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嵌入式系统与FPGA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篇探讨了嵌入式芯片国内外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及MCU、DSP、FPGA日益融合,如何界定其分类,ARM和MIPS架构特点,软件平台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成电路》2005,(11):86-92
本文介绍了在Riviera-IPT环境中进行基于ARM设计验证所必需的技术背景.主要讨论包括关于嵌入式系统的验证、ARM结构体系的基本描述,最后将介绍为完成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验证所创建的一个Riviera-IPT专用版本.Riviera-IPT除了可以支持ARM7系列CPU外,还可以支持ARM9系列CPU;同样可以支持MIPS系列CPU,存储器以及DPS等.本文以ARM720T为例,介绍Riviera-IPT withARM软硬件协同加速验证系统.  相似文献   

3.
二进制翻译技术是代码移植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针对二进制翻译的应用,提出在ARM嵌入式平台下实现X86 to ARM二进制翻译系统.通过对ARM嵌入式平台的研究,介绍二进制翻译模块的功能,着重论述SoC架构的设计,并分析Multi-layer总线结构的特点及优化.该SoC系统实现了将部分X86指令翻译为ARM指令并由ARM处理器执行目标代码的功能.该设计为在硬件上实现二进制翻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VOIP技术的蓬勃发展,使IP电话越来越受重视.文中介绍了一种通过DSP与ARM设计IP网络电话的方案.给出了DSP与ARM分工,介绍了两者之间通信的硬件设计方法,以及G.729压缩算法在DSP上的实现方法、SIP协议、TCP/IP协议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ARM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应用ARM技术的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及μC/OS-Ⅱ的人造提花毛皮机控制系统.在ARM的硬件平台上嵌入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控制整个提花过程,并采用新型的USB技术及LCD显示技术给传统提花机控制系统注入了新元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处理器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详细阐述了以ARM7处理器作为核心设计项目管理、SD卡存储、液晶显示和实时时钟等模块的软硬件技术要点.系统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了人员信息、实验设备、实验耗材和实验任务等项目管理功能.通过在成都理工大学自动化实验室测试使用的过程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NXP的ARM产品特点 恩智浦公司一直是ARM技术的领先者.十年前该公司(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部)协助创建了ARM公司,并且是最早拥有ARM技术授权的公司之一.目前,该公司拥有80多个ARM7、ARM9和Cortex产品可供选择,这包括业界最快的Cortex-M3微控制器和带有高速USB 2.0 OTG、成本最低的ARM9.  相似文献   

9.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ARM的措施及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反辐射导弹(ARM)的优、缺点和工作过程,然后介绍了可用于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ARM的战术、技术措施,并按ARM工作过程给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ARM措施的实施方法,最后对反ARM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心脏病发作的随机性和危险性;ARM体系性能高、功耗低以及易扩展的特点;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的三点原因,本文采用ARM和USB 2.0技术设计了一种心电数据采集系统。文章介绍了心电信号的一系列概念,其次介绍ARM体系结构,然后介绍USB接口技术,最后介绍该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现今社会对低功耗高性能ARM芯片需求日益增大,对ARM芯片开发的嵌入式系统要求日益增高,高性能低功耗的ARM芯片成为市场主流。文章对一款主流ARM芯片I.MX51芯片进行bootloader的移植与配置。对U-BOOT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成功移植到以I.MX51芯片为主的开发板上,为能够正确启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了必不可少的准备,对基于ARM系统的后续开发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2.
ARM及其嵌入式系统在LED屏幕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介绍了ARM的相关硬件知识、嵌入式系统及设计原则,然后介绍了ARM系统控制器在不同LED屏幕的应用,主要有ARM7设计的PLC、ARM7的条屏控制器、ARM7的LED全彩大屏幕控制器。最后写了未来关于ARM9的LE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2位ARM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已经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首选,而嵌入式系统的初始化引导技术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讲解了系统的初始化引导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架构的32位ARM(高级RISC)微控制器,具有低功耗(内核工作电压一般为1.8V)、高性能、运算速度快(一般以MIPS为单位)、执行效率高等优点。介绍了韩国三星公司的基于ARM920T内核的S3C2410芯片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过程,构建出最基本的ARM9的Linux开发环境。所做的工作有移植U—Boot,移植并裁剪Linux内核以及用busybox制作的根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M7TDMI①的uClinux 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ARM7TDMI核与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分析了移植uClinux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反辐射导弹发展十分迅速,直接威胁到各种雷达辐射源的存在,研究合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对抗变得十分迫切。随着电子战环境的日益严酷,雷达面临着反侦察、反电磁截获的严峻挑战,隐蔽型的高性能低截获概率雷达应运而生。首先简要介绍了反辐射导弹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然后针对反辐射导弹,介绍了低截获概率技术,就低截获概率技术对抗反辐射导弹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法,为今后对抗反辐射导弹的理论研究和作战应用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M核的嵌入式应用系统中的启动代码的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代码是针对基于32位ARM核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软件所编写的一段汇编程序,通过它将C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从FLASH存储器映射到SDRAM存储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启动代码实现了堆栈初始化、中断初始化、外围初始化等操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及软件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对基于ARM核的32位嵌入式应用系统中启动代码的编程步骤,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并结合此例对代码的编译及调试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马友志 《电子技术》2011,38(9):72-74
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发展情况.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基于ARM微处理器,设计了一套可以切实可用的终端接收系统,包括CMMB模块控制,协议解析,MMI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武德胜 《信息技术》2009,(7):195-197
介绍了一种基于蓝牙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监控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两部分,即基于蓝牙的无线传感器和嵌入式网络服务器.其处理器是采用接口比较齐全的以ARM920T为核心的芯片$3C2410,并且采用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来进行开发,Linux操作系统开放的源码和对硬件的兼容性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M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基于ARM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包括前端调理电路以及后端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利用ARM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并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