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慧明  张文成  潘见 《食品科学》2003,24(11):53-56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罗勒干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工艺,重点研究了前处理浸提时间,超临界CO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出: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主次因素为C>A>B(A为萃取压力,B为萃取温度,C为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浸泡时间150min,SC-CO2萃取压力为18MPa,温度为55℃,时间为120min,流量为25L/min,得到超临界CO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出油率高达2.8‰。  相似文献   

2.
水翁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姜建国  郑艾初  梁丽缅 《食品科学》2006,27(10):409-411
本文主要研究了广东产水翁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SDE)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提取水翁花的挥发油,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提取率,然后运用GC-MS法分析了两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经GC-MS法分析了两种提取物的挥发油,两种方法获得的水翁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杨阳  潘洁  刘冬  吉礼  车振明 《食品工程》2008,(3):39-40,44
对橙皮挥发油开发新型晕车喷雾剂的制备工艺做了系统研究,结果得出:超临界CO2萃取橙皮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为16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5h。喷雾剂制备工艺为:取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橙皮挥发油,按橙皮挥发油:蒸馏水为1:10(体积比)的比例,加入适量蒸馏水至接近规定量,调pH值为6.8~7.0,加喷雾剂总质量的3%的吐温——80,搅拌均匀至液体澄清,补加水至规定量,静置12h~24h,滤出上清液,灌封于选定的耐压容器中即可。  相似文献   

4.
金建忠 《食品科学》2011,32(6):124-126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紫苏叶挥发油,优化萃取工艺。方法:以紫苏叶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紫苏叶挥发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35℃、CO2流量为10kg/h的条件下萃取150min为最佳工艺。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紫苏叶挥发油得率达3.2%。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澳洲坚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与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比较.以坚果花挥发油得率为衡量工艺参数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的流量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坚果花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7kg/h、萃取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坚果花挥发油萃取得率达0.76%,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和微波辅助萃取佩兰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虹燕  李京龙 《食品科学》2004,25(4):124-128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诱导萃取佩兰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32℃,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2.71%;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W,辐射时间160s,溶剂量300ml,洗涤剂量30ml,得率3.76%。水蒸馏法提取率为0.76%。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佩兰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7.
金建忠  童建颖 《食品科学》2010,31(14):125-127
采用超临界CO2 技术萃取杭白菊挥发油,以杭白菊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 流量、萃取时间4 个因素对杭白菊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CO2 流量10kg/h 的条件下萃取2h 为最佳工艺,杭白菊挥发油得率达5.9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海南产益智(Alpinpaoxyphylla Miq)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表明,海南产益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主要有5-苯基-2-庚烯-6-酮(15.62%)、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1.02%)、2,2,7,7-四甲基三环[6,2,1,0(1,6)]十一-4-烯-3-酮(5.48%)、4,5-二氢异长叶烯(4.59%)、4-(2,5,5-三甲基-3-氧三环[5,1,0,0(2,4)]十-4-基)-3-丁烯-2-酮(4.12%)、1-羟基-6-(3-异丙基-环丙基-1-烯基)-6-甲基-庚烷-2-酮(3.52%).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β-环糊精(β-CD)包合罗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产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选出制备罗勒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采用显微镜法、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为罗勒油-β-CD为1:8.5(w/w),包合时间72 min,包合温度41.0℃.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β-环糊精(β-CD)包合罗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产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选出制备罗勒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采用显微镜法、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罗勒油-β-CD为1︰8.5(w/w),包合时间72 min,包合温度41.0℃。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牡丹皮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加酒精灯加热蒸馏法、乙醚超声波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这五种提取方法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挥发油得油率、化合物成分和丹皮酚提取率,选出最佳提取方法。五种方法的得油率分别为:1.03%、2.97%、4.45%、2.85%、0.63%,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种类依次为21、22、22、23和22种,主要包括酚、烷烃、酸、酯、酮、醇和醛类等成分。五种方法获得的丹皮酚含量分别为:76.34%、72.49%、91.54%、60.04%和75.90%。以得油率和丹皮酚提取率为指标,水蒸气加酒精灯加热蒸馏法提取牡丹皮挥发油的提取率最高,可用于牡丹皮挥发油的提取;以化合物成分为指标,则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醚超声波萃取法,鉴别出的成分更全面。  相似文献   

12.
潘红亮  欧阳天贽 《食品科学》2011,32(10):190-19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声辅助提取法(UAE)提取的华细辛挥发油化学成分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的24种化合物,主要有甲基丁香酚、3,5-二甲氧基甲苯、黄樟醚、十五烷、卡枯醇、3,4-(亚甲基二氧)苯丙酮、优葛缕酮、龙脑、2,4-二甲氧基-3-甲基苯丙酮、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酰胺、芝麻素。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同,但是超声辅助提取法所得部分成分质量分数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高1.2~24倍,其中芝麻素和6-十八烯酸的质量分数分别相差24及21倍,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对华细辛挥发油中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化合物有更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萃取蜂胶挥发油组成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得了蜂胶挥发油。GC-MS 分析并鉴定出50 种化合物,两种提取方法所得蜂胶挥发油在成分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抑菌实验表明,两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超临界法萃取的挥发油的抑菌效果强于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14.
以热带睡莲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带睡莲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萃取精油中的挥发性组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热带睡莲精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7.5 MPa,萃取温度45℃,循环萃取时间120 min,此时的精油得率为1.92%。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萃取所得的睡莲精油中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超过5%的优势成分有5种,这些成分包括6,9-十七碳二烯(含量为25.406%)、十五烷(含量为22.010%)、苄基醇(含量为11.011%)、8-十七碳烯(含量为9.916%)和金合欢烯(含量为8.601%)。  相似文献   

15.
以辣木籽为原料,以石油醚热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其中精油成分、食用油脂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得到2个辣木籽油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辣木籽油主要成分多为各类脂肪酸类衍生物,富含反油酸、棕榈酸、油酸乙酯、硬脂酸。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