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未来导弹武器装备发射新技术应用方向,以及未来智能化战争高强度体系对抗环境下发射装备新的能力需求,主要论述了国外导弹电磁弹射、陆基发射、水下发射和地面无人发射平台等发射技术发展动态,综合分析了新型发射技术的发展情况、技术特点和问题,提出了需关注的发射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为新一代导弹武器装备研究和新质作战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国外先进侦察系统对地侦察特点,结合远程导弹陆基机动发射平台的作战使用环境,对导弹陆基机动发射平台采取隐身和伪装技术的不同技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远程导弹陆基机动发射平台典型暴露特征和生存需求,提出了导弹陆基机动发射平台伪装隐身目标特性综合管理和基于平衡优化设计的伪装隐身技术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基于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建立发射场坪非线性精确数值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导弹发射状态下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导弹垂直待发射阶段,后支腿处的应力和沉降较大,发射平台将呈现前高后低姿态;在导弹垂直发射阶段,发射筒底部处场坪沉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导弹无依托随机发射场坪适应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世界主要国家大力改进多平台导弹发射技术,打造陆、海、空基导弹发射平台体系,并瞄着天基发射平台进行战略规划的现状,梳理了美俄导弹主要发射平台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和技术特点。比较并分析了不同导弹发射平台的优缺点。结合当前军事科技发展情况,探析了导弹发射平台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某型导弹冷发射装备的场坪适应性,找到影响发射装备场坪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推导出场坪垂向刚度和风载荷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取值范围。基于此,采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试验样本点。利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发射装备的动力响应进行大子样仿真分析,获得样本点空间内导弹出筒时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并选择径向基神经网络法建立导弹出筒姿态近似模型,分析导弹出筒姿态敏感度。在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考虑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场坪适应性综合判据,为发射装备的场坪适应性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可知,当风速不大于2.5 m/s,路面纵坡不大于1.2°时,该发射装备在4级沥青路面即可满足该型导弹发射要求,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场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某型车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大型车载两联装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导弹垂直热发射技术的优点、牵引半挂车运载平台的机动性特点等,发射平台设计为牵引车拖挂半挂车发射车模式和半挂式发射车模式,对两种方案的发射系统进行相应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并加以比较.分析表明,两种方案的发射系统均可行.比较分析导弹发射瞬间发动机产生的较大短暂冲击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个冲击对系统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导弹武器系统发射设备的人机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估方法。在深入分析发射设备人机匹配性能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综合评估方法和评判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系统的人机匹配性能进行定量评估,得出显示控制装置的综合化程度、操作简易性、总体布局合理性和屏蔽冗余性能等方面是影响发射设备人机匹配性能的主要因素。该分析结果可为导弹发射设备的研制、改型提供工效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下多弹发射时发射装置开盖角度、海水温度、发射水深、发射平台速度对导弹和发射装置的影响问题,将导弹运动、高温状态下液气相变、气体压缩性和水不可压缩性等因素综合起来,应用商业Fluent软件,通过采用动网格技术、VOF模型、多组分计算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导弹从点火一直到飞离发射装置整个发射过程进行了导弹运动与流场参数耦合的、三维非定常的、发射装置内外流场的数值仿真,得到了三种开盖角度、三种海水温度、五种发射水深、三种发射平台速度下导弹运动参数和发射装置流场载荷的变化规律,为水下多弹发射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初始数学平台的确定是捷联惯导的关键,而发射前导弹的晃动给初始平台的确定带来了困难。文中首先分析了导弹的晃动规律,进而提出分别利用加速度表和陀螺仪输出的脉冲数据计算导弹的晃动角,并将其综合考虑后求取导弹平均晃动角的方法,为数学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艇平台行动规划与火力机动规划结果冲突,导致回退重算、兵力火力行动规划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舰艇平台机动航线与导弹攻击航路一体化设计方法。根据双方平台运动参数及导弹末端攻击角或攻击方向,基于平台最短时间机动战术,进行舰艇与目标的虚拟遭遇点预测及导弹飞行航路动态规划。迭代计算舰艇平台的机动航向、机动时间及航程等机动参数,并推荐计算本平台的导弹发射点。分别给出了导弹直航方式和航路规划方式下舰艇平台最短时间接敌机动的实现步骤。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舰艇平台抵达推荐的发射点后,即可立即按规划的导弹飞行航路发射导弹,充分使用导弹的射程,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发射,达到“先敌发射、先敌命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导弹飞行环境中包含多种高能带电粒子,会对敏感电子器件产生辐射环境效应影响。针对3个典型的弹道获取高能粒子能谱分布情况,开展辐射环境及效应的分析,探讨导弹对高能粒子辐射环境的适应性,提出防护设计建议,以改善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滚转导弹俯仰和偏航通道较强的气动不确定性和运动耦合,设计了一种专家PID控制系统。建立了滚转导弹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十字舵来控制俯仰和偏航通道,利用专家PID控制方法设计该导弹的控制系统,并在Matlab中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满足良好的性能要求,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能有效应对俯仰和偏航通道产生较强气动和运动耦合。  相似文献   

13.
介绍灰色局势决策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对空舰导弹方案进行优选,确定最大有效射程、命中概率、战斗部威力、飞行速度、系统反应时间、雷达散射面积、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9个影响空舰导弹总体性能的重要战术技术指标,优选时考虑各局势效果及各因素的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地修复反舰导弹中寿命较短的部件,增加导弹的使用寿命,对确定影响反舰导弹使用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导弹在不同服役环境下的寿命折算,建立环境因子模型,并使用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弹在温、湿、振动等综合环境应力影响下,服役5 a后质量状态相对较差。该分析结果可为海军反舰导弹的备件采购和管理、延寿方案制订及新研反舰导弹论证、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弹炮结合自行防空武器多个型号项目的总体研制过程中,遇到弹炮结合的匹配性、适应性、综合性3个共性问题,在结合研制的实际情况以及大量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归纳总结拓展的方法,对弹炮结合过程中弹炮火力空域和探测空域的匹配问题,弹炮设备结构融合适应问题,弹炮两种火力的操作控制的综合问题做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弹炮火力及探测空域的匹配公式,弹炮结构和操作控制融合适应性、综合性的措施,可对弹炮结合自行防空武器的研制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用统计能量法预示导弹仪器舱的动力学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某导弹驾驶仪舱为例 ,将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导弹仪器舱的动力学环境预示。通过建立模型和确定各种参数 ,编程计算出驾驶仪舱的动响应 ,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应用研究表明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在导弹仪器舱环境预示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载人运载火箭的"零窗口"发射要求,测发控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一种高可靠的全冗余的测发控系统方案,提高发控可靠性,完备测试覆盖性,增强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故障适应能力,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载人航天交会对接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采用全冗余的系统方案,结合计算机自动化测试技术、VXI总线技术、光纤通...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航空炮弹长期处于复杂多变的航母环境下而导致使用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分析航空炮弹在航母 和舰载机上的使用环境,对航空炮弹进行各项环境适应性测试试验,根据环境适应性要求分别从表面防护和包装上 对航空炮弹提出舰载环境适应性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能有效提高航空炮弹在舰载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临近空间独特的环境特点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作战使用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明确影响的方面和程度.分析临近空间环境要素,提出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战能力与优势.针对临近空间环境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弹道特性、射程、飞行控制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可以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发展提供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20.
捷联惯性/天文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魁  王新龙 《航空兵器》2009,(4):12-16,23
为了提高弹道导弹捷联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自适应性,本文对导航元器件误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状态转移矩阵算法。该方法将简化的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与状态转移矩阵校正方法相结合,通过自适应滤波方法来补偿由于复杂工作环境而引入的元器件误差,并利用状态转移矩阵法校正主动段积累的速度、位置误差。通过实际弹道数据的仿真分析表明,新算法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中元器件误差的时变特点,增强了系统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导弹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