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介质悬浮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是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为探寻悬浮液性质对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通过测量悬浮液密度变化和零时表观黏度,研究了不同煤泥含量对悬浮液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试验。结果表明:重介质悬浮液的煤泥含量是影响悬浮液稳定性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同一悬浮液密度下,煤泥含量越高,悬浮液密度下降越慢,其稳定性越好;不同密度的悬浮液达到稳定所需的煤泥含量不同,悬浮液密度越高,达到稳定所需的煤泥量越少。重介质悬浮液的煤泥含量对其流动性的影响效果与稳定性相反,悬浮液密度越大、煤泥含量越高,则黏度越大、流动性越差。实验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试验表明,在悬浮液密度为1.50 g/cm3的条件下,当煤泥含量为20%时,错配物含量最低,其分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在重介质选煤厂的产品质量中,悬浮液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影响悬浮液密度变化的因素较多,从而使悬浮液的密度发生波动,实际分选密度不断变化,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本文对影响重介悬浮液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措施,从而实现悬浮液密度的自动控制以及对其稳定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陶亚东 《煤炭技术》2019,(6):188-190
重介质悬浮液的液位和密度是在重介分选过程中的2个主要被控变量,由于2个变量的高度耦合性,常用的控制策略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导致了重介分选过程的智能化水平较低。通过重介分选工艺中稀介分流量,悬浮液的补水量作为系统输出,以悬浮液的密度、液位2变量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为系统输入,分别建立桶位和密度互相耦合下的模糊控制策略,从而实现对悬浮液密度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平朔安太堡选煤厂重介悬浮液密度及液位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法,并介绍了该系统在安太堡矿选煤厂实际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重介悬浮液密度、桶位自动检测与分流串料、加介、加水的自动控制,从而保证了整个重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分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维持块煤重介质分选机中悬浮液密度相对稳定的水平—垂直复合流态进行研究。实验室试验和工业生产实践证明,与水平—上升流相比,水平—下降流的介质循环量小,有利于悬浮液密度的相对稳定和分选槽中重产物的下沉,工艺的指标先进  相似文献   

6.
重介悬浮液密度及液位的检测与自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平朔安太堡矿选煤厂依靠科技实现重介悬浮液密度、桶位自动检测与分流串料、加介、加水自动控制,使整个悬浮液系统性质稳定可靠,保证系统实现良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重介质旋流器对高含量重密度组分难选原煤的分选效率,设计了新型重介质旋流器模型装置,建立了颗粒在离心旋转流场中沉降分离数学模型,采用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特性,揭示高含量重密度组分难选煤分选特性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影响新型重介质旋流器流场工作悬浮液动态稳定性的因素及重产物排料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煤时,底流重产物排料能力强、处理量大;离心旋流场中的悬浮液密度梯度分布小、密度相对均匀,底流与溢流密度差值较低,流场中悬浮液稳定性更强;入料的压力与悬浮液动态稳定性、分选精度及重产物排料效率直接相关,随着入料的压力增大,底流、溢流口排出悬浮液密度差值增大,可能偏差E值降低,分选精度提高,重产物排出量升高;当入料的压力为25 kPa时,实际分选密度为1.666 g/cm3,可能偏差E值为0.09 g/cm3,重产物产率为75.23%。本研究为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煤的分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选煤厂的重介生产系统中,重介悬浮液密度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在太原选煤厂针对重介分流人工操作诸多问题,实施了介质系统的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改造,实现介质的在线实时监测与调整,重介悬浮液分流实现自动控制,保证介质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有效降低了介耗,年创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相似文献   

9.
朱子祺  江润平 《煤炭工程》2022,54(6):139-144
低密度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是实现煤镜质组和惰质组有效分离的可行方法之一。针对低密度时分选体系内固体体积浓度小、悬浮液易沉降并恶化分选效果等问题,论文探讨了细粒级磁铁矿粉、低灰煤泥以及蒙脱石粉末混合调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在重力场中的稳定性及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悬浮液密度一定的条件下,配入煤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在重力场中的稳定|仅配入蒙脱石并不能提高延缓沉降趋势|而磁铁矿粉、蒙脱石与低灰煤泥混合配置的重介质悬浮液会因三者的协同作用,形成较显著的结构化,从而获得了最好的稳定性。此外,重介质悬浮液呈现符合幂律方程的假塑性特征,三种物料混合配置的重介质悬浮液在较高剪切率(70.22s-1)下的表观黏度可低至70mPa·s左右,且在更高剪切率(200s-1)下的表观黏度值可低至35mPa·s左右,更为符合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的悬浮液黏度低、稳定性好要求,且意味着适度提高重介质悬浮液中煤泥的灰分将有利于分选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平朔安太堡矿选煤厂依靠PLC技术实现重介悬浮液密度、桶位自动检测与分流串料、加介、加水自动控制,使整个重介系统稳定可靠,保证系统实现良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