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圆台平面磨床上加工零件常使用两种工艺用垫:隔磁垫和漏磁垫。一、隔磁垫在M7331圆台平面磨床上,磨削薄片圆形零件两面的不平行度,一般在0.015毫米左右。加工精度差,达不到图纸要求、效率低。采用隔磁垫的方法磨削,两面的不平行度可以达到0.003毫米,并且提高工效4~5倍。以弧齿锥齿铣齿机的一个调整垫(材料45钢)为例。1.零件要求(图1):2.隔磁垫(图2):采用材料为铸铁或钢。3.工作原理:加工薄片圆形零件,若用圆台平磨磁盘直接吸紧零件进行磨削,由于磨削前零件未形成好的基准面,所以磨后两面的平面度低。如果采用以黄油或二硫化钼将零件粘在隔磁垫槽内加工的方法,则因受隔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磁处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关于中频脉冲交变磁场去除某厂生产的离合器活塞环零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实验,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实验中,将离合器活塞环放入与该零件外形相匹配的环形交变磁场中进行磁处理,通过比较零件平面度的变化来判断残余应力是否降低。基于离合器活塞环的平面度均发生变化的实验结果,得出中频脉冲磁处理可以降低零件残余应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壳体类零件的外表面通常设计有凸台结构,凸台上有孔用于放油或安装产品标牌。介绍了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统一的带凸台零件夹具定位方法,可以使凸台面加工后高度一致,并保证凸台上的孔相对于凸台的位置度,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韩海峰  杨德一 《工具技术》2011,45(9):102-102
<正>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大直径薄板零件,直径260mm,壁厚仅为5mm,且该零件的形位精度要求较高,平面度要求为0.02mm,平行度要求为0.03mm。该零件在车削加工过程中由于装夹、切削力等因素易产生变形,从而造成加工后零件平面度和平行度超差,很难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为提高此类零件的加工质量,专门设计了一套夹具,加工出高质量的大直径薄板零件。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加工中,常会遇到铜、铝、陶瓷和玻璃等材料的平面磨削。电磁吸盘就无法吸住这类材料的零件,这是非导磁材料平面磨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厂采用了多平面真空吸台,把它放在普通电磁吸盘上,能方便而有效地吸附面积为3600mm~2以上的非导磁零件。当真空度达到660mm汞柱高时,就可同时吸附多个零件进行磨削加工。平面真空吸台经过四年多使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使用也比较方便。平面真空吸附台的原理和结构见图1。本体2用灰铸铁制造,外形尺寸300×180×45mm。在吸附台上铣有17条横向槽和12条纵向槽,槽宽1mm,深2、5mm,各槽相互构通。使用时先垫上厚为0.4mm的耐油橡皮5,橡皮上应预先开一个(多件吸附时就开多个)和工件形状基本相同但尺寸稍小的口子,然后放上工件6,开启真空装置,通过软管、接头3和深孔1等抽气,使所有槽都处于真空状态,就能把工件牢牢地吸附在平台上进行磨削,加工完毕后关闭真空管道,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加工外键槽的轴类零件(直径35~90mm)时,键槽中心线的对称度偏差为0.02~0.05mm,因没有适用的测量检具,使键槽对称度常常超差,影响零件的装配性能。为了保证产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了解键槽两侧面对圆的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偏差,以便在加工键槽过程中能及时进行修正,以及完  相似文献   

7.
四川读者刘进同志来信说,要求介绍有关反切刀片复合平面一次磨削方法。在刀具加工中常遇到由两种角度组成的复合平面。对这类平面的加工,我厂采用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即复合平面的一次磨削法。观介绍如下。一、反切刀片的磨削部图1所示,反切刀片的A平面和B平面为复合干面,均由ic30’和2”两种角度组成。在加工这种复合平面时,将刀片直接吸在平面磨床(M7130)工作磁台上(见图2),刀片与磁台边缘、线的夹角为PI(36o61’54”),磁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P。。(2”29’57”),经磨削加工即可磨出刀片A平面(复合平面)。加工B平…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会遇到薄壁壳体类零件的端面铣削加工。如图1所示的缸盖罩壳及图2所示的下罩壳是我厂加工的两种零件,其壁厚为6mm和5.5mm,属薄壁壳体零件,加工平面的平面度为  相似文献   

9.
我们作了一套简单的通用胎具,在小镗床上成功地加工了图1所示零件。考虑到一般此类零件孔与底板的平行度要求不高,故底板可不加工,其胎具结构和装夹方法如图2所示。滑板和滑道毛坯用铸铁或用型钢组焊而成。加工时滑板的下平面的平面度、滑道上、下平面的平面  相似文献   

10.
新型磁台(参见本刊1975年第5期第4页)运用导磁定位、漏磁定位和气隙导磁定位的原理,以强磁场为基础,采取角度磁力作用和点、线接触定位方式,人为地控制磁力对工件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平行平面的定位加工平行平面的定位加工首先是要解决第一个被加工面的平面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圆形零件的平面在普通矩台子面磨床上加工一般很难达到较高的技术精度,包括平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要求。厚度较薄的零件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厂在普通M1432A外圆磨床上装上专用芯轴,将头架旋转90°,进行大直径圆形平面和薄平面零件的精密加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磨削直径280毫米的盘形平面,平行度和平面度可达0.002毫米以内,光洁度可达 10以上。磨削厚度2~3毫米和4100毫米的薄形垫圈平面皮可达0、001~0.002毫米。 分析外圆磨床磨削圆形平面之所以优于矩台平面磨床,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1.磨削方式对热变形的影响 矩台平面…  相似文献   

12.
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平面的平面度,一般受磨床工作合运动及立柱或磨头移动精度的影响。对刚性较差的板类零件,还受工作台电磁吸力和磨轮的吃深压力使工件变形的影响。对于平面度要求高的中小型板类零件,我们常用点磨的方法。点磨排除了上述因素对平面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工作台不作往复运动,也不给磁,立柱或磨头也不移动,而是用手扶着工件,贴着了作台做小范围的平面运动,对工件逐点进行磨削,每磨光一个小局部后,移位磨另一个小局部,最后磨平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工业领域,需要对产品零件的平面度进行检测;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且操作步骤繁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平面度的概念,同时探讨了使用SO-NY磁尺作为量具进行平面度检测的控制实现方法,解决了对只能在实验室平面度进行检测的问题,提高了现场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前言我厂原来技术力量薄弱,对于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十分缺乏经验,近几年来,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我们从事了军工生产,并研制了精度在1″平行度的石英反光镜、N=0.2光圈的平行度为5″的滤色镜及塔差≤5″的大型五角直角棱镜等各种平面零件及棱镜零件。在加工这些零件中,依照我厂的生产技术情况和特点,根据自己的水平,在兄弟单位的启发帮助下,自己建立了一套适合我们情况的加工上述平面组成的高精度零件的工艺,现将体会分述如下。加工高精度平面零件注意的问题有三个主要方面,即光圈、角度及检验。为了解决这三  相似文献   

15.
云南读者高军来信说,希望本刊介绍有关薄壁零件铣削的夹具及加工经验。在机械加工中,经常会遇到薄壁壳体类零件的板上实测平面度为0.1~0.2mm,严重影响了产品质端面铣削加工,如图1、2所示。两件的壁厚为6mm量。为此,我厂设计制作了专用铣床夹具,保证了平面和5.smm,加工面的平面度为0.08mm,加工面与汽度要求。经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夹紧可靠,找正方便,缸盖平面贴合,要保证贴合处不漏油。原加工工艺来经济效益显著。用平日钳夹紧零件在立铣上铣削,卸下零件后在平一、缸盖罩壳铁央具在设计时应考虑:(1)用中250mm铣刀盘在立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两种加工薄板类零件的辅助支撑装置,可确保被加工零件的平面度和孔类尺寸以及孔内表面粗糙度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某超薄大平面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形和振动。车削变形大,加工比较麻烦。特别是零件平面度要求、两平面平行要求及大平面粗糙度要求都很高,加工起来难度更大,文中主要论述了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铣床上采用端铣方式加工平面,是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的工艺方法。经端铣加工后的平面有时出现凹心现象,产生平面度误差。对于平面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将导致平面配合局部间隙过大,而影响产品性能。本文对此作如下分析。一、端铣平面凹心现象的产生如图1所示,在端铣平面时、被压紧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由工作台沿着平行于铣刀尖回转平面的方向进给、完成工件平面的加工。试设想把工作台转动一个角度α=90°,使工作台进给运动方向垂直于铣刀尖回转平面、相当于按周铣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垫圈、摩擦片、样板、薄板等这样的薄片零件 ,它的刚性差、散热困难 ,热处理后弯曲 ,装夹时引起夹紧变形 ,磨削时易翘曲与变形 ,难于保证零件两端平面的平行度精度。然而 ,通常采用磁力吸盘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加工 ,磨削完成后 ,去掉磁性吸引力 ,薄片工件恢复原状。如图 1所示。如采用如下几种磨削加工方法 ,可保证薄片工件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定位与夹紧 ,取得良好效果 ,满足薄片零件两端平面的厚度尺寸和平行度精度要求。1 垫弹性垫片方式的磨削  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上述薄片工件两端平面时 ,采用弹性夹紧机构 ,使薄片工件在自由状态下…  相似文献   

20.
我车间在立车上加工一个如图1所示的零件时,除φ1800外圆都是非加工表面。加工φ1800时,发现通用量具无法测量,又没有专用测量手段,后来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傅共同研究出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在零件的左边放一个弯尺并使尺苗紧靠在零件已加工表面上,把两米钢板尺平放在工作台上,使其边缘过工作台中心,并使钢板尺的左端接触弯尺的尺苗,然后,在零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