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平煤集团十一矿利用GPS技术配合全站仪进行了地表沉降观测.介绍了地表沉降观测GPS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对观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了煤层开采状态下地表移动规律,此次地表沉降观测为"三下"采煤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胡越灿 《地矿测绘》2005,21(3):34-36
根据大型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的基本要求,结合传统的沉降观测方法对大桥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具有测站的不稳定性.为此,提出了利用全站仪对大桥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思路,并对其监测精度进行了推算.最后通过小实验验证了采用全站仪对杭州复兴大桥进行变形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将传统水准测量作业方式应用到全站仪高差测量中,称为全站仪水准测量法。该方法设站灵活,精度高,速度快,能较好的克服地形对传统水准测量沉降观测的限制。理论和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距离较短时,能代替3等水准测量,可满足常规工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SET2全站仪为例,全面介绍利用全仪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的野外施测方法,同时对SET2全站仪在地表移动观测中的实测资料进行了精度分析,总结了利用全站仪进行地表移动观测较常规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刘聪  贺清清  柳海桥 《矿山测量》2018,(6):101-104,109
简要分析了偏心矢量误差对矿用陀螺全站仪定向中不可忽略的影响;提出基于测量机器人的直角互瞄法,进行固连式陀螺全站仪基于全站仪度盘零位的偏心矢量检测;并联系实际陀螺定向中全站仪角度与距离观测值,构建了具有偏心矢量补偿的陀螺全站仪陀螺方位角观测值补偿模型。  相似文献   

6.
对GPS-RTK测量技术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发现GPS-RTK测量技术在煤矿矿区沉降监测中的优势。以马脊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GPS-RTK与全站仪进行矿区沉降监测的精度工业试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GPS-RTK与全站仪的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准确度和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地表移动观测数据的获取讲求实效性和精确性,本文以此为基础,从全站仪自身强大的距离、角度测量能力和内部数据处理系统出发,探讨了全站仪在地表移动观测中的实用性,并基于数据获取方式和数据特点评定了全站仪地表移动观测数据的误差来源、精度评定和平差方法。为全站仪地表移动观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省九江市华孚纤维有限公司烟囱倾斜度观测为例,结合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应用,与传统全站仪进行对比,分析了免棱镜全站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三角高程测量是测定点高程的方法之一.全站仪三角高程测最的方法有单向观测法、对向观测法及中间观测法.该文对此三种方法的原理、观测以及误差等特殊问题进行了详细述评、分析、总结,并展望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培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攀  赵子友  王衍松 《煤矿开采》2007,12(1):29-30,70
传统的地表开采移动和变形观测站设立后,数据观测用平面和高程观测来获得地面点的空间坐标。通常平面坐标用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或是全站仪甚至是GPS接收机;高程观测要求达到四等水准观测级别,因而普遍都用水准测量。随着全站仪性能提高和推广使用,根据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数据观测及有目的的试验,探讨了在开采沉陷观测中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式和方法,以利于全面数据采集和处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刚  郭广礼  李伶 《金属矿山》2011,40(6):116-119
根据山区开采沉陷研究对地表移动观测的要求和特点,应用GPS-RTK在放样中的优势,对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模式、观测方案以及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传统的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和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Knothe时间函数在描述动态下沉过程中下沉速度的不足,采用改进的双参数Knothe时间函数建立动态下沉模型,其中的覆岩岩性决定系数c及幂指数k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最大下沉值W0通过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确定。采用拟合决定系数R2评定精度,以淮南某矿1242(1)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进行模型精度验证,最大下沉点MS29和ML44在各个观测时期的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6和0.975 7,工作面推进过半时(328 d)倾向和走向观测线上各监测点观测值与预计值的拟合决定系数分别0.995 3和0.958 2,计算结果表明双参数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动态预计1242(1)工作面开采沉陷全过程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是否可以用于老采空区残余下沉系数的预测,采用L-M 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某矿区的观测站下沉资料进行了残余下沉系数的预测分析,计算出不同观测时间距最大下沉速度时刻之间的下沉系数,以此建立此下沉系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而得到残余下沉系数,并与实测得出的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 利用已有观测站最大下沉速度之后的观测数据可以解决数据不足的问题.2) 在考虑地质采矿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相对与最大下沉速度时刻的下沉系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此求取老采空区残余下沉系数.结果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老采空区残余下沉系数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黄河北煤田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山东黄河北煤田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在黄河北煤田的邱集煤矿的西一采区建立了地表沉陷观测站,并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了观测,结合其他矿区的地表沉陷规律,利用回归分析法对所取得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山东黄河北煤田的开采沉陷特征,黄河北煤田的地表沉陷符合概率积分法,获得其参数分别为下沉系数0.86,主要影响角正切1.55,影响传播角89,°拐点移动距0得出了其下沉系数大、主要影响角正切偏小的特厚松散层的地表沉陷特点。  相似文献   

15.
矿区沉陷预计和采空区综合治理是开采沉陷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开采沉陷预计软件程序功能单一,数据综合处理能力较低,为此,综合应用采用VB(Visual basic)、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语言,并结合SUFER、EXCEL和CAD软件,开发了融合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资料整理、数据提取、拟合计算、残余变形预计以及塌陷区综合治理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系统。首先通过加载VBA程序提高观测站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增加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其次调用MATLAB拟合程序实现对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精确求取,并利用求取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以及采矿地质资料进行开采沉陷预计;然后通过调用SUFER、CAD软件程序实现开采沉陷预计的可视化。系统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该系统一体化的设计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处理效率,有助于提高开采沉陷预计的针对性和精确性,此外,该系统特别增加了适用于条带式、充填式采煤法的矿区地表沉陷预计模块,可为"三下"采煤方案优化设计、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矿区土地复垦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绿色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星村煤矿约80%煤炭资源被村庄压覆,村庄压煤的合理开采是矿方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切实掌握本矿的开采沉陷规律,在东翼一采区布置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并进行了相应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监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的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对一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进行拟合计算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矿千米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具有下沉平缓、下沉速度慢、移动期相对较长、无活跃阶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保护地面高压线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生 《煤炭学报》2001,26(3):236-239
采用覆岩离层充填控制地表沉陷技术对济宁二号煤矿4302工作面开采保护地面高压线路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工作面地质和采矿技术条件,设计了合理的覆岩离层充填实施方案,包括注浆站、注浆井、注浆管路、注浆运行系统及工艺流程。通过对地表及高压线杆移动观测站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覆岩离层充填后的地表下沉曲线、地表减沉率以及高压线杆的下沉与偏斜值。试验结果表明,覆岩离层充填后地表减沉效果明显,高压线杆偏斜均未超过其允许限差,高压线路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