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中油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合成气压缩机高压缸串联式干气密封的结构、一级密封气系统、二级密封气系统、隔离气系统及放空气控制系统做了详细描述。结合其操作流程,对高压缸非联轴器侧一级泄漏气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压缩机高压缸推力瓦检修,转子轴位移,静环支撑座与静环分离,在二级密封氮气的作用下静环支撑座上的О形圈被吹出,形成二级密封泄漏通道是造成此次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此进行了运行安全风险评价,同时提出了防范、整改措施。从运行情况看,存在二级泄漏的干气密封能短期使用,满足机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潘延君  纪琳  程勇  陆军 《乙烯工业》2013,(1):42-46,1
干气密封是压缩机的重要密封部件,通过对低压缸、中压缸和高压缸密封拆解后呈现的现象进行分析,造成密封失效的可能原因为:二级密封静环卡滞、动环传动方式不合理、在盘车及低转速下干气密封接触以及密封气供气系统压力变化。建议通过改进干气密封的设计结构、选用钻石面涂层技术、增设一级密封气专用管线等措施来保障压缩机的连续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王邦旭 《大氮肥》2014,37(6):386-390
根据甲醇装置合成气压缩机高压缸非驱动端干气密封一次排放压力和流量上升并波动现象,结合干气密封安装和运行的历史记录,分析高压缸非驱动端干气密封泄漏原因是一次密封供气压力不足,导致平衡腔室内没经过滤工艺气进入干气密封,造成一级密封动、静环磨损泄漏,并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甲醇装置合成气压缩机高压缸非驱动端干气密封一级排放压力上涨且波动的现象,经检查,判断其原因为干气密封一级密封气压力调节阀后与平衡腔室之间的参考气压差表平衡阀没关闭,引起一级密封气通过压差表平衡阀注入平衡腔室,使得平衡腔室压力升高,与此同时,干气密封一级密封气因分流而压力降低,当平衡腔室压力高于一级密封气压力时,平衡腔室内未经过滤的工艺气倒流入干气密封,导致一级密封动、静环密封面磨损,继而造成干气密封泄漏。关闭参考气压差表平衡阀后,解决了干气密封泄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6万t/a甲醇装置K28001氨压机高压缸、低压缸的一级密封泄漏气含较多的润滑油,给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结合机组干气密封的结构、密封气的压力变化,对该压缩机干气密封的一级密封泄漏气排出润滑油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介绍串联式干气密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造成低压缸干气密封一级泄漏气流量增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某公司合成气压缩机发现高压缸干气密封泄漏严重,手动停车。事故原因可以追溯到之前的低压缸入口压力低联锁停车,在停车过程中,高压缸转子上产生的轴向力导致止推盘从原装配位置退出2.6mm,同时在驱动端干气密封部位发生了碰摩。驱动端干气密封压缩量的增加和干气密封部位的碰摩,最终造成了驱动端干气密封损坏。文章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对高压缸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离心式压缩机-产品压缩机(160C-401)是某煤化工分公司MTO的关键机组。针对产品气压缩机干气密封高压缸三级吸入侧干气密封一级进气流量低故障故障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根据故障原因论述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洋 《小氮肥》2021,(2):35-37,44
根据某化工企业氨压缩机组在负荷试车期间的运行情况与最终损伤检查情况,针对负荷试车期间高压缸干气密封一级泄漏量突然增大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洁  李端印 《大氮肥》2012,(2):124-124
利用2012年装置大修时机,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化肥部对净化装置氨冰机高压缸干气密封实施了改型更换,将原来的干气密封更换成集装型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式干气密封。新的密封摒弃外接氮气密封,改为高压缸出口介质气(气氨)密封,直接杜绝了氮气通过干气密封进入缸体,有效减轻了机组负荷,蒸汽耗量由原来的33t/h直降至30.5t/h,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韩波  周忠凯  李姝 《聚酯工业》2021,34(1):54-56
某石化公司加氢裂化装置循环氢压缩机组将浮环密封改成干气密封,开车成功并运行1个周期.在2019年12月更换新的干气密封后,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出现1级密封气泄漏超标问题.在发生泄漏后,通过对停工前运行参数的分析与停工后密封解体检查,发现驱动端1级密封浮动密封圈损坏是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通过对此次密封泄...  相似文献   

12.
施时楷  常怡涛  关海明 《大氮肥》2007,30(4):240-243
分析多级离心式高压氨泵干气密封损坏泄漏的原因,是机封紧定套失效使机封内侧动环传动轴套和定位轴套外移,动、静环比压加大,磨损加剧,密封面损伤而泄漏.采取在车床上单边进刀量为0.25 mm的整形光刀措施,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3.
蔡萍萍 《广州化工》2012,40(16):147-148
合成气压缩机气缸中的介质是有毒、易燃易爆的合成气体,气缸的工作压力高、内外压差大,因此,防止压缩机内介质向外泄漏非常重要,压缩机轴端密封采用浮环油膜密封,浮环密封漏油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了轴端浮环密封的漏油机理,制定了合理的改进措施,以保证压缩机机组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螺旋槽干气密封环端面摩擦试验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气密封环端面在启停阶段和由于制造装配误差等造成非正常运行时存在严重的端面接触摩擦,有必要对干气密封动静环进行摩擦学试验,从而分析并探讨其摩擦学特性。利用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选定合适的工况参数与相应的测试技术对螺旋槽干气密封环进行测试,研究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特定工况下的试验中,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存在明显的磨合现象;当工况从226 N、150 r·min-1增大至1130 N、500 r·min-1时,石墨环磨损量最大增加193.3%,摩擦系数最大降低22.3%,说明石墨环的自润滑性影响密封端面的摩擦性能;由于端面间螺旋槽的存在,石墨环内圈磨损大于外圈。试验结果可为今后端面摩擦学性能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柱面密封常因动压不足导致浮环碰磨而破裂。据此利用Fluent软件对现役柱面无槽气膜和螺旋槽气膜两种模型进行了流场动压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槽气膜模型,增大偏心率、转速和压差,密封动压效应增强。偏心率和压差的增大会提高模型泄漏率,但转速的改变对模型泄漏率的影响很小;对于螺旋槽气膜密封,增大偏心率、转速和压差,气膜浮升力提升。随偏心率和压差的增大,模型泄漏率随之升高。综合以上两条结论可得,转速是影响泄漏率的次要因素;螺旋槽模型相对无槽模型,动压效果好,泄漏率小,相同工况下具有更好的动压效应,此研究对于研发更优的柱面密封结构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填料内动密封和离心液环内动密封两种旋转床内动密封结构,建立超重力旋转床内动密封漏气模型。对理想物系进行全回流精馏,推导出塔内理论板数下降百分率公式,塔内理论板数下降百分率随着漏气率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下降百分率随漏气率的增大而增大,推导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下降百分率公式,这表明旋转床内动密封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旋转床的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化工装置焦油泵金属波纹管密封频繁泄漏的问题,从泵的运行工况和密封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干气密封对焦油泵的机械密封进行升级改造,并提出了详细的改造方案,解决了焦油泵密封泄漏的问题,为干气密封在高温、黏度大、易凝固介质工况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江鹏  江锦波  彭旭东  孟祥铠  马艺 《化工学报》2021,72(8):4239-4254
干气密封流体膜与密封环间传热模型的合理选取对于准确求解密封温压分布和稳态性能至关重要。在CO2近临界工况下,对比研究了密封环等温模型、绝热模型和共轭热传递模型对超临界CO2干气密封端面温度、压力分布和开启力、泄漏率等稳态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膜厚和转速条件下密封环等温模型和绝热模型的适用性,并基于共轭热传递模型研究了超临界CO2和空气介质干气密封的温压分布和稳态性能差异。结果表明:以共轭热传递模型计算结果为基准,密封环等温模型假设适用于小膜厚低速流动工况,不过开启力偏低而泄漏率偏高,绝热模型假设适用于大膜厚高速流动工况;相较于空气介质干气密封,超临界CO2干气密封在小膜厚下的温度分布和大膜厚下的压力分布基本接近,不过小膜厚下的温度更低,而在大膜厚下的压力更高。  相似文献   

19.
程锦昌 《大氮肥》2003,26(4):254-255
分析液氨泵机械密封频繁失效的原因,根据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双端面干气密封的轴封改造方案,介绍实际应用情况,指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含杂质二氧化碳实际气体干气密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维  宋鹏云  许恒杰  孙雪剑 《化工学报》2020,71(5):2215-2229
基于EOS-CG模型和GERG-2008模型计算含杂质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密度,基于CO2-Pedersen模型计算混合气体的黏度。利用模型计算数据拟合获得含杂质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密度、黏度与压力的关系式,用以描述混合气体的实际行为以及黏度随压力变化的规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稳态雷诺方程,得到了纯二氧化碳和含杂质二氧化碳干气密封开启力、泄漏率以及气膜刚度,并分析了杂质对二氧化碳干气密封性能(开启力、泄漏率、气膜刚度)的影响。考虑的变量有端面平均线速度、气膜厚度、进口温度以及进口压力等。结果表明:当进口压力为15.26 MPa,进口温度为363.15 K,线速度为74.030 m/s,气膜厚度为3.05 μm时,含杂质二氧化碳干气密封开启力和泄漏率都小于纯二氧化碳干气密封开启力和泄漏率,且杂质含量越多,差别越明显;杂质对二氧化碳干气密封开启力、泄漏率、气膜刚度的影响随端面平均线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对泄漏率、气膜刚度的影响随气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对开启力、泄漏率、气膜刚度的影响随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对开启力的影响随进口压力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对泄漏率的影响随进口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对气膜刚度的影响随进口压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