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细二硫化钨在发动机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了超细二硫化钨粉末在发动机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并与氯化石蜡(T302)、二硫化钼进行比较,同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磨痕表面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二硫化钨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超细二硫化钨粉末在发动机油中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其摩擦学性能优于T302和二硫化钼,含有1%超细二硫化钨粉末的发动机油具有最佳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硫化钨润滑性能优异,但难以在基础油中稳定存在,可以采取添加分散剂的方法来提高纳米二硫化钨在基础油中的稳定性。考察了甲基萘,乙基萘和吲哚三种分散剂在500SN基础油中对纳米二硫化钨摩擦学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甲基萘(约3.85%)和乙基萘(约3.85%)对低含量的纳米二硫化钨(约0.005%)的稳定时间到达480h,而吲哚在8h内出现大量沉淀。在294N,392N和490N负荷下,在甲基萘(约3.85%)的分散下,含纳米二硫化钨(约0.01%)的500SN的磨斑直径依次为0.476mm,0.525mm和0.566mm,较500SN的磨斑直径(依次为0.610mm,0.690mm和0.880mm)分别下降了22.0%,23.9%和35.7%。而在490N负荷下,乙基萘(约3.85%)仅将500SN的磨斑直径从0.880mm降低到0.610mm,降低了31.8%。在500SN中,甲基萘和乙基萘对低含量(约0.005%)的纳米二硫化钨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均能提高纳米二硫化钨的摩擦学性能,而吲哚不适合作为纳米二硫化钨的分散剂。甲基萘(约3.85%)比乙基萘(约3.85%)更有利于提高纳米二硫化钨(约为0.01%质量分数)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3.
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分别加入聚ɑ-烯烃(PAO)、PAO与分散剂、PAO与酯类油3种试样中,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考察ZDDP和MoDTC对不同试样的感受性。将ZDDP和MoDTC两种添加剂进行复配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磨斑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酯类油能够很好地提高PAO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其质量分数为5%~10%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抗磨性能;PAO与分散剂试样中,增大ZDDP的加入量不能有效地降低磨斑直径,增大MoDTC的加入量可降低磨斑直径;PAO与酯类油试样中,随着ZDDP加入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减小,ZDDP的抗磨效果优于MoDTC;两种添加剂复配后与单剂相比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磨斑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磨斑表面平整,对摩擦表面修复作用更佳,同时添加ZDDP与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表面磨痕不规则,两剂具有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4.
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分别加入聚ɑ-烯烃(PAO)、PAO与分散剂、PAO与酯类油3种试样中,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考察ZDDP和MoDTC对不同试样的感受性。将ZDDP和MoDTC两种添加剂进行复配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磨斑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酯类油能够很好地提高PAO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其质量分数为5%~10%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抗磨性能;PAO与分散剂试样中,增大ZDDP的加入量不能有效地降低磨斑直径,增大MoDTC的加入量可降低磨斑直径;PAO与酯类油试样中,随着ZDDP加入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减小,ZDDP的抗磨效果优于MoDTC;两种添加剂复配后与单剂相比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磨斑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磨斑表面平整,对摩擦表面修复作用更佳,同时添加ZDDP与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表面磨痕不规则,两剂具有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1种润滑油添加剂 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及在基础油中的溶解稳定性和铜片腐蚀性;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系统地考察了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在基础油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仪和PHI550EACA /SAM多功能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探讨了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油溶性和抗腐蚀性能,作为极压抗磨添加剂可使基础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提高60%,烧结载荷(PD)提高75%,磨斑直径(WSD)降低26%,摩擦系数(μ)降低30%。摩擦过程中,二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钨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FeS反应膜和WS2沉积膜,减少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础油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聚α烯烃(PAO40)合成油为基础油,制备了聚脲润滑脂,研究了硫化烯烃棉籽油和两种无硫磷型有机钨和有机钼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考察了硫化烯烃棉籽油、有机钨和有机钼在钢-铜摩擦副条件下对聚脲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并分析了铜磨斑表面形貌和磨斑表面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考察了3种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铜片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PAO型聚脲润滑脂对无硫磷型有机钨和有机钼添加剂的感受性好于硫化烯烃棉籽油,其中以有机钨效果最优,当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最小;含有无硫磷型添加剂的润滑脂对铜片的腐蚀也较轻。  相似文献   

7.
为了替代进口修磨油,对板材修磨油进行了研制.70N基础油能够兼顾黏度与闪点(开口)的要求,可作为修磨油的基础油.通过对配方稳定性,极压性和沉降性的考察,对极压剂和沉降添加剂进行了筛选.研制的修磨油由70N基础油,6.0%的硫化脂肪,0.10%的复合沉降添加剂(0.05%醚酯型表面活性剂+0.05%阳离子聚合物)及0.5...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镧、氟化铵为原料、硅烷偶联剂为表面修饰剂制备LaF3胶体,通过相转移法将制备的LaF3胶体转移至油酸甲酯中,得到粒径为40 nm的纳米LaF3添加剂;结合离心沉降法和升温法研究纳米LaF3在100N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纳米LaF3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与EDS手段分析磨损钢球表面的磨斑形貌。结果表明,纳米LaF3添加剂在100N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极压抗磨及减摩性能,磨损钢球表面磨痕明显减轻,主要是在磨损表面生成含La、F等元素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9.
以氯化镧、氟化铵为原料、硅烷偶联剂为表面修饰剂制备LaF_3胶体,通过相转移法将制备的LaF_3胶体转移至油酸甲酯中,得到粒径为40nm的纳米LaF_3添加剂;结合离心沉降法和升温法研究纳米LaF_3在100N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纳米LaF_3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与EDS手段分析磨损钢球表面的磨斑形貌。结果表明,纳米LaF_3添加剂在100N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极压抗磨及减摩性能,磨损钢球表面磨痕明显减轻,主要是在磨损表面生成含La、F等元素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10.
杨新  张国正  柏五星 《润滑油》2006,21(4):35-38,51
采用四球试验机分别考察了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在矿物油、合成油、菜籽油3种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在3种基础油中都具有一定的摩擦学改善效果,尤其是在合成油PAO中,其摩擦学改善效果十分显著,而在菜籽油中,其摩擦学改善效果稍差。采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对纳米铜添加剂分别在3种类型基础油中钢球磨斑表面膜的铜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纳米铜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与单质铜在摩擦表面的沉积量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大连石化公司和兰州炼化总厂研制的20W/40铁路内燃机车四代油,经理化性质分析及1G2和CRCL-38台架评定符合CD级柴油机油指标,行车试验结果表明,油品粘度、碱值、摩擦副磨损值与参比油相当,在固定式铁路内燃机车发动机台架评定表明节能效果大于1%。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制备了一种复合型修饰剂修饰的油溶性纳米铜添加剂,粒径为1~7 nm。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该添加剂在HVIW H150基础油及SJ 5W/30汽油机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含0.1%纳米铜添加剂的HVIW H150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可使基础油PB值提高30%以上,磨斑直径降低50%左右;在5W/30 SJ汽油机油中表现出明显的减摩性能,使油品的摩擦系数降低28%以上。这是由于纳米铜超强的延展性使其在润滑油中表现出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烷基胺、二硫化碳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硫酯型抗氧剂,并与酚型、胺型抗氧剂进行复配,开发了一种复合型抗氧剂体系。采用PDSC、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试验考察了该复合抗氧剂体系在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API SL汽油机油复合剂中的抗氧化性能以及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在自主配方API SL汽油机油氧化前后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的复合抗氧剂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极压性能,在添加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的成品油深度氧化后,仍然保持优良的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4.
液态烷基化二苯胺抗氧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苯胺和C8烯烃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液态烷基化二苯胺抗氧剂(T534)。运用IR、FD/MS、GC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热氧化性能。结果表明,T534抗氧剂具有热安定性好、高温抗氧化能力突出的特点。用0.4%T534调配的10W/40SH级油和10W/40CF-4级油通过了全部的发动机台架评定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工艺生产的19种烷基化油的质量进行跟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烷基化油具有高辛烷值、零芳烃、低烯烃、低氧含量的特点。探讨了烷基化油的辛烷值、初馏点、蒸气压、硫含量、烯烃含量等指标对调合汽油性能的影响,建议生产和应用企业应对其重点关注。选择典型烷基化油调合国Ⅵ标准车用汽油并验证其性能,制定了烷基化油一级企业标准《异辛烷组分》(Q/SH PRD 0753-2019),使烷基化油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有标可依,确保烷基化油质量满足国Ⅵ标准汽油调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改性法与液流粉碎机械法对纳米铜微粒进行了表面改性和分散研究,采用高速离心机考察了表面改性后纳米铜微粒作为添加剂在CD15W/40柴油机油中的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采用TEM、XRD测试了表面改性纳米铜微粒的形貌及粒径大小,采用球一盘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表面改性纳米铜微粒作为CD15W/40全配方调配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用SEM、EDS观察了磨损表面的形貌、线扫描、面分布及元素含量,分析了纳米铜微粒在摩擦过程中的减摩润滑机理。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改性结合液流粉碎方法处理后纳米铜微粒的粒径进一步均匀、细化,平均粒径为24nm,并在CD15W/40油中分散性好,悬浮稳定时间长。当纳米铜微粒在CD15W/40油中添加量为0.05%时,具有最优的减摩抗磨性能,能使CD15W/40油抗磨性能提高1.57倍、减摩性能提高27.6%,这是因为纳米铜在摩擦表面的划痕和犁沟处沉积并形成边界润滑膜,从而降低了摩擦,改善了磨损。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含超细蛇纹石粉体的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与摩擦副的结合强度,在测定蛇纹石粉体差热-热重曲线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超细蛇纹石粉体组成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将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蛇纹石粉体添加至润滑油基础油中,研究其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蛇纹石粉体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粉体会逐渐脱除吸附水、层间水和结构水,且在高温下伴随着结构水的脱除,蛇纹石会分解生成镁橄榄石及二氧化硅;经200 ℃热处理的蛇纹石粉体可以明显提高润滑油性能,与基础油相比,含蛇纹石粉体1%(w)的润滑油的摩擦因数和钢球磨斑直径均明显降低,且具有自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程序ⅥB发动机台架试验新油和老化油的运动黏度、摩擦系数、钙元素浓度、总酸值和总碱值等理化性能分析,考察了程序ⅥB发动机台架试验老化对油品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程序ⅥB发动机台架试验中油品运动黏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油品的摩擦系数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老化初期摩擦系数增大速度较快,老化后期摩擦系数增大速度减缓;老化造成油品钙元素浓度增大,老化初期油品钙元素浓度增大较快,后期油品钙元素浓度增大速度减缓;老化造成油品总酸值增大、总碱值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桥加氢基础油开发的上海通用汽车装车机油,通过OEM要求的全部发动机台架试验,取得API GF-4和GM9986231认可,表明高桥加氢基础油加剂后完全能够满足目前最高档次汽油机油的性能要求。台架和行车试验结果表明,研制产品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高温清净性和低温分散性、抗磨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