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暴雨频繁、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降雨和河川径流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降雨量和年际、年内变化都很大,南方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而北方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在一次暴雨中,其中连续几小时的降雨量,有时竟可占一次降雨总量的60%以上。许多经常发生大暴雨的地区,因受自然地理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汇流很快,有的十多小时甚至几个小时洪就可到达,给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海河流域35个典型雨量站1956—2016年逐月降雨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分析流域降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61年来降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内分配极其不均,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7%,部分典型雨量站汛期降雨呈减少趋势,非汛期呈上升趋势;空间上由多雨的太行山、燕山山前迎风区分别向西北和东南两侧减少。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流域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土流失是鄱阳湖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为了给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的监测、评估、预测与控制等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流域内均匀分布的15个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降雨量数据,分析鄱阳湖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9 537.9 MJ·mm/(hm~2·h),其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夏季,空间分布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年内分配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6月,汛期(4—9月)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62.4%、71.7%,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较降雨量更加不均匀。  相似文献   

4.
选取山西省22个典型雨量站近61年(1956—2016年)逐月降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对山西省年降雨量和分期(汛期、非汛期)降雨量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近61年来年降雨量与分期降雨量都呈下降趋势;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2.3%;降雨受地形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藏高原江河源区7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的月降雨资料,基于云模型,分析了该区域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源区平均降雨量均小于同时期黄河源区的降雨量;全年、非汛期和月的降雨量比黄河源区集中且稳定,汛期降雨虽比黄河源区集中,但不如黄河源区稳定。江河源区全年降雨比非汛期、汛期和月均降雨量最为分散且最不稳定;非汛期降雨量虽最小,但最集中且最稳定。江河源区汛期和非汛期降雨量和降雨量的熵在空间上分布相似,均表现出了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降雨量的超熵在空间上规律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沱沱河、达日和曲麻莱非汛期和汛期降雨量的超熵显示出了相反的特征。研究成果能为江河源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滇中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流域(“三湖”流域)降雨对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基于流域内梁王河、海口、茶尔山、沙沟嘴4个雨量站1992—2020年日降雨观测数据,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用M-K法分析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变化特征,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为:1992—2020年期间,“三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07.6 mm,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3 088~4 172 MJ·mm/(hm2·h);年降雨侵蚀力变异系数为0.25~0.32;各站发生侵蚀性降雨日数686~759 d;年降雨量与年降雨侵蚀力相关关系较好,流域年降雨侵蚀力总体呈波动变化,系列为不显著增加趋势,无突变;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差异较大,夏季占全年的61.4%,汛期占全年的90.5%,降雨侵蚀力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与年降雨量分布趋势一致,为北大南小;年、汛期、夏季和秋季,流域降雨侵蚀力基本呈从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而非汛期、春季和冬季,降雨侵蚀力基本呈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东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城市,对大湾区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暴雨洪涝对东莞城市规划、水资源合理配置、防洪减灾有重大影响,严重制约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利用东莞30个水文站32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GIS与Mann-Kendall检验、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方法讨论了东莞市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2年来,东莞市年降雨时空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加,随时间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汛期降雨量自西向东依次增加,中部向西逐渐降低,中部向东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变化,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60%~95%,非汛期降雨量中部凸显,东西两侧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最大,有向两侧逐次降低的趋势,西南部最小;四季最大雨量中心由中部向东北部、东部、中部进行移动,最小降雨量稳定于西南部区域;月均降雨量自西向东呈现增大趋势。多年月平均占比6月份最大,占全年18.58%,12月份最小,占全年1.88%。研究结果可为东莞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西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为1620毫米,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4—9月份。(4—6月降雨700—9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5~50%,7~9月降雨300~35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20%),且多以暴雨出现,适值外河汛期,各圩下闸抗洪,圩内渍涝成灾。以波阳县饶河联圩为例,汛期(每年4—9月)外河多年平均水位为16.25米(吴淞零点),  相似文献   

9.
孔笑峰  王恬 《治淮》2006,(9):10-11
河南省漯河市位于沙颍河水系中游,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14.2mm,降雨量年度变化较大,最大值为最小值的3.78倍。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汛期(6~9月)降雨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62%。  相似文献   

10.
根据遇龙河流域多年水文观测数据,结合典型场次洪水,分析了流域降雨径流关系以及暴雨洪水在流域内的演进规律。结果表明:遇龙河流域5~9月蒸发量占全年总蒸发量的58%;降水量与径流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3~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8%;4~7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6.1%;降雨量和径流深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遇龙河流域具有汇流快,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北临长江,南频太湖,全市面积4781.61km2,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740.44km2,占15.47%;平原面积1922.48km2,占40.16%;洼地面积782.95km2,占16.35%;江河湖荡水面积1341.74km2,占28.03%。由于我市地处亚热带南部,属中纬度季风气候与海陆相过渡地带的重叠地区,是典型的孕灾环境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mm,年最大降雨量为1630.7mm,且降雨多集中在汛期(5~9月),该期间平均降雨681.8mm,占全年降雨量的61.3%,且时空分布不均,“梅雨”时节,霪雨霏霏,连月不止;台风季节则狂飙怒号,暴雨肆虐;干旱年景,晴热少雨,库、塘干涸,…  相似文献   

12.
《治淮》2019,(10)
<正>山东省淮河流域分为沂沭河和泗河(南四湖)水系,位于山东南部及西南部,流域面积5.1万平方公里,土地、耕地、人口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流域内矿藏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流域内年均降雨量约750毫米,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2%,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  相似文献   

13.
1雨情 2005年降水特点为: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从时间上来说,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从空间分布来说,山区降水多于平原地区.全市范围的暴雨天气很少,仅2次较大降雨过程,但局部暴雨天气频繁,特别是北部山区多突发性暴雨,此类暴雨降水历时短,强度大,范围集中,并形成一定灾害.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属于资源性缺水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市水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汛期(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且年际间变化较大,经常出现连旱或连涝情况;在总体干旱情况下,局部发生暴雨的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1项目背景山东沂蒙山区是中国的18个贫困地区之一。该地区山峦起伏,植被稀少,土地脊薄。受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内降雨分布极不均匀,七、八、九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的70%~80%,汛期经常是洪水泛滥,导致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冬春季节持续干旱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聊城东昌府区的降雨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Nino3.4指数与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汛期和春灌期降雨的关联性。通过1997—2012年16年的长期数据参数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当厄尔尼诺指数剧烈变化时,往往会出现全年降雨量的较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厄尔尼诺指数的高低变化规律与春灌期降雨量的高低变化规律呈现正相关趋势。另外,全年降雨量变化规律与汛期降雨量变化规律相似,但不同于春灌期降雨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河道治理在“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规划方略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游陆续新辟了子牙新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扩大了四女寺减河等入海尾闾河道,解决了各河泄量上大下小的矛盾、中下游河道尾闾不畅和集中于天津入海的被动局面。各河尾闾河道及海口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型式与处理措施,历经多年,有利有弊。1 以小深槽大滩地为新辟河道的治理方向海河流域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受地势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海河流域降雨年内、年际分配很不均匀,变化较大。汛期(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5%~85%,丰水年汛期降雨量比重更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洪涝问题日趋严峻。本文梳理了大湾区典型城市洪涝事件,归纳了洪涝特征并分析了洪涝问题的主要驱动要素。结果表明,近100多年,大湾区年降雨量、降雨日平均雨量、暴雨日数及暴雨日降雨量占全年比例都波动增加,而降雨日数波动减少,降雨呈现增多且趋于集中的态势。大湾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近10年广州、东莞、惠州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1%,广州龙舟水期间降雨量占全年约22%。虽然大湾区城市群呈现热岛效应,气温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且100多年来各城市温度上升并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但受地理位置影响,各城市降雨量与其城镇化率的关系并不明显,而更下游的沿海城市面临更多的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近10年给大湾区带来暴雨以上降雨的台风有47场,发生在6—10月,其中恰逢天文大潮的有21场、有26场在大湾区以西登陆。近40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3.5 mm/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将使大湾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对强降雨、台风暴潮、海平面变化等要素开展分析可为大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洋 《人民长江》2019,50(4):81-85
根据成都市1991~2010年逐日降雨数据,分析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先增大再减小,8月份降雨量为245.79 mm,占全年降雨量的27.76%。7,8月份侵蚀性降雨量为169.4 mm和211.4 mm,分别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9.14%和23.89%,发生侵蚀性降雨天数为7.8 d和5.1 d。成都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呈单峰式分布型,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2 921.57 MJ·mm/(hm~2·h),7,8月份为1 000.65 MJ·mm/(hm~2·h)和1 008.97 MJ·mm/(hm~2·h)。降雨侵蚀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降雨侵蚀力分别为262.85,2297.46,350.06,11.2 MJ·mm/(hm~2·h),夏季占全年的78.64%。降雨侵蚀力与侵蚀性降雨量的相关性优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市土壤侵蚀预报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境内长江长425km,有70%的地区在汛期处于洪水位以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83mm,但由于受季风活动影响,降雨主要集中住6~8月之间,一般均占全年降雨量的60%~80%,往往连续几次大暴雨的降雨量就占全年的30%以上,暴雨成灾;降雨量年际变化比较大,丰枯悬殊,连续丰水年与连续枯水年交替出现,如1998年降雨量约1397mm,是最枯年份的25倍。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高度不均,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江苏水旱灾害频发。建国后,全省洪涝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