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芦荟液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下制备纳米银,酸性环境下制得的银粒子平均粒径最小在10 am以内.采用芦荟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功能性整理,并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抑菌率可达99.9%,织物上银含量为107.35 mg/kg时,抑菌率也达到了99.8%,耐洗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采用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了功能性整理,并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讨论了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对真丝织物服用件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天然的蛋白质结构使蚕丝成为对人体具有很好亲和力的纺织材料.但也成为细菌滋生繁衍和传播的适宜场所,因此真丝织物的抗菌整理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在位还原的原理.采用汽蒸法可直接在桑蚕丝纤维上还原得到纳米银.制得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纳米银整理桑蚕丝织物。  相似文献   

4.
周婷婷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学报》2011,32(12):98-102
为了实现涤纶织物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目标,本文以自制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利用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织物的纤维表面形态;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效率、白度及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银平均粒径在20nm以内,稳定性能良好。当织物上银含量为125.412mg/kg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9.42%和99.27%;洗涤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8.32%以上,整理效果的耐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沈霞  张峰  盖芸瑚  王栋  陈宇岳 《丝绸》2011,48(6):1-3
用实验室自制的聚合季铵盐(HSDA-HT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抗菌耐洗性及力学和吸湿性能.结果表明,经10 g/L的HSDA-HTC水溶液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62%和99.44%,并具有优良的抗菌耐洗性,洗涤50次后其抑菌率仍超过99....  相似文献   

6.
周秋宝  郭惠仁 《印染》2007,33(24):28-31
采用浸轧法对化纤织物进行Dorafresh纳米银抗菌整理,试验了不同轧液率、加酸条件、整理液曝光对织物抗菌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银含量、透气透湿性能、抗菌织物的耐洗性;分析了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分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杀菌率与纳米银含量关系较大;轧液率对整理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影响小。该抗菌整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杀菌率达到99%以上,50次洗涤后的杀菌率大于60%,耐洗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银氨溶液浓度、溶液温度、处理时间等对银负载量的影响,得出银氨溶液处理真丝织物负载银的合适工艺。利用该法处理的真丝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并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8.
真丝织物的汽蒸法纳米银抗菌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真丝织物的抗菌性能,以一种含有多胺基化合物(RSD)和硝酸银的混合整理液对真丝织物进行处理,并采用汽蒸法在位还原得到纳米银抗菌真丝织物.对纳米银抗菌真丝织物表面纳米银的形成、纳米银的形态、纳米银的含量、纳米银抗菌真丝织物的白度、抗菌性能和耐久性能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纳米银含量为81.65 mg/kg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达99.49%和99.98%,洗涤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仍保持在97.43%以上;纳米银抗菌真丝织物的白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毛纺科技》2021,49(9)
桑蚕丝作为高档面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其悬垂性较差,接枝改性技术是克服该缺点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增重处理,结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浓度2.625 mol/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2 min,反应液pH值为3,增重率可达到40.53%,白度为48.86%,断裂强力为724 N。由红外光谱测试和X射线衍射试验确定接枝成功,对比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毛细管效应来判断织物整理效果,提高桑蚕丝织物的悬垂性。得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毛细管效应略有提高,断裂强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论述了纳米银在抗菌织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对生物法制备纳米粒子和抗菌织物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纳米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真丝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陈宇岳  路艳华 《丝绸》2006,(8):32-34
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100nm以下的纳米壳聚糖,对比研究了纳米壳聚糖分散液和壳聚糖溶液对真丝纤维的填埋特征、微观形态和强伸力作用。结果表明,纳米壳聚糖分散液对真丝纤维处理后,填埋效果比普通壳聚糖溶液更为理想,真丝纤维经纳米壳聚糖处理后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壳聚糖处理桑蚕丝纤维,研究桑蚕丝纤维经不同质量分数纳米壳聚糖分散液处理后的聚集态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桑蚕丝纤维经纳米壳聚糖分散液处理后,纤维内部聚集态结构呈现出β化趋势,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提高;随着纳米壳聚糖质量分数的进一步提高,桑蚕丝纤维β化趋势增强,热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Vinay G. Nadiger 《纺织学会志》2013,104(12):1543-1553
Silk is hygroscopic and is affected by microorganisms easily. Hence, treatment with antimicrobial agents can facilitate to make silk resistant to microbes. Silver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attempted by researchers and applied as antimicrobial chemical finish on textiles. Silk has also been applied with silver nanoparticles through exhaust method to obtain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However, use of cross-linking agents such as 1,2,3,4 butane tetra carboxylic acid (BTCA) for entrapp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the interstitials of the silk molecular chain has not been attempted. The present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BTCA on silk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hypophosphite (SHP) simultaneously us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has been done by pad-dry-cure (2dip/2nip) method. Application of 6% BTCA with 3% SHP and 250 ppm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gave satisfactory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Infrared spectroscopic (FTIR) studies showed good cross-linking of BTCA.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depict that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crystallinity % of treated silk did not change due to the treatment. SEM studies showed the impregn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to the fibre matrix.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lk fabric did not change due to th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studies, it is inferred that BTCA cross-links with silk fibroin at the carboxyl and amine groups, create a lattice void and trap silver nanoparticles giving durable antimicrobial finish.  相似文献   

14.
以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汗液浸渍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桑丝绸织物表面的对比光泽度与镜面光泽度下降了40%~60%。对于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织物表面的黄变指数随着照射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长趋势,且碱性汗液对光泽度及黄变指数的影响大于酸性汗液的影响。织物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电力纺的下降速度大于双绉。桑蚕丝红外光谱中酰胺Ⅰ与酰胺Ⅱ则向高波数方向偏移了2~14 cm-1。根据Magoshi和Bhat提出的结晶度的推导公式计算可知,老化后桑蚕丝的结晶度发生了变化。最后,根据研究分析,提出了桑蚕丝可能存在的紫外老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持久抗菌的功能丝绸材料,采用硝酸、磷酸、亚硝酸钠体系将原料壳聚糖的C6位伯羟基选择性氧化为羧基制得水溶性氧化壳聚糖(OCS),使OCS的羧基与脱胶蚕丝织物(SFF)的氨基反应,得到氧化壳聚糖改性蚕丝织物(OCSMSF)。借助核磁共振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表征了OCS与OCSMSF的化学结构,测试了OCSMSF的力学、吸湿、抗菌等性能。结果表明:酰胺反应已将氧化壳聚糖分子化学键合在SFF中,OCS改性蚕丝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在优化反应参数条件下,OCS接枝蚕丝织物的质量增加率达到9.17%,OCSMSF的强力略有减小,而吸湿性提高42.92%,OCSMSF对测试细菌的抑菌率大于94%,且抗菌耐洗涤性好,同时OCSMSF对仙人掌黄酮提取物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PNP)在水溶液中制备纳米银,探讨了其还原、控制制备纳米银的机理,研究了所制备的纳米银水溶液的抗菌性能,并利用PNP在棉织物中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以实现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结果表明:PNP中的氨基能够主动诱捕、还原银离子,并通过PNP的分子网络结构对纳米银的生成起控制作用。通过调节银离子的量,制备了平均粒径分别为13.23、4.34、2.66 nm的纳米银水溶液,所制备的纳米银水溶液最小抑菌浓度为2 mg/L。利用PNP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 %以上,并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相似文献   

17.
食品在运输及贮存期间极易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从而导致食品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越发受到重视。纳米技术可以将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微观粒子,使物质的结构可以更为精确地被人们所掌控和调配。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抑菌效果的纳米颗粒相比较传统抑菌剂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滋生,优化食品贮藏环境并且延长食品保质期。针对上述情况,研发出具有抑菌性的纳米颗粒食品保鲜技术已成为现阶段食品保鲜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具有抑菌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并归纳了纳米颗粒常用的结构表征方法,以期能够为选择合适的制备及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纳米颗粒在我国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抑菌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安全性和规模化生产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为纳米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相接枝法和浸轧法将乙内酰脲抗菌剂接枝或固着在真丝纤维上,探讨了水相接枝工艺因素对真丝纤维增重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整理工艺对织物染色K/S值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接枝真丝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乙内酰脲抗菌剂能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与真丝纤维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而K/S值的变化则取决于整理方式,先染色后整理使K/S值下降,而先接枝后染色则K/S值增加.  相似文献   

19.
用废弃柞蚕丝制备柞蚕丝肽,再用该丝肽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丝肽、丝肽/柠檬酸、丝肽/乙二醛等对柞蚕丝绸的防皱整理效果,测试了不同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丝肽/柠檬酸体系整理柞蚕丝绸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优化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可提高42.9%,撕破强力保留率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4.1%和90.2%,整理后柞蚕丝绸的柔软度及悬垂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