该点RGB颜色的亮度信息和色度信息分开。分别估计出该点的亮度透明度分量和色度透明度分量,将这2个透明度分量的加权平均作为该点的最终透明度值。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张登福  何宜宝 《计算机应用》2010,30(10):2805-2807
针对基于神经网络分割算法计算复杂、运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根据单焦距图像聚焦区域和失焦区域局部相对清晰度的不同进行区域分割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有效结合了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在图像分解中的多尺度、方向性、各向异性和平移不变性等特点,利用各方向高频分量的聚类来对低频分量进行分割、融合。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于微距摄影来说,由于微距镜头的景深有限,往往很难通过单幅照片获得拍摄对象全幅清晰的图像.因此要想获取全幅清晰的照片,就需要拍摄多幅具有不同焦点的微距照片,并对其进行融合.方法 传统的微距照片融合方法一般都假定需要融合的图像是已经配准好的,也并没有考虑微距图像的自动采集.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微距摄影的多聚焦图像采集和融合系统,该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一种微距图像拍摄装置,该硬件能够以高精度的方式拍摄物体在不同焦距下的微距照片.第2部分是一个基于不变特征的图像配准组件,它可以对在多个焦点下拍摄的微距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和对齐.第3部分是一个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组件,这个组件能够对已经对齐的微距照片进行融合,使得合成的图像具有更大的景深.该组件对基于图像金字塔的融合方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的权重计算策略.通过将该权重计算与图像金字塔相结合,得到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结果 论文使用设计的拍摄装置采集了多组实验数据,用以验证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正确性,并使用主观和客观的方法对提出的系统进行评价.从主观评价来看,系统合成的微距图像不仅具有足够的景深,而且在高分辨率下也能够清晰地呈现物体微小的细节.从客观评价来看,通过将系统合成的微距图像与其他方法合成的微距图像进行量化比较,在标准差、信息熵和平均梯度3种评价标准中都是最优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灵活和高效的,不仅能够对多幅具有不同焦点的微距图像进行自动采集、配准和融合,并且在图像融合的质量方面也能和其他方法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地估计源图像的清晰区域,提高多聚焦图像融合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清晰度估计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基于离散小波的清晰度估计方法获取源图像的聚焦区域,然后使用均值滤波和空洞填充进一步优化该聚焦区域,最后结合清晰度估计和相似性特性,将不同聚焦区域合并生成融合图像。该方法获得的融合图像在客观评价和主观质量上都优于以往基于清晰度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