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管内铠甲超导导体测试装置的需要,设计并研制了50 kA超导变压器,详细介绍了超导变压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和主要部件的研制加工.变压器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均采用NbTi超导股线.初级线圈由单根NbTi股线绕制而成,次级线圈由441根NbTi股线经过多级绞缆而成.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接头采用单室低电阻接头方式;为了有效减小接头电阻,采用预压灌锡的方法来制备接头.变压器初级线圈采用LHe浸泡冷却方式,次级线圈及接头采用超临界He迫流冷却方式.整个低温环境由500 W@4.5 K制冷机提供.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用于生产铝合金电缆的1600mm2不分割复合绞式铝合金电缆导体的研制过程。首先制定了试制方案,结合导体工艺技术难度及南瑞银龙电缆的现有设备特点,选择了内层400mm2圆形单线紧压+外层1200mm2型线紧压的结构方式,设计了导体结构,并制定了导体试制工艺,最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1600mm2的导体完全满足设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煤矿高压电缆截面,除临时线路或年用小时数在1000h以下者外,均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按长时允许电流、电压损失及热稳定条件进行校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缆导体,特别是异形导体(扇形、瓦形、梯形)尺寸测量的测量仪器、要求、测量式样的处理、测量步骤、数值修约和测量结果的判定。 相似文献
5.
6.
MS界面稳定性判据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定向凝固平界面稳定性新的判据,(l+3k/y0)ξ +[1+(1+ k)y0/4k]≥1其中A为无量纲速度,ξ≡GLS/mGc,y0是有关A和ξ的一个二次方程的根.新判据的最大特点是可直接由凝固参数推断界面的稳定性,不用解高次方程.发现MS绝对稳定性速度Va仅在加权温度梯度GLS→0时才是界面稳定性的临界速度.当 GLS>0时,Va大于实际的临界速度.给出了一个新的绝对稳定性梯度条件,并求出了最小的绝对稳定性无量纲临界梯度. 相似文献
7.
2000安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6m长2000A高温超导直流电缆--Bi-2223/Ag带材的主要性能和该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的设计、绕制和试验结果。电缆的导体由8层共238根Bi-2223/Ag带材在不锈钢波纹管骨架上螺旋绕制而成,导体的内径为41.5mm,导体层间绝缘,导体层外侧有低温电绝缘。电缆芯的外径为48mm,它安装在低温容器内,并与两个终端相连。电缆的直流耐压大于2.5kV。在液氮下的实验表明,电缆的临界电流为2480A,n值为7.7,接头总电阻为0.1μΩ,均优于设计指标。在1h传输2kA电流的运行中,电缆的传输特性稳定。经4次热循环,电缆的临界电流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周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155-156
由于绝缘电阻是反映电缆产品绝缘特性的重要指标,对用于工作电压为500v及以上电压级的产品,一般都要测定其绝缘电阻,甚至连低压弱电流的通信电线电缆,也把测定绝缘电阻作为控制和保证其绝缘品质的主要参数。本文主要介绍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重庆市某区220kV某输变电工程线路电缆隧道所在位置及邻近地段的地面建筑和地下构造物、管线状况,预测电缆线路开挖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对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有利于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氧离子导体La2MO2-yAlyO9-δ(y=0、0.1、0.2、0.3)陶瓷样品.用XRD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并用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了样品在还原气氛中(5%Hz/Ar)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La2Mo1.9Al0.1-O9-δ样品在还原气氛中的化学稳定性最好,当Al的掺杂量达到10%(y=0.2)时,样品就会被分解,同时化学稳定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13.
HT-7U超导磁体导体摩擦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T-7U超导托卡马克的纵场磁体(TF)和极向场磁体(PF)都将采用3.8K超临界氦迫流冷却的CICC(Cable in Conduit Conductor)。描述了HT-7U超导托卡马克CICC的摩擦阻力实验。实验采用常温的氮气作工质,雷诺数Re范围达到300-6000。利用Katheder经验公式对实验的摩擦阻力系数进行了重新拟合,它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给出了适于测试导体摩擦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以及导体在工作状态下的摩擦阻力损失。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岩土边坡动力稳定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给出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岩土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的主要方法,对这些分析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均地震系数计算的新方法,即对潜在滑动区域分块按有限元法计算地震系数,进而再按拟静力法计算安全系数。为了考虑滑动体变形对地震稳定系数和永久变形的影响,应建立地震响应与地震永久变形相耦合的计算方法。指出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位移或累积变形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最后提出了基于性态的边坡抗震设计方法,包括边坡抗震性态水准的划分、性能指标的建立和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节点板对H形支撑面外弯曲约束能力和对支撑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作了12个带有节点板的H形支撑(支撑系统)模型试件。进行了轴向等幅往复循环加载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支撑端部的节点板连接净距等对支撑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往复循环加载条件下受压时支撑稳定承载力的退化准则和屈曲后承载力的建议取值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精细化数值模拟,二者吻合效果良好。据此,对带有节点板的支撑系统进行了足尺模型的大规模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支撑长细比、节点板厚度、支撑端部的节点板净距、支撑与梁柱夹角等参数对支撑稳定承载力和节点板面外转动刚度具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关键参数对支撑端部弯曲约束能力的影响规律,并考虑尺寸效应,给出了板式连接节点对支撑面外转动刚度和支撑计算长度系数的建议取值公式,可以用于支撑的稳定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8.
平稳运动稳定性分析的位移变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系统平衡状态受到位移干扰(即位移变分)时,产生抗力增量与荷载增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平衡状态稳定;小于时,则不稳定,得出平衡状态稳定性的力素增量判别准则。而两种增量的代数和即系统平衡方程位移变分与其系数之积,当系数大于零时,平衡状态稳定;小于零时,不稳定,得出位移变分系数的判别准则,简称为位移变分法。按照D’Alembert原理,可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此种位移变分法可用于运动稳定性的分析。该文7个例子的计算结果均与经典理论解相同,并有经典解得不出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压力集中型锚索在工作中承压板下面的水泥芯柱易被压坏,从而会导致锚索失稳,为此提出了改进的压力集中型锚索。针对这种新型预应力锚索,基于不连续介质力学的界面元法建立了精细模型。在模型中,模拟了水泥浆芯柱、外部岩土体和不同介质交界面等材料的特性,考虑了岩土体和水泥浆芯柱的弹塑性及开裂效应等非线性力学行为。通过典型问题的计算分析,得到了各种情况下预应力锚索各介质的应力值,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种新型预应力锚索的受力特征和加固效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建立的方法可以考虑预应力锚索中各种介质的不连续变形特征,能够较好反映预应力锚索体中各种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是进行加锚岩体数值仿真和加锚作用机理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