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及其时代背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属于特定的资本主义范畴。其重要意义在于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为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论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包括生产劳动,更多地依赖于脑力劳动。提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凡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职业的从业人员,其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劳动,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即劳动者),他们的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以及劳动创造财富等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及现代化进程,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三步走”战略构想.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后期,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任务合二为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三步走”构想第三步目标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现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相似文献   

3.
考察生产劳动的三个定义,即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劳动一般;生产商品的生产劳动特殊;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个别,并在此基础上考查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内涵与外延,认为生产劳动不是永恒不变的范畴,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运用了德国哲学的异化概念来分析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工人阶级的基本处境,对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并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发生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试图以此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论证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5.
经济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反复思考的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标志着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初步形成。概言之,即:以工业化为中心,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以商品经济为中介,巩固工农联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中介,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改革国家机关,发展教事业,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主要是:社会主义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不能把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也具有自发性;要重视利用价值规律,搞好经济核算。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局限性主要有:理论上的摇摆;偏重于从政治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上的不彻底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政工干部劳动的特点及其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对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疽作综合评价的观点,即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既要看经济效果,又要看群体效果、社会效果和潜在效果,从整体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本文从四个相关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新形式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我国更好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劳动生存性质作为本质属性。它是对剥削社会形态生产力“资本属性”的根本否定,使生产力体现出对于人类社会的本来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对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的解放,建立起科学的社会劳动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了劳动的生存性质,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表现人所特有的社会本质。在私有制发展的最高阶段,劳动成了一种外在的、被迫的和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劳动的异化,使人丧失了人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建国后中13t共产党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毛泽东根据建国初期的客观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13.
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民精神境界达到极高的水平、社会物质财富非常丰富等三大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尤其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今仍为多数民众所憧憬。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扬弃"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脱胎于旧社会,又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必然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民精神境界达到极高的水平、社会物质财富非常丰富等三大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尤其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今仍为多数民众所憧憬。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扬弃"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脱胎于旧社会,又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必然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颠覆旧社会私有制为主的社会关系,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人类幸福的理想形态。在那里,人成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幸福的最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政府既是劳动关系的管理者,又是劳动关系的服务者和参与者。政府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应当优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正确区分法律规避与法律违反的前提下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政府应当细化劳务派遣规定、规制格式条款。顺应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应当依法服务劳资双方。作为劳动关系的参加者,政府应当模范地遵守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青年“摸鱼”劳动掀起热潮,而其内在本质则是为谋生“表演”的行为本质、“为老板打工”的身份本质、“为自己而活”的价值本质以及为权益“无声呐喊”的抗争本质。青年“摸鱼”劳动是生产力局限限制劳动自由,亚文化思潮遮蔽劳动价值,行为异化压制劳动幸福,以及博弈失衡堵塞劳动诉求的结果。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观正确引导青年杜绝“摸鱼”劳动,需要深挖其社会根源,重拾劳动价值,消解行为异化,解决诉求困境,实现劳动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列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客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工业化要走自己的路;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发展商品经济,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早期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性的结论,是对欧洲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行规律考察的结果.现代资本主义只要不克服(其自身也无法克服)其固有的矛盾,恩格斯的看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相比,本文所论述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更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