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体系结构,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之后的第三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无线电应用领域,软件无线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信息成为主导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军事斗争成败等重大问题的关键因素后,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有利于技术体制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关键技术等问题,同时阐述了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军事通信领域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明华 《电讯技术》1999,39(6):17-20
软件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特别是军用无线电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介绍软件无线电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的原理及技术,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概括了该技术在特性领域内的应用,指明了该技术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3.
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的出现是无线电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后,由硬件到软件的第三次变革,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以其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代表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分别从软件无线电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于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为主要依据,从超短波无线电高速率跳频技术、对空闲频道的扫描与跳频技术的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从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的探究力度,从而为无线电通信技术运用奠定基础,以此来确保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晶 《信息技术》2007,31(8):39-42
软件无线电的出现是无线电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后,由硬件到软件的第三次变革,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以其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代表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文中分别从软件无线电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体系结构,是继模拟到数字,固定到移动之后,无线通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并从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其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和难点以及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软件无线电技术已居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特别是军用无线电通信领域的技术热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通用可编程器件的运算能力在成倍提高,而价格却成倍下降,这样就使得软件无线电在技术实现及经济成本等方面成为可能。文中详细讨论了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继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之后发展到第3代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它是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极大地满足军队对军事装备互通性的客观需求而提出的一项新技术。 一、软件无线电的功能、体系结构 1.软件无线电的功能 (1)软件无线电的硬件结构是一个开放式通信平台,其组成模块通用化,通信业务与硬件特性逐步分离。 (2)软件无线电是一种软件可编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因此软件的体系结构显得尤其重要。随着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硬件结构可象计算机一样更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其软…  相似文献   

9.
0前言 随着数字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各种不同体制的无线电通信纷纷登场,这对无线电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用的装备几乎都是模拟窄带接收机和一般的数字接收机,远远不能满足未来无线电监测的要求.展望未来,宽带软件无线电技术将是适应未来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最合适的监测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ADC的动态性能对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商用和军用无线电通信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而ADC是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概括了A/D转换器在无线电接收机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动态性能中互调失真、SFDR(无杂散动态范围)、孔径抖动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最后以AD公司的AD9445为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1.
吴昊  张乃通 《电子器件》1999,22(4):251-257
软件无线电被人们誉为第三代无一通信的基石,在软件无线电实际应用进程中,电子器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应用中的主要关键器及其技术,如A/D转换器,PDC及DSP和FPGA等等,并且给出了它们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介绍软件无线电概念及其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雷达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胜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4):70-71,74
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的无线通讯概念,他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军用通讯以及民用移动通讯领域。随着DDS,DSP,FPGA和ASIC等技术的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雷达信号的产生及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已逐渐成熟,软件化雷达的实际应用已变得十分可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使雷达系统具有可编程、可扩展、灵活性高的特点。本文将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应用于雷达系统的设计中,并对系统的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及软件设计流程等进行了简单说明,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软件无线电技术已成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的技术热点。文中首先介绍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新趋势虚拟无线电 (virtualradio)技术 ,通过与传统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比较 ,分析其优势所在 ,并以SpectrumWare系统为例 ,提出了采用虚拟无线电技术实现GSM收发信基站的软件模块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rd-generatio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rldwide, the wireless mobile ATM enhanced software radio platform has taken the lea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hich helps construct a broadband wireless pipe and “IP over wmATM” open signaling suite to support various common air interfaces for the wireless industry.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implementational issues using the IP over wmATM solution for 3G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t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wmATM medium access controller, protocol stack, wmATM module definition, and software radio platform, as well as IP unified 3G wireless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张辰光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50-51,60
针对无线通信领域中存在的多种通信体系共存,各种标准竞争激烈等问题提出软件无线电技术。简述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及功能特点,介绍了目前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状况及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天线,采用软件无线电和智能天线融合的方法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体系共存和频带资源使用问题,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及物理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明  朱健  王京 《通信学报》1998,19(4):77-81
本文从综合各种不同业务以及综合各种不同的无线通信体制的角度引入了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也是无线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的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试图从更低的层次上将不同的无线通信体制统一起来。在一定前提下,它试图把不同无线通信体制传输一个(或整数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ATM的Cel)的能力抽象成为资源块的概念,通过对资源块的控制实现灵活地访问物理介质。资源块到物理层具体传输方式的映射通过软件无线电技术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软件无线电对无线ATM提供一个物理支撑。  相似文献   

18.
Softwareradio ,togetherwithdigitalradioasitsbasis,hasbeenthetrendstodevelopmentinwirelesscommunications.Digitalradiofocusesonall digitalizationtechniquesandmodularizationmethodsincommunicationsystems,whilesoftwareradiopaysmoreattentiontoall digialtizedr…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白敏丹 《通信技术》2010,43(5):44-46,49
归纳了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功能的演进。认知无线电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化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着力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将对现行的频谱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软件无线电在其系统硬件无需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时候根据需要通过软件加载来完成不同的功能。认知无线电可以感知周围电磁环境,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并实时调整传输参数,以达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达到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频谱利用的高效性。文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