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辰 《新建筑》2014,(2):20-21
在《新建筑》杂志举办的以“走向新建筑”为主题的论坛上,作者针对性地将“建筑”、“新建筑”、“现代建筑”三个基本概念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中不同意义和相应关系,进行循序渐进的讨论;意图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帮助读者厘清这些概念的文化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并加深对建筑学科、专业的学术理解.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文物建筑环境和新建筑的融合已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而该问题也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推动新旧建筑物的有效结合必然成为建筑学者争论的主要话题.根据上述分析,针对我国文物建筑环境与新建筑结合的相关问题,从而找出新建筑在文物建筑环境中的具体构造方法以及空间肌理上的设计手法.本文以中大“永芳...  相似文献   

3.
苏州现代建筑创作中需要对地域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充分考虑,运用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对传统建筑元素和构件进行提取和象征性处理,形成一定的形式法则和认知。在建筑创作中将这些符号和元素进行简单的几何处理,形成新建筑各个构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新建筑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陈神周 《中外建筑》2007,(12):73-77
占地1.4hm2,建筑面积16.88万m2的奥地利林茨多媒体艺术中心,通过一种全新的建筑语汇——在现存老城区建筑形成的文脉中,嵌入极具现代气息的通体透明的玻璃体,使新老建筑在强烈的碰撞对比中交相辉映。透明的体量既突出了现存老建筑,又使老城区的中世纪狭小街道同新建筑的开放空间形成对比,形成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
修贝贝  刘福智 《山西建筑》2007,33(26):35-37
首先对自然观和中西建筑文化含义进行了界定,然后进一步深入揭示了不同自然观孕育出的不同建筑文化体系和建筑类型,并以礼制建筑为例探讨了在中西方不同自然观支配下建筑形式的差异性,试图开辟比较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6.
以太原市历史文化建筑更新为例,从可持续发展和更新利用的角度,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旧建筑与新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运用经济合理的改造技术实现历史建筑长远发展是首要问题.研究结合太原某影院、星火俱乐部案例,探讨外部环境优化、室内功能丰富、建筑结构与设备更新、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等方面在历史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历史建筑改造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必要性,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1983年《新建筑》杂志诞生的时候.我在中国民航机场设计院工作.时年44岁:如果说,中南建筑设计院是培育我真正走上建筑师之路的摇篮的话.那么.在其后成长过程中.将我介绍给社会.并使我一步一步走向社会的正是《新建筑》。我在建筑创作的舞台上独立主持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相似文献   

8.
欧盟建筑物能效指令的实施需要开发绝热产品的新应用和延伸应用。新建筑技术也需要新的绝热解决方案。在此领域中要求最高的应用之一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承重部分的绝热,而挤塑聚苯乙烯(XPS)的物理性能很适于作承重绝热材料。  相似文献   

9.
走向新建筑     
转眼间《新建筑》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新建筑》可谓在徘徊与求索、艰辛与荣耀中度过,在见证着我国建筑界走过的脚步之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且影响力日益深远。回想《新建筑》起步的岁月.它宛如一束春枝,散发着清香,透着新绿……  相似文献   

10.
更新观念 拓宽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世界建筑的发展历史出发,指出建筑的变革源于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介绍了索膜建筑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概述轻钢结构在世博会的应用,从二个建筑实例中,论述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指出新的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