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2月2~5日,在无锡一棉召开了气流纺纱高速龙带工作会议。出席单位有无锡一棉、上海纺研院、上海棉纺公司、上海纺织器材研究所、上海伟星皮件厂、上棉十四厂、上棉廿二厂等七个单位,共17位同志。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13日由上海纺织局、棉纺公司对上棉三十一厂负责研制的WF-1型20头涡流纺纱机召开了鉴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科委、上海纺织局、棉纺公司、上海纺织研究院、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棉六厂、景纶针织厂、天功绒毯厂等单位领导和代表以及上棉三十一厂涡流纺科研人员等共21人。大家首先听取了WF-1型20头涡流纺纱机科研技术报告和涡流纺纱产品试制情况汇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隆重出版发行、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胜利召开的大好形势下,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于1977年5月6日在上棉九厂召开了涤棉细纱空气轴承回转钢领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上棉五厂、六厂、九厂、十厂、十二厂、十七厂、廿一厂、廿二厂、廿五厂、廿八厂、上海第四毛纺织厂、第七毛纺织厂、纺织机件一厂、纺  相似文献   

4.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9月25日,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在上棉十二厂召开了化纤混纺设备选型试验总结汇报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上海市纺织机械器材公司、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和上棉一、二、十二、十五、十七、三十厂等十二个单位的代表四十余人。  相似文献   

5.
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的推动下,精梳织物和棉纺化纤混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品种增多,质量提高.由上棉五厂、上棉十二厂、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和上海纺工院等单位参加的精梳技术研究三结合小组,以阶级斗争为纲,继A201型车头高速改造以后,开展了以减轻挡车操作劳动强度为重点的课题研究.通过调研摸索,首先在单机上进行落棉排除机构的改造实践,从几种试验方案中,逐步找到了集体吸落棉的有效途径,并在上棉十二厂推广使用,摆脱了挡车工手工落棉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棉纺织工业公司所属各厂,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充分发动群众,成立了浆纱三结合专业互助组。在市财政二分局和上海皮革化工厂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试验应用丙烯酸酯浆涤/棉纱,已初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推广试用的有上棉廿九厂、十七厂、廿二厂、十五厂、二厂和上纤五厂的部份机台。使用丙烯酸酯与P.V.A混合浆后,可以不用淀粉,  相似文献   

7.
(一)设备现状 上海纺织厂绝大多数是解放前的老厂,清花工序的设备比较陈旧。解放以来,虽经多次改造,但大多属部分改造。彻底改造、全部更新的厂尚属少数。上棉八厂三纺工场配备1980年联邦德国进口设备。上棉十九厂气流纺车间也是引进联邦德国设备。上棉十  相似文献   

8.
1973年局和棉纺公司组织的由上棉五、六、八、三十三厂,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纺织五金二厂,上海棉纺第四配件厂等七个单位参加的三结合小组,设计试制了1332-Ⅲ型自动技空管、自动换管纱、自动寻纱头和自动揿开关柄的上齿轨单机头半自动络筒机,配用上海纺织五金二厂制造的Ⅱ型自紧打结器。1974年一季度起,该机在上棉三十三厂投入三班  相似文献   

9.
上海纺织机件制造一厂引进西德INA摇架制造技术,试制SDA2122P型气功加压摇架,于1990年6月11日由上海纺织局组织在上棉28厂召开了“SDA-2122P型摇架试纺小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上海纺织局、上海纺器公司、中国纺大、上海纺研院及各有关纺织厂共31个单位85位代表。全体代表在参观上棉28厂摇架试纺现场后进行了座淡,归纳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纺织工业局组织召开的LPGI型棉纺平面镀铬钢领鉴定会于1989年12月19日在上海召开。参加鉴定会的有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纺局、上海六棉、十二棉及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区共28个单位,54位代表。 LPGI型镀铬钢领是由上海纺织机械专件厂研制成功的,经过上棉六厂等八个厂的使用,其寿命已达三年半。与会代表认为:我国棉纺厂使用镀铬钢领已有10多年的历史,以前  相似文献   

11.
1982年9月28日,上海纺织局在上棉二十八厂主持召开了“细纱皮辊表面处理剂的研制和应用”技术鉴定会。纺织局、棉纺公司、上棉二厂、十二厂、十六厂、十九厂、二十二厂、二十五厂、二十八厂、三十一厂和中华棉纺针织厂等13个单位的3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听取了该项目的研制、试用报告,进行了现场观察和认真讨论,最后  相似文献   

12.
上海金属针布厂在生产新型锡林、道夫、刺辊齿条以后,为适应市场对梳棉机分梳元件四配套的需求,开发了新型盖板针布。经过一年多的试制,共生产了200余套产品,在上棉二厂、四厂、六厂、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和杭州二棉等厂试用对比.1993年5月16日在浙江肖山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  相似文献   

13.
11月11日,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生产组在上棉六厂召开了搓拈纺纱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棉纺公司,毛麻公司,上棉六厂、廿七厂、廿一厂,上毛一厂、五厂、十三厂、十六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同志五十余人。  相似文献   

14.
上海棉纺细纱高速钢领钢丝圈研究小组,设计试制了ZM型锥面钢领和钢丝圈。现在上棉六厂和上棉五厂各有一台细纱车在试验。上棉六厂用以纺45~S涤棉混纺纱,φ45钢领,单产达53公斤/千锭时;上棉五厂纺32~S纯棉纱,φ42钢领,单产超过49公斤/千锭时。在所纺品种强力许可条件下,这种新型钢领的钢丝圈最高可纺速度可以提高。根据上棉六厂45~S涤棉的测  相似文献   

15.
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先后与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和上海第六棉纺织厂协作组成的集体落纱三结合小组,试制成了AU514型集体落纱装置。该装置于1978年3月下旬开始在上棉六厂投入三班运转。1979年3月初由纺织工业部委托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在上棉六厂召开了鉴定会议,通过了单机技术鉴定报告。  相似文献   

16.
1973年,上棉六厂把从国外引进的“尤尼菲尔”车头卷纬装置安装在1511M型织机上并运转成功,为棉纺织行业织机用大卷装自动补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上棉十七厂、六厂和八厂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先后研制简易式的车头卷纬织机。到1975年,已有上棉十七厂的73-2型、六厂的742型和八厂的802型简易式车头卷纬织机在运转。上海棉纺织工业公司为使车头卷纬织机科研项目早日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一、试制情况在上海局和公司组织领导下,1980年由上海十四棉供应中空中长纤维原料,由上海色织四厂,九厂进行织造试制异形中空中长纤维织物。试制协作单位:上海十四棉,色织染纱四  相似文献   

18.
1986年4月25日上海纺织学会钢领钢丝圈小组在上棉21厂召开了已在全国推广188万只,使用了一年多的擦光钢领使用和修复交流会。由上棉21厂等7个厂进行介绍,分述如下(以下括弧中的数字为同型号水磨钢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科技消息     
1983年10月27日,上海市纺织局在上棉九厂召开了气流凝聚包芯纱装置工艺技术鉴定会,对上棉九厂、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成功的气流凝聚包芯纱装置工艺技术进行了鉴定。 会议中代表们听取了气流凝聚包芯纱装置工艺技术工作总结汇报,分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5月28~30日,上海橡胶工业公司在上海橡胶制品二厂召开了ST-1橡胶锭带生产技术鉴定会。上海市科委、化工局、纺织局、财政三分局,棉纺、毛麻、二织等公司,纺研院及使用厂代表共数十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上海橡胶制品二厂、三十三织布厂、上棉一厂、十厂,杭棉三厂等代表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