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提出数字技术的层级优化模式和大空间建筑围护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实现大空间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法综合应用参数化设计、建筑性能分析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数字技术,按照"模拟分析-模型建构-优化筛选"的基本步骤,对大空间建筑围护体系进行形体适应性、结构逻辑性和界面透过性优化.结果层级优化模式实现了参数化设计、建筑性能分析及建筑信息模型的协同与整合,可显著提高优化效率及精确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形体适应性、结构逻辑性及界面透过性优化分别从不同方面增强了大空间建筑围护体系的功能性、生态性及经济性.结论数字技术在大空间建筑围护体系优化中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对建筑设计及施工均有积极意义,是实现大空间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本质上说,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营造过程,是在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建造活动.空间的功能、结构、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科学技术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建筑空间发展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科学技术对建筑空间演变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卡拉塔瓦设计作品的剖析,归纳出了卡氏哲学理念——通过几何推理建立的逻辑秩序定义一个理性的理论系统,理性的创作思想——结构是由技术产生出崭新的形态方法,及结构形态,它是卡氏设计创作的原点.整体构成上的建筑造型真实反映结构形态逻辑关系,细部处理上结构构件形态客观遵循其受力逻辑,通过技术美为中介,实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从中总结出其常用的设计策略,即整体构成上的动感建筑和有机自然的形式,细部处理上的找形和分叉,并针对中国建筑界当前实际提出了卡拉塔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互塑共生——谈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筑创作中,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将建筑纳入城市之中,实现其有机结合的必要环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建筑是城市大的子系统,建筑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子空间:二者是一种包含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此解析了现代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塑共生关系;指出建筑空间的城市空间的渗透与交融,是实现两者差异整合的有效途径;论述了整合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创作模式;提出了分离、穿插、串联、并联、层叠、重合等六种空间组合方式,并国内外的创作实例,从室外空间、半室外空间、室内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化途径;系统地提出了对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性能评价和形态设计脱节、负相关性能目标难以权衡优化的问题,采用整合性能模拟和遗传算法的方法优化西安市办公建筑设计.利用性能模拟实现建筑设计要素和建筑性能的统一,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多变量多目标的寻优,为方案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办公建筑性能优化设计框架遵循设计、模拟及评价、优化的逻辑搭建.制定应用于建筑形态、表皮和细部的性能优化设计,以朝向、面宽、窗墙比、遮阳方式、百叶宽度、百叶倾角等为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以能耗和光性能为目标的建筑形态寻优. 结果表明: 以西安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气候特征量化节能策略,被动太阳能得热的利用率最高; 以建筑太阳辐射增益量为目标,形态寻优结果是办公楼南北向长轴布局、长宽比是1.4; 建筑表皮设计以各朝向的窗墙比为变量,南向窗墙比为60%、其他朝向窗墙比是40%时,光热性能均优.进而优化外置遮阳百叶,寻优结果在建筑表皮优化的基础上,将总能耗降低3%、全年光暴露量降低36.5%、空间全天然采光时间百分比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建筑创作中,结构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既是获得理想形态的技术保证,也是形态表现的要素.结构形态作为一种造型设计方法,是大多数建筑师在体育建筑创作中首先考虑的因素.从结构形态的受力、几何、以及功能等几个特征属性出发,结合实例分析,研究结构形态在体育建筑形式创作中所产生的作用.并据此指出,应按照自然法则和科学规律选择合理的结构形态,深入理解结构受力方式,灵活运用结构元素的几何特征,把握结构功能与形象的统一,进而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形态与建筑美学结合,从而塑造出完美与理性的体育建筑空间形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竞标方案介绍 ,论述在建筑设计中 ,通过建筑形式及空间与秩序的有机结合 ,得到强化设计理念 ,创造建筑个性 ,实现公众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校区教学楼所采用的烟囱通风技术的分析,介绍了其运行的原理,以及该技术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对其后期使用进行了评价.从本案例指出可持续性在建筑上的实现是建立在强有力的技术、研究与资金支持上的;是严谨科学与建筑师的创造力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不断总结、学习的过程.通过对这种新式"烟囱"通风技术的介绍与剖析,望能为建筑技术与设计的结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卡拉塔瓦设计作品的剖析,归纳出了卡氏哲学理念——通过几何推理建立的逻辑秩序定义一个理性的理论系统,理性的创作思想——结构是由技术产生出崭新的形态方法,及结构形态,它是卡氏设计创作的原点.整体构成上的建筑造型真实反映结构形态逻辑关系,细部处理上结构构件形态客观遵循其受力逻辑,通过技术美为中介,实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从中总结出其常用的设计策略,即整体构成上的动感建筑和有机自然的形式,细部处理上的找形和分叉,并针对中国建筑界当前实际提出了卡拉塔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古今城市地标建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标建筑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从地标建筑的历史本源特征和作用入手,采用实例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在古代城市中地标建筑的产生的目的、建筑设计特点和其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同时,论述了古代与今天的城市中地标建筑具有形态相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特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应当具备标定空间领域、组织空间秩序、丰富空间层次和表达空间意义等作用.最终结论是,古代城市产生地标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城市的防御安全,而现代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则应当表示城市所具有的独特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冬季现场调研与热环境测试表明,拉萨市现有居住建筑的缓冲空间能明显改善室内热环境。但当地非采暖房间冬季热环境仍较差,居住建筑采暖需求明显。当地采暖能耗与环境负荷增长趋势明显。以拉萨市常见的单元式住宅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南北向缓冲空间进深设计对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南北向缓冲空间均能有效降低模型的采暖能耗,其中,随着南向缓冲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递增趋势;随北向缓冲空间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先降后增趋势,北向缓冲空间模型之间能耗差很小。缓冲空间优化设计模型与基础模型的能耗对比分析显示,合理设置的南北向缓冲空间能够大幅降低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教学建筑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 ,技术进步对教学建筑的影响 ,提出教学建筑智能化发展方向的依据 .从智能化楼宇系统和辅助教学系统方面深入探讨教学建筑智能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内涵 .从建筑功能转化和空间设计的角度分析智能化对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要求 ,以及相应在建筑功能设计、建筑空间环境审美、建筑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手法与对策 .最后 ,对我国教学建筑智能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南阳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温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对住宅的形体、空间等要素进行了探讨,以探索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低碳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庆商场建筑能耗调查与节能设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选择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商场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十二家商场实际运营中的建筑能耗值;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商场建筑的能耗构成与特点,以及高运营能耗结果产生的原因;根据重庆地域气候与环境特点,提出贯彻综合节能的思想,以及利用气候资源、运用适宜技术来达到节能目的的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结合镇江市润州区行政中心中标工程设计实践,从总体布局与环境创造、空间的组织、建筑形象的表达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政府行政中心设计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手法,提出了政府行政中心的设计理念:从用地及周边环境出发,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塑造庄重、简洁、开放、亲民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16.
自1986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两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节能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建筑师与暖通设计人员协调一致,形成节能的建筑与供热系统。为此本文提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模式的思想。建立建筑师与暖通设计人员可以相互应用且互相协调制约的采暖居住建筑节能一体化的两套设计模式:分解模式与反馈模式。  相似文献   

17.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 buildings on campus are lack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from the design time, especially the dormitori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mostly focuses on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or furniture replacement. However,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which leads to the high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harsh phys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ongqing area, taking Dormitory Six on campus B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reconstruction of rooms on the top floor and West end are focused to guarantee the equal benefits of the dormitory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oftware, on the basis of energy 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common maintenance structur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nergy saving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he existing campus dormitories,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existing campus dormitories in Chongqing area.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莫斯科地铁站建筑地下空间特点,着重对历史中心区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得出莫斯科历史中心区地铁站建筑不仅是城市交通建筑,更是城市的窗口,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莫斯科地铁站建筑地下空间设计将高效、快捷的地下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相结合.在大量的调研和实测的基础上,总结其高效与便捷的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方法,以及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一体化设计手法,诣在对我国地铁站建筑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商业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展节能建筑的需要,从商业建筑的体量大小、平面设计、空间组合形式及围护结构等方面,对商业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获得显著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几何学以其独特的感官效果被广泛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简约而不失气势.以几何学为出发点,研究了几何空间自身的组成要素:线、面、体,阐述了其对建筑设计外观表现与空间组合的影响.达拉斯音乐厅充分运用了几何学的元素特性,合理巧妙地表现出了建筑外部的立面特色和内部多变的空间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