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5,(14)
用自制的聚合硅酸铁(PSF)作混凝剂进行低温低浊水的烧杯搅拌实验,考察其混凝性能。并与聚合氯化铝(PAC)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时,聚合硅酸铁(PSF)和聚合氯化铝(PAC)在达到相同处理效果时,聚合硅酸铁(PSF)用量少。聚合硅酸铁(PSF)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矾花更大,沉降时间更短且出水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
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荣  张建军 《山西建筑》2010,36(23):198-199
针对低温低浊水质难于处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常用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法、微絮凝过滤、气浮、强化混凝等工艺进行简要分析、评价,并提出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优势,指出该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低温低浊水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总结了目前处理低温低浊水常用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强化混凝与麦饭石吸附联用的处理工艺,并探究了其对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可行性,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硅酸(PS)的成冻时间(t)与聚合pH值、初始SiO2含量及聚合温度(T)的关系进行数学建模,并研究了pH对具有一定聚合度PS形态的影响情况,最后对比研究了聚硅酸铁(PSF,自制)、聚合硫酸铁(PFS)及复合铝铁(PFA)对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性能及其微观品质(微观形态、Zeta电位及粒径).结果表明,对PS制备过程进行多项式分段数学建模是工业制备优质PSF的基础条件,t-pH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而t-T拟合的精度相对较差.将具有一定聚合度的PS的pH值调低后,部分PS解聚,解聚后的状态完全不同于初始同样低pH值的状态.PSF独特的微观特征正是其具有优异混凝性能的根本原因,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机理是以电中和/脱稳为前提条件,以架桥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混凝动力学的涡旋理论探讨(上)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本文详尽地论述了旋转水流及其中矾花颗粒的运动规律,同时对旋转水流的混凝机理进行了分析,证明把它用于混凝初始反应,能有效地克服低温、低浊时混凝初始反应难以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旋流——网格混凝设备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低温低浊水处理难点,着重对旋转水流中颗粒的运动规律及紊流涡旋在反应池中的动力学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加以证实了旋流-网格混凝设备对处理低温低浊水具有显著效果。从而丰富了混凝工艺理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饮用水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宁夏宁东水厂采用调节原水pH值,投加高锰酸钾的方式来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调节pH值对于处理偏碱性的低温低浊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当原水pH值调节为中性时,混凝效果达到最优;适当使用聚丙烯酰胺可以优化混凝效果,但由于聚丙烯酰胺具有毒性,在实际运行中要慎重使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可有效提高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对于提高冬季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滤池反冲洗水回流的方法.可以提高原水中颗粒物的数量.有助于提高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碰撞效率,改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8.
太湖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低浊水处理是给水净化中的一个难题,较长时期以来,我们在太湖水低温低浊期间,处理水质合格率较低,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温低浊水一般出现在水污染比较严重的时期,因此,原水氨氮、色度等指标明显增高。 2.水处理过程中的矾耗细而松散,不易卞沉。加矾量高达50~100mg/L。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效果,制备了聚硅酸钛(PTS)助凝剂,并分析了活化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当活化温度由15℃增加至40℃时,制备的PTS在水中的分散物粒径由11. 09μm增大至13. 5μm,而Zeta电位由-15 m V降低至-17. 5 m V。同时,在较高的活化温度(40℃)条件下,研究了金属钛对活化硅酸(PS)的影响,通过对粒径、Zeta电位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可知,金属钛提高了PS的聚合反应速度,生成PTS的聚合度及Zeta电位均高于PS。将制备的PTS与Al2(SO4)3共同用于处理低温低浊水,结果表明,当Al2(SO4)3投加量为2 mg Al/L时,投加7. 5 mg/L的PTS就能使浊度去除率达到95%以上,残留的浊度小于0. 5 NTU。此外,pH值对PTS的助凝效果有明显影响,当pH值为6、7和8时,PTS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6. 7%、91. 0%、81. 5%,较使用PS分别提升了3. 1%、7. 6%、6. 6%。因此,PTS是处理低温低浊水的高效无机高分子助凝剂,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PS。  相似文献   

10.
低温低浊水处理一直是我国北方水厂冬季寒冷时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以冬季低温低浊河流水为研究对象,以中试超声波处理器为研究平台,考察了超声预处理技术对混凝的强化效能。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技术对混凝工艺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其中混凝剂投加点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在超声预处理后的某一时间范围内投加混凝剂的效果最优,而在超声波装置之前投加混凝剂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黄河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在冬季、经长距离调用的黄河原水水质具有低温、低浊、微污染的特点,采用常规工艺处理时出水CODMn很难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为此开展了强化常规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臭氧预氧化或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高效絮凝刺HPAC强化混凝气浮、改性滤料强化过滤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常规工艺的出水水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了10%以上,出水CODMn〈3mg/L。臭氧(或PPC)预氧化、HPAC混凝气浮、改性滤料过滤是改善常规工艺出水水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含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低浊(6 NTU)高岭土原水中,投加纳米SiO_2进行动态混凝与静沉试验,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定量控制参数,探讨了纳米SiO_2的作用效果与形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絮体的形成与生长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结构是影响颗粒混凝、絮团密实度与沉降特性的主要因素;SDS的存在对絮凝初期絮体的形成起阻碍作用,随后SDS与混凝剂的混合体共同对粒子作用,促进絮凝,絮体变大且密实,沉降性能改善;SDS和SiO_2对高岭土粒子存在竞争吸附;单独投加纳米SiO_2时形成的絮体小而脆弱,而以纳米SiO_2为助凝剂能促使PAC絮体结构向更密实的构型转变,对浊度和SDS的去除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马永强  徐明德 《山西建筑》2012,38(14):124-125
根据引黄水低温低浊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符合呼延水厂实际工艺的中试设备。通过中试优选了混助凝剂,确定了最佳工况点,在综合分析了药剂投加量、出水浊度、余铝、能耗与剪切强度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后表明,用中试设备所采用的强化混凝工艺来处理低温低浊的黄河水行之有效,可为工程实施提供模拟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微砂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鹊山水库水低浊、微污染和高藻的水质特点,采用微砂强化混凝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砂强化混凝的效果优于常规混凝,可使沉淀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高。当微砂、FeCl3及PAM的投量分别为1000、30、0.5mg/L时,沉淀出水浊度〈0.78NTU,色度〈2倍,对藻类、TOC、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6%、85.6%、67.8%和68.8%以上,该方法为处理该水库水的工艺选择提供了泰者。  相似文献   

15.
新生态铁锰氧化物的混凝及强化混凝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SO4与KMnO4反应制备成新生态铁锰氧化物,并对松花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新生态铁锰氧化物较新生态二氧化锰的除污效果好,但新生态铁锰氧化物的除污能力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不同温度和浊度的松花江水的混凝试验中,浊度低时新生态铁锰氧化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温度对其混凝效果影响较小;利用新生态铁锰氧化物强化硫酸铝的混凝过程,能够明显提高对低温、低浊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对UV254的去除率较单独投加硫酸铝时几乎提高了1倍,对TOC的强化去除作用在混凝剂投量低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薛波  余安平 《供水技术》2011,5(6):46-48
针对机械加速澄清池在低温低浊原水条件下混凝效果变差的问题,城北水厂采用黄泥作为助凝剂,对黄泥投加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连续性微量投加黄泥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澄清池的混凝效果,改善出水水质.同时,改进后澄清池的运行成本下降,对小型水厂在低温低浊原水条件下,提高水力循环或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混凝效果及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钾与粉末炭联用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烧杯试验和生产应用的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果,能显著降低滤后水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但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投加混凝剂快速搅拌末活性炭可取得很好的强化混凝效果。生产运行结果还表明,少量剩余高锰酸钾可被粉末活性炭还原,而后被混凝过程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