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作为视听艺术的纪录片,不论是画面语言还是声音语言都是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服务的。纪录片从黑白无声发展到彩色有声,从胶卷拍摄到数码拍摄,其声音表现力的地位逐渐上升,并且与画面语言承担同等重要作用。纪录片中的同期声可以增强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亲近感,丰富了纪录片的层次,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生动性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的声音制作采用的是Logic Pro7.0数字音频工作站,在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评比中,该片获得高清晰度电视录制技术质量奖声音类二等奖。本文以此片声音制作过程为便,介绍Logic Pro7.0数字音频工作站对纪录片声音的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纪录片《蜀守冰》的声音设计和三维声制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依照影视声音后期制作流程,探讨了本片声音的创意、设计以及三维声制作中的声场规划、声音处理、运动轨迹呈现、效果器运用等技术特点和具体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评比中,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获得高清晰度电视录制技术质量奖声音类二等奖。本文概括介绍了该纪录片声音中配音、配乐、动效的创作理念和制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纪录片《梵净山》的制作实践,对全篇的声音设计进行了细致分析;对自然环境中的声场表达和声音元素的创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对纪录片音乐的主题、情绪段落如何使用也做了专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为何关注纪录片的声音?近日,《舌尖上的中国》Ⅱ又掀起了一股纪录片收视的热潮。《舌尖》系列的风靡,不仅在于食物的画面和制作手法令人垂涎欲滴,还在于通过对普通人和食物情感之间的关系描述,达到一种人文气质上的升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不仅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纪录片的热捧,也对以纪实手段进行表达的节目(纪录片、真人秀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纪实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特征,相较于纪录片的画面呈现,纪实类作品的声音制作(包括同期声、音乐、音效)在纪录片的主题表达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一部分,不仅能带给观众真实的感受,更能在控制节奏、表达情绪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2019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金帆奖高清音频制作二等奖获奖作品《我们正年轻》,探讨了片中音乐、现场环境、音效等多种声音素材的三维声制作,讨论如何利用工作站现有手段,将微纪录片的内容情感度"放大",增强沉浸式体验。文章详细阐述了声音创意设计、制作目标、后期制作系统搭建、三维声制作等内容,介绍了该纪录片音频制作涉及的技术和过程,希望能"以微见大声临其境",和业内同行一起探讨制作的手段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总台第一部8K超高清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说》的声音制作全流程,对前期录音、后期声音设计、音响制作、三维声混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纪录片中声音元素在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取与舍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并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纪录片声音制作为例,说明了如何选择与运用声音素材,给观众以“真实”的声音还原.  相似文献   

10.
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采用完整音频后期工艺流程制作方式,在完成5.1环绕声的基础上首次尝试了专题片三维声制作。本文从声音制作工艺流程的选择、前期准备工作与声音设计、升级三维声制作、混音师的主观意见与声音内容的取舍等方面,探索三维声技术在专题片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声音传奇》是由北京电视台纪实高清频道拍摄和制作的一部4K画质、全景声技术结合的长纪录片,无论在纪录片的选题,还是拍摄制作方式都有不同层面的探索意义.《声音传奇》剧组的基本编制加后期为六人,拍摄团队以四人为主.  相似文献   

12.
《金沙水韵》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三十三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中的一集,该片在2007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金帆奖的评比中获得电视声音制作纪录片类一等奖。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录制《金沙水韵》过程中,声音录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对《再说长江》的整体录音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最后的合唱》是北京电视台独立制作的一部双声道立体声电视片。该片有幸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金帆奖”专题纪录片类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第一名和2003年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节目声音制作优秀奖”专题类节目一等奖。下面笔者向大家介绍一下制作本片音响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舌尖上的中国》Ⅱ又掀起了一股纪录片收视的热潮。《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不仅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纪录片的热捧,也对以纪实手段进行表达的节目(纪录片、真人秀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纪实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特征,相较于纪录片的画面呈现,纪实类作品的声音制作(包括同期声、音乐、音效)在纪录片的主题表达方面起着更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纪录片《永远的怀念》的声音创作,探讨了纪录片声音的特点与表现力、提出了值得注意的一些创作原则,阐述了作多年来在纪录片声音创作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声音作为影视艺术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具有许多实际功能。在纪录片创作中,可以通过设计声音,达到对影片的真实性建构。纪录片声音存在多种形式与多种表达方式,充分利用声音功能即可将客观真实和画面无法直接表达的情感真实统一表现出来。本文将分析纪录片中各个声音的设计理念,对通过声音进行纪录片真实性建构的问题做出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摄制了4K纪录片《除夕夜》,讲述了祖国大江南北几位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的故事。该片采用电影级别的技术手法拍摄,声音的制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片后期音效创作与编辑制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制作纪录片还是拍摄电影,高质量的音频都是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本分,美国《DV》杂志5月号选出了10款高性价比的音频记录相关产品,解决声音记录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每年评定一次,共设录制技术质量、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和安全播出四个分项奖,其中录制技术质量奖分为新闻、专题、综合文体和电视剧类4个单项奖;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奖分为片头、短片和动画片类3个单项奖;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分为专题纪录片、译制片、综合艺术和电视剧类4个单项奖;安全播出奖由播出部、新闻制作部、海外制作部等部门以班组为单位参加评比。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内容形式不一,出色的人文自然纪录片可能有不同的成功要素。其中比较关键的首先在于一部纪录片在整个文学创作、拍摄以及制作过程中所发掘出来的阐述事物的视角。新的视角就像纪录片本身的个性和观点,给人新的体验感。其次纪录片的拍摄技术也至关重要,让好的镜头与画面。自己说话”而不需要多余的哕嗦。最好的纪录片一定也取决于拍摄和制作人员的态度,因为自然界中许多画面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的镜头只会誊顾有耐心和专注精神的团队。本文以《美丽中国》这部纪录片为例,阐述了它为什么成为—部与众不同的以中国为主题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