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大倾角液压支架试验装置转动驱动机构齿轮接触受力复杂问题,通过分析驱动机构齿轮在不同时刻的接触及载荷情况,将齿轮传动模型导入ADAMS中仿真获取相关特性,模拟齿轮轮齿接触啮合情况及啮合力的波动范围,并对仿真结果作了分析对比。对展开角范围内渐开线对的啮合过程进行静力学分析,从渐开线特性推出齿轮传动的定传动比特性,得出主动齿轮转动90°过程中轮齿的啮合情况和依次交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论齿间摩擦对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齿轮强度理论不考虑齿间摩擦力。针对此观点,本文通过对车用增速齿轮机构中驱动轮受力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推导出包含齿间摩擦力在内的驱动轮齿根弯曲疲劳应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齿间摩擦力对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李秀莲 《机床与液压》2004,(1):102-103,107
传统的齿轮强度理论不计齿间摩擦力,认为齿间摩擦力对轮齿的强度影响很小。针对此观点,本文通过对一级减速直齿圆锥齿轮传动机构中主动轮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地研究,推导出包含齿间摩擦力在内的主动轮齿根弯曲疲劳应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齿间摩擦力对圆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齿轮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元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规定的速比传递动力和运动。摩托车齿轮工作时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及断齿等问题,因此,合理选择齿轮材料,并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对齿轮的内在质量和使用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可提高摩托车齿轮的承载能力并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介绍了摩托车齿轮可选择的制造材料、摩托车齿轮材料的选用原则、摩托车齿轮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最后强调摩托车齿轮设计人员在设计制造时,必须坚持齿轮材料的选用原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中模拟齿轮冷摆辗成形过程,得到成形过程的金属流动充填规律以及力学量场分布情况,并分析了模具在有预应力工况下,齿轮成形过程的模具受力弹性变形和齿轮出模后的弹性回复规律,绘制出模具弹性膨胀和锻件出模回弹后的齿形曲线。依据凹模的变形规律,在设计齿轮电极时进行预先补偿,从而保证摆辗齿轮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6.
皮卡在进行整车传动系统冲击试验时,后桥差速器齿轮失效。通过对齿轮进行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断口分析,排除材料组织缺陷和母材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用实测数据进行校准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齿轮在失效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确认齿轮失效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轮齿强度不足是齿轮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优化设计后,采用CAE对优化方案辅助分析并获得通过,再用台架试验进行验证并进行整车验证,解决该问题。同时提出提高齿轮强度的建议,该研究为预防同类故障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齿轮受力状况及技术要求,齿轮材料与加工成形,齿轮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齿轮热处理新工艺技术开发以及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研制开发等。同时,对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齿轮受力状况及技术要求,齿轮材料与加工成形,齿轮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齿轮热处理新工艺技术开发以及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研制开发等。同时,对我国齿轮热处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论述了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齿轮受力状况及技术要求,齿轮材料与加工成形,齿轮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齿轮热处理新工艺技术开发以及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研制开发等,同时,对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齿轮受力状况及技术要求,齿轮材料与加工成形,齿轮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齿轮热处理新工艺技术开发以及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研制开发等。同时,对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阎承沛 《热处理》2002,17(1):14-15
本文论述了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现状,重点阐述了齿轮受力状况及技术要求,齿轮材料与加工形成,齿轮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齿轮热处理新工艺技术开发以及齿轮热处理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同时,对我国齿轮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0Cr变速箱断裂齿轮进行金相分析、硬度检测、宏观断口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40Cr变速箱齿轮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齿轮淬硬层深度和硬度正常。40Cr齿轮在服役时受到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反复交替过载载荷作用,且齿轮的啮合性不高,导致齿轮齿身处受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过载断裂。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返厂检查发现上传主动锥齿轮的一个轮齿发生断裂。通过对断裂齿轮进行断口宏微观分析、金相组织和硬度检查,分析认为锥齿轮的断裂性质为弯曲疲劳,疲劳断裂的原因是齿根弯曲应力过大。对齿轮齿厚、齿根圆角进行测量,对齿根圆角过渡情况进行检查,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锥齿轮断齿受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齿根弯曲应力过大是因为齿厚超差导致齿轮啮合位置偏离,同时齿轮在加工过程中齿根存在加工接刀尖边导致齿根应力分布改变,出现应力集中。后续采取改进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加强对齿轮的制造质量控制等措施,避免该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提升用的伺服电机驱动机构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详细计算了滚珠丝杆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的提升受力情况,在不同的传动结构下,伺服电机的选型,通过滚珠丝杠的负载计算和齿轮齿条的负载计算的对比,可以得出负载相同的情况下,电机功率和型号可以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某汽车配件厂退回的编号为08CF5-200的41齿EQ145汽车后桥被动圆锥断齿齿轮使用不到5个月发生早期损坏。从图1(a)200号齿轮看出有3个齿出现凹型折断,中间一个齿呈整齿断裂,两边两个齿分别在小端和大端产生断裂,与螺旋伞齿轮啮合情况吻合。在相隔5个齿后又出现5齿齿顶损伤现象。图1(b)327号齿轮有5个齿折断,断裂形式与200号齿轮一样,只是多断两个整齿,其它轮齿完好无损。另外08CF2-158、07CF9-57的齿轮断裂状态类同。为了找出圆锥齿轮断齿的原因,分别从材料的化学成分、硬度分布、显微组织、受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司忠志 《电焊机》2006,36(6):49-51
介绍了一种送丝机构的性能特点和设计原理。与原来的送丝机构相比,该送丝机构采用全齿轮传动,四轮驱动,具有效率高、送丝力大、噪声小等特点;输出轴最后一级采用升速传动,送丝轮受力合理,输出轴齿轮寿命增长。分析计算了两送丝轮正确啮合时它们之间的距离,装在结构底座上的送丝轮啮合情况,以及装在送丝轮上架上的送丝轮啮合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行星伞齿轮为对象,研究了冷闭塞成形的工艺特点,并分析了该零件的工艺性,模拟了闭塞成形齿轮的整个过程.结果表明:当成形结束时,坯料能够完全充满模具型腔内各个部分,齿顶圆角饱满,没有塌角、折叠、裂纹缺陷.并以下凹模为例,研究了模具的受力情况.通过工艺试验,验证了模拟分析结果,成形出精度高、质量优良的齿轮锻件,大幅降低了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常规检验和显微硬度等检测手段对断裂主动锥齿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安装、调整存在问题,使主动锥齿轮小端局部受力太大,导致主动齿轮产生疲劳断裂,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模具工业》2017,(11):13-17
针对传统齿轮精锻存在齿形填充不饱满,模具使用寿命短,成形载荷大等问题,采用径向挤压成形方案,同时采用多凸模径向挤压成形齿轮。该方案将轴向挤压整体受力模式改为局部受力,有效地降低了成形载荷,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同时消除了轴向挤压中间的起皱现象。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锻件挤压时的温度场、应变场及金属流动规律,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轿车圆锥齿轮闭式冷精锻凹模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轿车差速器齿轮是轿车中的关键部件之一,采用闭式冷精锻可以得到器齿形部分可直接装车使用的高精度的齿轮,但是由于齿轮材料强度高,变形抗力非常大,模具要承受非常大的应力,特别是齿顶部位应力集中非常厉害,容易引起齿顶的压塌与断裂.以精锻圆锥齿轮凹模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形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有限元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研究,比较了两种凹模结构的受力状况,特别是齿顶的应力状态,提出了合理的闭式冷精锻凹模结构,提高了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