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强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Danckwerts的界面更新模型,初步分析了纳米颗粒强化氨水鼓泡吸收过程的机理。改变不同的氨气流量和基液氨水浓度,进行了Al2O3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的强化实验。实验表明:Al2O3纳米颗粒对氨水鼓泡吸收性能具有强化效果;在实验条件下,加纳米颗粒的吸收效果最大可以达到没有加纳米颗粒的1.22倍;在保持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氨气流量增加,溶液吸收率增加,但有效吸收率出现有增大也有减小的不规律特征,而随着基液氨水浓度的增加,有效吸收率增加比较明显。为研制小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鼓泡式吸收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氨水鼓泡吸收的实验研究——添加剂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添加剂对鼓泡吸收的影响,利用滴重法测量了氨水溶液在添加剂异辛醇和正辛醇作用下的表面张力;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了氨水的鼓泡吸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少量添加剂可以使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迅速降低:当添加剂浓度一定时,在氨水浓度较低情况下,氨水的表面张力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氨水浓度超过10%以后,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反而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鼓泡吸收过程中,氨气流量对鼓泡频率影响较小,但是流量增大会导致最大气泡体积、最大吸收高度、以及单个气泡的舍伍德数增大;对于单个气泡而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添加剂正辛醇和异辛醇可以强化鼓泡吸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垂直管内R134a-DMF(二甲基甲酰胺)鼓泡吸收过程的热、质传递特性,本文搭建了垂直管内鼓泡吸收实验测试装置,构建了管内R134a被R134a-DMF混合溶液鼓泡吸收过程的热、质传递数学模型.进一步通过模型分析了当吸收压力为0.35 MPa,蒸气入口温度为5℃,稀溶液入口质量流量为12.0 kg/h时,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4.
程金明 《制冷》1993,(1):23-26
汽体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机和吸收式热泵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整机影响很大。汽体吸收过程是一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本文通过对光管及不同螺距的螺纹管管外降膜氨水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发现螺纹管对氟水吸收过程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其传质系数较之相近吸收操作条件下的光管管外降膜氨水吸收的传质系数高2至3倍。这主要是外螺纹管不但使汽液接触面积增大,而且由于外螺纹的扰动作用,使液膜内不同温度、浓度区域的液体得以充分混合。  相似文献   

5.
吸收器是影响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常用的垂直管氨水降膜吸收器进行绝热吸收模拟分析,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稀溶液进口过冷和外部吸收冷却对吸收传质的影响,得到稀溶液进口过冷能够促进吸收传质的结论。结果表明:氨水吸收式制冷传质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20%以内,在冷却吸收和进口过冷的实验测试工况下,吸收传质率提高了132%。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利用设计建造的喷射鼓泡池烟气脱硫装置系统,以模拟冷态烟气和石灰石浆液系统为试验物系,进行变工况条件下的喷射鼓泡池脱除SO。特性的试验研究。实验以不同pH值的石灰石浆液为液相,冷态模拟烟气为气相,在喷射管淹没深度h分别为50mm、100mm和150mm,内径d分别为104mm、153.6mm和191mm的结构条件下,进行变工况下的喷射鼓泡池脱硫特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对脱硫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鼓泡流化床内颗粒的旋转特性,利用双脉冲激光器与跨帧相机构成的测试系统对冷态鼓泡流化床内颗粒的旋转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旋转速度越大;颗粒的水平分速度增大时,平均转速增大;颗粒的垂直分速度增大时,平均转速呈一定幅度的上下波动趋势;相对于垂直分速度大的颗粒,垂直分速度小的颗粒的转速有一定幅度的减小;在x轴方向上颗粒平均转速的分布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吸收式制冷技术具有环保、节电和利用余热等不可替代的优点,在我国应用广范。溴化锂机组的吸收器是系统中换热面积最大、成本最高的换热部件,采用添加剂强化吸收器传热传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添加剂的强化机理却一直没有研究清楚,各国对添加剂的强化机理的研究很重视,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外添加剂对溴化锂制冷机吸收器的强化机理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连续鼓泡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工艺流程及特点。将用该法生产的超细碳酸产品与连续喷雾碳化法的产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鼓泡流化床稀相空间的催化剂颗粒粒度分布一方面与流化床流化速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流化床中藏量的细小颗粒跑损有关,即随着流化床操作的连续进行,流化床系统中的细颗粒不可避免的存在跑损,进而影响到稀相空间的颗粒粒度分布。由于这种跑损是连续发生的,因此稀相的颗粒粒度分布变化具有时变特性。选用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和二维流化床,在连续流化操作过程中采集稀相空间中的颗粒样品,分析颗粒的粒度分布,考察稀相空间中颗粒粒度分布随流化操作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流化床系统中细颗粒的跑损,稀相颗粒粒度分布的中位粒径和峭度逐渐增加,稀相空间的颗粒逐渐粗化,经过一段流化操作时间后颗粒粒度分布变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单压吸收式Einstein循环制冷机中气泡泵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单压吸收式Einstein循环制冷机中的细管径气泡泵是系统的主要驱动装置,作用在于提升发生器内的稀氨水工质至高位贮液器:气泡泵的最佳运行状态不是由提升管高度决定的,而是在很人程度上取决于沉浸比和泵管的内径尺寸参数.所以针对气泡泵的研究概况,工作原理以及在Einstein制冷循环中的运行机理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根据气液两相流压降理论得出了固定提升效率下气泡泵内径、沉浸比和外部加热功率三者的性能关系曲线,为气泡泵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参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化工企业中使用涡街流量计来测量液氨流量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的流量计安装条件.在运行中主要出现的故障及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根不同尺寸规格的横纹管,通过实验研究提高其吸收效率,选择吸收性能最优的管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差和管内冷却水流速的增大,溶液吸收氨气的量增加,管外溶液传质系数增大。当管外氨水溶液喷淋密度从小变大时,光滑管和横纹管的传质系数均先增加后减小,过程中出现了最大值。该系列实验的结果表明横纹管比相同工况的光滑管有更高的强化传热和传质能力,当溶液喷淋密度为479.6kg/(m?h)时,横纹管比光滑管的传质系数增大了97.8%。三组实验中均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横纹管的传质系数随凹槽尺寸变化而改变,2号横纹管表现出更强的吸收氨气能力。该管凹槽宽度与横纹管外径的比值为0.0814。通过对凹槽内溶液流动模型分析,比较了溶液通过凹槽时掺混和涡流的流动形态,得出了不同尺寸规格横纹管吸收性能差异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双组分纳米流体强化泡状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双组分纳米流体作为吸收工作介质来强化NH3/H2PO泡状吸收的过程。在实验中,配制了稳定的CNTs-ammonia双组分纳米流体,并利用泡状吸收实验装置进行了双组分纳米流体的泡状吸收实验。对颗粒的质量百分比和氨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双组分纳米流体强化泡状吸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其强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NTs-ammonia双组分纳米流体的吸收强化效果随着纳米碳管质量百分比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并且随着纳米流体中氨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We study two models of quantum absorption refrigerators with the main focus on discerning the role of noise-induced coherence on their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ogously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quantum heat engines, we find the increase in the cooling power due to the mechanism of noise-induced coherence. We formulate conditions imposed on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 under which they can be equivalently described by classical 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classes of fridges (effectively classical vs. truly quantum). We find that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is observed already for the effectively classical systems, with no significant qualitative change in the quantum case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noise-induced-coherence-enhancement mechanism is caused by static interference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6.
17.
首先合成高结晶度的BiOBr纳米片,然后利用光化学气相沉积(PCVD)法将不同含量的Pd纳米粒子沉积在BiOBr纳米片上.运用N,一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IX3)、光致发光(PL)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技术对合成的Pd/BiOBr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d含量对BiOBr光吸收性能和紫外光(A=254am)、可见光下对染料酸性橙Ⅱ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Pd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Pd纳米粒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并显著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紫外光下,当Pd的质量分数为0.5%时,BiOBr催化降解染料的活性提高到1.6倍,而在可见光下含4%的Pd能使BiOBr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为纯BiOBr的1.5倍.  相似文献   

18.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入口压力为0.5MPa的情况下,相同冷流率时,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而其制热温度效应无显著的规律;对同一热端管长的涡流管,随着冷流率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且在冷流率为40%~50%时出现峰值,而制热温度效应随冷流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冷流率范围内未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