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检测网络谣言没有考虑到谣言各生命周期之间的深层特征以及训练参数过于庞大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间序列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谣言检测算法(CNN-TS).首先将微博中的谣言事件向量化,其次将这些向量根据时间顺序分组为潜伏期、滋生期、蔓延期、消退期,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隐含层的学习训练来挖掘表示各阶段文本深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谣言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识别社交媒体网络上的谣言是社交网络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注意力机制的微博谣言检测模型,考虑到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到的特征对输出结果影响力问题,在经典的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 CNN)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通过CNN中的卷积层学习微博窗口的特征表示,再根据每个特征表示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力不同通过注意力机制赋予不同的权重来进行谣言事件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微博谣言检测模型准确率达到了96.8%,并且在召回率和F1值上也有提升,即本文提出的新的微博谣言检测模型具有更好的谣言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众多谣言在公开社交平台微博上肆意产生与传播,谣言检测有利于降低谣言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为探究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与该用户发布谣言的关联,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微博谣言检测算法(RDUC)。该模型主要以用户的点赞、转发和评论等行为特征作为主要参数,挖掘用户历史行为与谣言发布的关联,并且将ERNIE模型和DPCNN模型相结合对微博谣言事件进行检测。通过使用Ma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3种常用的谣言检测算法比较得出:该算法的准确率高达90.1%,高于这3种常用谣言检测算法。因此RDUC算法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微博的低门槛造就了谣言产生的低成本,致使微博成为谣言信息的温床。因此,快速有效地检测谣言对微博至关重要。论文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微博谣言检测方法。为了提高谣言事件检测的性能,针对时间序列划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聚类的微博事件划分方法,根据微博在时间上的聚合程度构建时间序列。同时基于GRU网络构建事件分类模型,自动学习特征用于谣言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检测准确率达到96.7%,验证了该方法在谣言检测问题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自动检测谣言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谣言检测方法,但存在以下两点局限:1)只考虑文本内容,忽略了可用于判断谣言的辅助多模态信息;2)只关注时间序列模型捕捉谣言事件的时间特征,没有很好地研究事件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有效利用多模态帖子信息并联合多种编码策略构建每个新闻事件的表示,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多模态多层次事件网络的社交媒体谣言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一个多模态的帖子嵌入层,同时利用文本内容和视觉内容;将多模态的帖子嵌入向量送入多层次事件编码网络,联合使用多种编码策略,以由粗到细的方式描述事件特征。结果 在Twitter和Pheme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模态多层次事件网络模型比现有的SVM-TS(support vector machine—time structure)、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RU(gated recurrent unit)、CallAtRumors和MKEMN(multimodal knowledge-aware event memory network)等方法在准确率上提升了4 %以上。结论 本文提出的谣言检测模型,对每个事件的全局、时间和局部信息进行建模,提升了谣言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大量食品安全领域的谣言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疯狂传播。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通用领域的谣言进行检测,忽视了不同领域谣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食品安全这一领域谣言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检测方法。用领域实体抽取策略得到的实体特征与文本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深度文本特征做拼接融合,再进行谣言判断。实验结果表明,在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数据集上,采用该方法检测效果明显优于通用的谣言检测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评价指标上都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交平台中大量谣言的广泛传播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传统谣言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处理文本中多义词和突出重要关键词,造成检测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RT模型的增强混合神经网络的谣言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BERT模型将推文向量化,通过3种不同尺寸的卷积核学习推文特征,将这些特征进行最大池化拼接得到特征序列,并输入到BiLSTM中学习序列特征。同时引入Attention机制计算注意力分值,实现谣言检测。在公开数据集Twitter15和Twitter16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在谣言检测性能方面提升明显,并在早期检测阶段表现出卓越的检测能力,检测准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微博谣言检测工作中带标签数据稀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微博谣言检测方法.利用双层双向的门控循环单元和卷积神经网络组成的联合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利用丰富的评论数据对联合神经网络进行预训练,将训练好的特征提取层迁移到微博谣言检测任务中,通过区分微调和斜三角学习率两种微调策略对特征提取层进行调整,使其适应于目标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迁移学习方法的联合神经网络能有效提高微博谣言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余昊杨  武昕 《计算机应用》2022,(S2):277-284
针对非侵入式工业负荷事件检测中准确率较低和漏检率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非侵入工业负荷事件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在1D-CNN模型中引入Inception-V2模型构建一维Inception-V2卷积神经网络(1D-Inception-V2-CNN)模型,利用多种长度的滑动窗和对应的卷积核实现对数据的读取和压缩,利用1D-Inception-V2-CNN模型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检测和分类,并通过自适应循环检测方法更新网络模型的检测样本库,最终实现对工业用户负荷数据的全面检测。在对实际工业用户的事件检测实验中,所提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和Fscore分别达到了96.32%和95.42%,与LeNet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滑动窗累积和算法相比均有明显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事件检测的准确率,同时减小事件漏检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卷积-LSTM网络的广告点击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击率预测是计算广告学的核心算法之一。传统浅层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到数据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且使用人工特征提取方法费时费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混合神经网络的广告点击率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高影响力特征,并通过LSTM神经网络的时序性进行预测分类。实验结果证明:与浅层模型或单一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基于卷积-LSTM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能有效提高广告点击事件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网络谣言逐渐泛滥,研究微博谣言的自动检测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现今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谣言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微博文本语义信息的问题,同时,过分依赖传播信息的谣言检测方法使得检测时间滞后,不能满足谣言检测的现实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用户历史交互信息的微博谣言检测模型,不使用待检测微博的传播信息,构建并训练AbaNet(ALBERT-BiGRU-Attention)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充分考虑待检测微博和用户历史传播信息文本的文本特征和语义信息进行谣言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模型具有准确率高、稳定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在获得较高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大大缩短谣言检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应用到视频理解中,提出一种基于多面部特征融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本文使用多任务级联卷积网络(Multi-Task Cascad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MTCNN)定位驾驶员的嘴部、左眼,使用CNN从驾驶员嘴部、左眼图像中提取静态特征,结合CNN从嘴部、左眼光流图中提取动态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只使用静态图像进行驾驶员疲劳检测效果更好,准确率达到87.4%,而且可以很好地区别在静态图像中很相似的打哈欠和讲话动作.  相似文献   

13.
方圆  李明  王萍  江兴何  张信明 《计算机应用》2018,38(10):2903-2907
针对电力信息网络中的高级持续性威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根据网络数据流量的统计特征对当前网络状态进行分类。首先,获取日志文件中网络流量的各统计值,进行特征编码、归一化等预处理工作;然后,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可变卷积核提取不同主机入侵流量之间空间相关特征;最后,将已经处理好的包含空间相关特征的数据在时间上错开排列,利用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挖掘入侵流量的时间相关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曲线下方的面积(AUC)上提升了7.5%~14.0%,同时误报率降低了83.7%~52.7%。所提模型能准确地识别网络流量的类别,大幅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谣言事件的散播已成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在线社交网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谣言事件自动检测对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现实意义。该文以微博事件为背景,综合谣言事件特征随时间变化特性以及时间维度上谣言事件的分布特点,引入论域划分思想,基于模糊聚类算法提出了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事件时序特征构建模型;同时,基于社会学中谣言的传播原理,提出将事件流行度、模糊度和流传度作为微博谣言事件检测分类器的三项新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动态时序特征表示方法和三项新特征使谣言事件自动检测效果得到了可观提升。  相似文献   

15.
薛海涛  王莉  杨延杰  廉飚 《计算机应用》2021,41(12):3540-3545
针对社交媒体平台上消息内容普遍很短、传播结构中存在大量空转发、用户角色与内容间的失配等条件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网络中的用户属性信息和消息内容的谣言检测模型GMB_GMU。首先以用户属性为节点、传播链为边构建用户传播网络,并引入图注意力网络(GAT)得到用户属性的增强表示;同时,基于此用户传播网络,利用node2vec得到用户的结构表征,并使用互注意机制对其进行增强。另外,引入BERT建立源帖内容表征。最后,利用多模态门控单元(GMU)对用户属性表征、结构表征和源帖内容表征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消息的最终表征。实验结果表明,GMB_GMU模型在公开的Weibo数据上的准确率达到0.952,能够有效识别谣言事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其他神经网络基准模型的传播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CNN和BiLSTM网络特征融合的文本情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董红斌 《计算机应用》2018,38(11):3075-3080
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自然语言在结构上存在着前后依赖关系,仅依靠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文本分类将忽略词的上下文含义,且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存在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限制了文本分类的准确率。为此,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特征融合的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文本向量的局部特征,利用BiLSTM提取与文本上下文相关的全局特征,将两种互补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解决了单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忽略词在上下文语义和语法信息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梯度消失或梯度弥散问题。在两种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特征融合模型有效提升了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和传播有关新冠的谣言对民生、经济、社会等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新冠谣言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现有谣言检测研究,一般假定进行建模和预测的事件已有充足的有标签数据,但对于新冠这类突发事件,由于可训练样本较少,所以此类模型存在局限性.该文聚焦少样本谣言检测问题,旨在使...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检测方法只是对信息是否为谣言进行判断,对于谣言源的研究工作较少。针对以往研究忽略将节点权值作为一项重要参数应用于谣言源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谣言中心性融入客观赋权算法模型,即BEW算法。该模型首先通过熵权算法计算网络节点权值,然后基于SIR模型进行模拟网络传播,同时考虑网节点权值嵌入特征,使用社区模块化聚类算法进行聚类,最终通过MLE算法实现源点预测的目的。在4个真实的网络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谣言源的识别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贺兵  张春梅 《计算机应用》2021,41(9):2741-2747
级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算法为首先在人脸关键点检测中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型,CNN的使用使得检测精度得到极大的提升。针对该策略需要对相邻阶段间的数据反复进行回归处理使得算法流程十分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非对称卷积-压缩激发-次代残差网络(AC-SE-ResNeXt)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所提算法仅使用单阶段回归,既避免了级联策略中多阶段回归的算法流程复杂性,又解决了相邻阶段间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的问题。为了不降低精度,在次代残差网络(ResNeXt)块的基础上添加了非对称卷积(AC)模块和压缩激发(SE)模块,构建了AC-SE-ResNeXt网络模型。同时,为了能够精确拟合在不同光照、姿态、表情等复杂环境下的人脸,将AC-SE-ResNeXt网络模型加深到101层。对训练好的模型分别在数据集BioID和LFPW上进行测试,其中该模型在BioID数据集上的人脸五点关键点检测的综合平均误差率为1.99%,在LFPW数据集上的人脸五点关键点检测的综合平均误差率为2.3%。实验结果表明,所改进的算法不但简化了算法流程使之能进行端到端处理,而且其精度与级联DCNN算法相当,鲁棒性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