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陀螺与鱼雷捷联惯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给出惯性技术和惯导系统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型惯性器件激光陀螺的原理、性能及技术概况,提出激光陀螺捷联式惯导系统更适合于鱼雷武器,它是鱼雷惯导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将两种新方法四元数的初始提取法和四元数的实时更新方法,综合运用于鱼雷捷联惯导的初始对准和实时计算并给出了仿真.新的四元数提取法可以克服捷联矩阵的奇点,而新的四元数实时更新方法有精度高和速度快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将二者综合应用可以使鱼雷捷联惯导系统的计算更快捷,更精确.  相似文献   

3.
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自行火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且可采用一次调炮,调炮速度快、直观、精度高,减少了火控系统反应时间。惯导系统的安装工艺简单、测量直接,减少了误差环节。与平台式惯导系统相比,捷联式惯导系统的尺寸和质量大为减少、可靠性高。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捷联式系统用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的性价比的提高,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自行火炮火控系统中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捷联式惯导系统工具误差模型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工具误差模型及处理技术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首先详细介绍了捷联式惯导系统主要误差源——元件误差的误差模型及标定方法,然后对捷联式惯导系统误差传播模型的研究以及误差补偿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今后捷联式惯导系统工具误差模型及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前言     
本文集选登了几篇关于惯导系统及惯性器件方面的论文,主要是介绍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几个国家的有关捷联式惯导系统方面的技术报告,实验总结。其中,“用于战术导弹的半捷联式惯导平台”一文,是西德一九八四年“陀螺会议录”中的一篇文章,该系统属于半捷联式惯导系统,文章中所介绍的系统的减震装置,对于我们研制半捷联式惯导系统的方位平台系统来说,有一定的启示,很有参考价值。“捷联式惯导系统飞行中传递对准时的伪偏置检测”一文,是以色列飞机公司的一篇实验总结报告,作者通过反复模拟、实验等手段,对捷联式惯导系统在传递校准过程中所出现的伪加速度等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与分析。“动力调谐干式陀螺的互无干涉控制方法”和“挠性摆式加速度计的研究”以及“改善二阶控制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捷联式掼导系统的含义及其构成,介绍了捷联式掼导系统的软件系统的测试方法和可靠性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对捷联惯导系统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同时,选定了一种错误查出的指数类增长模型,对捷联惯导系统的软件可靠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针对未来鱼雷的技术要求,在鱼雷典型运动轨迹下通过计算机数字仿真,分配了对准及LIMU的精度,给出LIMU的主要技术要求,并提出要提高鱼雷的定位精度必须进行组合导航。  相似文献   

8.
捷联惯导系统通常应用于较远射程的导弹等飞行器上,近年来,随着惯性器件的微型化和低成本化,使其在近程小口径火箭武器上的应用成为可能.在近程武器上仍采用原有的捷联惯导解算方法则过于复杂,文中推导了在近射程、滚转体制条件下直瞄式火箭弹的捷联惯导基本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某型直瞄式反坦克火箭弹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建立的惯导方程及解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采用整体减振措施的捷联式惯导系统的空间振动动力学方程,从理论上详细讨论了振动耦合的不同形式及其原因,可为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误差分析和减振系统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捷联惯导系统振动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采用整体减振措施的捷联式惯导系统的空间振动动力学方程,从理论上详细讨论了振动耦合的不同形式及其原因,可为捷联式惯导系统的误差分析和减振系统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有限状态机在捷联惯导系统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首先,对有限状态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捷联惯导系统的一般组成和捷联惯导软件的特点.最后,详细介绍了有限状态机在捷联惯导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有限状态机在捷联惯导系统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首先,对有限状态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捷联惯导系统的一般组成和捷联惯导软件的特点。最后,详细介绍了有限状态机在捷联惯导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 CST 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对激光陀螺仪的零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拟合,求出处理后数据中各噪声的误差系数,为激光陀螺仪在鱼雷捷联惯导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数学模型、惯性器件仿真模型、捷联惯导解算模型和误差处理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小型战术导弹捷联惯导系统数字仿真软件,为研究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提供了数字仿真工具.利用仿真软件验证了捷联惯导模型和算法的精确性,研究了惯性器件误差对系统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捷联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因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突出的优点,已经为美、苏、英、日等许多国家所重视。如果说到七十年代惯导领域基本上一直被平台所控制的话,那么,随着捷联技术的日趋成熟,捷联式惯导系统作为新一代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将要取代平台而占据惯导领域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到了七十年代,由于陀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适用于捷联系统的具有大角速率,低漂移特性的液浮陀螺,动力调谐陀螺,特别是激光陀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捷联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捷联式惯导系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以来,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最初,德  相似文献   

16.
轨迹发生器为捷联惯导算法程序提供仿真测试数据。选定理想轨迹,用捷联惯导原理逆向解算出元件输出,引入误差后输入捷联惯导算法程序,得到解算轨迹。针对传统捷联惯导轨迹发生器引入误差不全面的问题,提出全面考虑误差的新型轨迹发生器。用元件真实数据分析出各项误差,将各项误差引入理想元件输出,得到较传统捷联惯导轨迹发生器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轨迹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轨迹发生器较传统轨迹发生器更加接近真实情况,是一种可靠的捷联惯导轨迹发生器。  相似文献   

17.
车载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最优对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车载捷联惯导系统的定位定向精度,提高无依托发射的射击精度,对最优对准技术进行研究.将旋转调制技术引入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并讨论车载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最优对准方案,利用增加的旋转机构周期性的旋转,来抑制惯导系统在导航过程中部分常值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系统在初始对准过程中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及方位对准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方位旋转对准精度及对准速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多位置对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捷联式惯导系统冗余配置陀螺仪的配置数目、配置结构对导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确定陀螺仪数目后,通过优化配置结构可使捷联式惯导系统获得最佳的导航性能和最优的故障检测性能,并导出一些相关的结论.最后以四个双自由度陀螺半八面体配置为例说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车载武器系统行进间初始对准的性能对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已有的几种车载捷联惯导行进间对准方法进行论述,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主式车载捷联惯导行进间对准方案。将里程计航位推算得到的位置信息和利用电子地图进行地形匹配得到的位置信息分别作为观测量,经过分散式信息融合方法,使车载捷联惯导系统能够满足复杂车况下行进间对准快速、精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在行驶条件下的初始对准,提高车载武器系统的机动能力,提出一种里程计辅 助的捷联惯导系统行进间自主式对准方法。通过推导载体坐标系下的速度积分方程,利用姿态矩阵的链式法则,将 惯导初始对准转化为初始姿态的最优确定问题,进而采用 QUEST 算法求取初始姿态矩阵,并给出了算法的离散化递 推模型,实现了导航前一刻的行进间自主对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无需任何先验姿态信息的条件下,能实现 捷联惯导系统的行进间快速高精度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