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醋酸乙烯酯(VAc)的普通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碘,原位生成了碘化物α-碘代异丁腈,该碘化物在聚合过程中起可逆的链转移剂的作用,合成了含碘端基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I);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较适宜VAc的聚合;在该温度下,VAc通过衰减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可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Mw/Mn≤1.41)的PVAc-I,并用核磁共振仪对PVAc-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PVAc-I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实验结果表明,PVAc-I末端的碘具有活性,合成的嵌段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b-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Mw/Mn=1.43)。 相似文献
2.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3种不同嵌段比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PDMAEMA-b-POEOMA-b-PDMAEMA),将该共聚物与CuSO4或CuCl2配合,采用FTIR,1H NMR,TG,XRD方法对所得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阴离子种类(SO24-或Cl-)对配合物的结构及配位都有一定影响,而共聚物的嵌段比影响配合物的铜含量。采用Cu(Ⅱ)/Polymer-3/SO4配合物(Polymer-3:PDMAEMA39-b-POEOMA11-b-PDMAEMA39)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在80℃、H2O2为氧化剂、m(苯乙烯)∶m(配合物)=200∶1、6 h的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87.8%,苯甲醛选择性82.1%。该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催化性能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3.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α-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四氢呋喃溶剂中,进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聚合结果表明,该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的增加线性增加,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2~1.3)窄的聚合物。用得到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RAFT自由基聚合试剂,苯乙烯(S t)为单体,进行扩链反应,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DMAEMA-b-PS t。该两亲性共聚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形成胶束,用透射电镜对胶束的形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以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为光引发剂,Fe Cl3·6H2O作为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作为配体,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在无水乙醇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通过光诱导原子转移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光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配体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收率的影响。聚合物的红外谱图证实得到目标产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金属残留量较低。并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得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时间12 h,引发剂1173与单体总量的摩尔比为1:25,还原剂维生素C与单体总量的摩尔比为3:4,催化剂Fe Cl3·6H2O与单体总量的摩尔比为3:250,配体六次甲基四胺与单体总量的摩尔比为3:100。 相似文献
7.
8.
阐述了活性阳离子聚合的发展概况,简介了用活性阳离子法合成异丁烯与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共聚物的表征及其性能。综述了在活性聚合体系中加入电子试剂、质子阱对活性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维持、分子量分布及嵌段效率的影响,介绍了苯乙烯的加入时间对嵌段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2017,(6)
将叶立德同源聚合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相结合,设计合成了系列结构可控、组成可调的含有聚烯烃链段和温度响应性聚合物链段的共聚物,即聚亚甲基-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苯乙烯(PM-b-PNIPAM-b-PS)三嵌段共聚物(M_n=6 100~25 200,M_w/M_n=1.18~1.32,PS链段M_n=1 350~18 000),研究了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性质和温度响应性,并利用静态呼吸图法制备了该三嵌段共聚物的有序多孔薄膜。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M-b-PNIPAM-b-PS三嵌段共聚物在THF/H2O中自组装,于水溶液中形成平均粒径为200 nm的球形胶束,且具有温度响应性。以氯仿为溶剂、22℃、95%湿度条件下,PM-b-PNIPAM-b-PS三嵌段共聚物可制得到孔径均一(平均直径为1.03μm和2.02μm)的有序多孔薄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聚丙烯共聚物的概念及分类,介绍了聚丙烯共聚物与聚丙烯均聚物性能方面的区别,重点综述了各种聚丙烯共聚物的合成工艺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水相合成。以防垢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m(引发剂):m(单体)=16:100,n(马来酸酐):n(醋酸乙烯酯)=5.0:5.0。讨论了在引发剂体系中引入还原剂构成氧化-还原体系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m(还原剂):m(过硫酸铵)=0.6:1的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时所得产品的溴值小于10 gBr/(100 g);当防垢剂质量浓度为5 mg/L时,防垢率达到96%,水相法合成产品达到溶剂法合成产品的性能指标;产品热稳定性较好,在150℃条件下处理5 h,与热处理前的防垢效果基本相当,说明该产品具有一定的耐温性。 相似文献
12.
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作催化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N-二甲基乙二胺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酰胺乙基二甲基胺(MAEDA)。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N,N-二甲基乙二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配比为1:2,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加入量为料液量的2%,在95~100℃间反应4 h,产物收率可达94%。产物经红外光谱、H NMR、C NMR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烯丙基癸酰胺(NC10)和烯丙基十四碳酰胺(NC14)有机功能单体,分别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制备了四种三元疏水缔合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碳链长短及官能团结构对目标聚合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磺酸基团的聚合物比羧酸基团的聚合物有更紧密的空间网络结构,表现出更优的增黏性能;含烯丙基十四碳酰胺和AMPS结构单元聚合物的黏弹性、耐温性和抗剪切性要明显优于含烯丙基癸酰胺和AA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杯芳烃基嵌段聚醚的合成及界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对叔丁基苯酚杯[4]芳烃、杯[6]芳烃、杯[8]芳烃、线型酚醛树脂作起始剂,分别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加成,合成了3个系列杯芳烃聚醚类和1个系列线型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它们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去离子水体系的界面活性,考察了其结构与界面活性的关系。在3种沥青质模型油/水体系中,各类聚醚都能替换一部分沥青质而吸附在界面上,有效地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并在一定浓度时达到饱和吸附,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杯芳烃聚醚较线型聚醚的界面活性高,更易吸附在油一水界面,其中又以杯[8]芳烃聚醚的界面活性最高,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氢硅油为主链,在氯铂酸催化下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合成了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40 μg/g、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0.1%.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6.
以过氧化苯甲酰 ( BPO)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 HPMA)与丙烯酰胺 ( AAm)二元共聚物 ,对其进行了溶解性能和提纯方法的研究 ,并作了红外光谱分析 ,同时还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均聚物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疏水单体乙酸乙烯酯(VAM)为原料,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合法合成了新型疏水缔合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P(AM-DMDAAC-VAM)。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1.2%(占单体总质量分数),pH值7,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共聚物特性黏数达到1.263L/g,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9.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甲基丙烯醛(MAL)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应中,催化剂为Pd_5Bi_2PbFe/CaCO_3时,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性质、用量及重复使用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仅类似于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的低粘度憎水性的离子液体适用于该反应,同时循环使用时,活性基本没有降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5%(体积分数)的[bmim]PF_6时,MAL 的转化率为96.2%,MMA 的选择性达98.7%。将离子液体应用于其他几种不饱和羧酸酯的合成过程,产率均大于89%。 相似文献
20.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Span 2 0为分散剂 ,硝酸铈铵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体系为引发剂 ,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用量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发剂硝酸铈铵为 2 .5 mol/ m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 2 .5 mol/ m3,单体甲基丙烯酸浓度为 1 .0 mol/ L,反应温度为 40℃ ,反应时间为 2 h时 ,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较高 ,单体转化率为90 % ,淀粉接枝率为 5 3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