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7)
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工作时需要作为敏感元件的微生物向信号转换器传递电信号,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物物将可有效改善微生物传感器性能。本文使用导电水凝胶包埋大肠杆菌固定在碳糊电极构建的微生物传感器,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进行检测,在-0.247V处出现还原峰,还原电流与葡萄糖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8204。 相似文献
5.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五种不同成分体系高含水量水凝胶样品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风干法、烘干法和冷冻干燥法不适合用于水凝胶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包埋有活细胞的水凝胶样品,用CO2临界点干燥法制备,细胞形态良好,但水凝胶三维结构坍塌、失真;运用薄层制样技术,无须添加附属设备,即可得到保存精良的水凝胶三维结构和细胞形貌,实现对水凝胶样品的分析测试。该方法能真实反映水凝胶的形貌,有效解决了对高含水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聚乙烯醇水凝胶在柔性传感器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性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聚乙烯醇水凝胶应用于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优势和局限性。聚乙烯醇水凝胶通过纳米填料修饰水凝胶网络,实现多功能可穿戴应变传感的研究进展受到了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多种纳米填料如金属、非金属、天然材料、MXene纳米材料、蛋白质、液态金属等,对聚乙烯醇水凝胶机械性能、电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于聚乙烯醇水凝胶用于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的必要性、未来发展的要求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水凝胶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材料的独特优势,总结了提高水凝胶基摩擦纳米发电机(H-TENG)输出性能的方法。具有柔韧性、导电性、自愈合性和抗疲劳性的水凝胶组装的H-TENG能满足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应用需求,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使其更贴近绿色能源的发展方向。主要通过制备高导电性、优异机械性能的水凝胶和优化摩擦层的表面特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H-TENG输出功率。但控制水分蒸发和结冰对保持H-TENG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仍然具有挑战性,也是维持H-TENG输出性能稳定的关键。最后,阐述了目前H-TENG在自供能传感、微纳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双光子引发剂的设计合成和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着重介绍了用于水凝胶双光子聚合的引发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通过扩大共轭链长度、引入强供/吸电子基团、加入共引发体系等来增大双光子吸收截面,引入自由基淬灭基团以降低荧光量子产率,增加引发剂的水溶性来降低微结构细胞毒性等方面。这些研究为生物相容性三维水凝胶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是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必要条件。接着,介绍双光子聚合制备的水凝胶微纳结构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生物相容性水凝胶微结构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减轻创伤伤口的疼痛和促进愈合效果,探讨愈合计分用于评价创伤伤口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入选6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加保湿覆盖,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观察比较治疗后第3、第7、第14、第21 天伤口疼痛计分、伤口愈合计分、伤口面积缩小率、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治愈率100%,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1 d 内伤口疼痛计分、愈合计分随治疗时间增加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伤口面积缩小率也增加明显(P<0.05).结论 伤口愈合计分用于创伤伤口疗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综合指标,三乙醇胺乳膏湿敷用于创伤伤口,其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缩小和缩短愈合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用藻酸盐敷料,使用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10.
1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荨常疣激光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商品名金因肽)对寻常激光后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寻常疣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做CO2激光治疗,术毕用抗菌素3-7天,观察组43例用金因肽溶液喷洒伤口,对照组37例He-Ne激光照射至愈合时间(7~14)d,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11.0±3.7)d,而对照组为(14.5±7.4)d,观察组伤口较对照组平均提前3.7d愈合(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用rhEGDF治疗荨常疣激光后伤口愈合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了陀螺声音对平台性能的影响,提出间隙变化是导致陀螺声音变大的重要因素,进而通过提高零件的装配一致性,从而避开由于陀螺故障导致平台的失效。最后通过建立陀螺声音测试系统,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改善了稳定平台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